剛竹毒蛾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0-14mm,翅展26-35mm。體黃色,雌蟲體色略淺。複眼黑色。觸角櫛齒狀,觸角干淡黃色,櫛齒灰黑色,雌蟲櫛齒短而稀。雄蟲前翅淡黃至棕黃色,雌蟲前翅淺黃色,翅後緣中央有1橙紅色斑,後翅色淺。
卵 鼓形,高0.8mm。淺黃色,頂部稍平,中間略凹,頂緣有1淺褐不均勻環紋。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20-25mm,淺灰黑色,被黑色和黃色長毛。前胸兩側中央具突出毛瘤,各生1束向前伸的灰黑色羽狀毛,長約10mm;第一至第四腹節背面中央各生1束紅棕色刷狀毛;第八腹節背面中央着生1束紅棕的長毛,毛束內混有羽狀毛。 蛹 體長9-14mm,黃棕或紅棕色,體各節被黃白色毛,臀棘上有小鈎30餘根,共成1束。繭長橢圓形,長11-23mm,絲質薄,土黃色,繭上附有毒毛。[1]
發生規律
年生代數因地而異,在浙江、福建1年3代;江西、四川1年4代。以幼蟲在繭內越冬或以1-2齡幼蟲在竹上越冬。在浙江南部各代幼蟲取食期分別為3月中旬到6月上旬、6月下旬到8月上旬、8月中旬到10月上旬;福建省各代發生期分別比浙江提前10-15d。江西省4代,各代幼蟲取食期分別為3月中旬到5月上旬、5月下旬到6月下旬、7月上旬到8月上旬、8月下旬到10月上旬。11月孵化的幼蟲需取食10-25d後進行越冬。
成蟲在清晨和傍晚羽化。羽化後爬到竹枝葉叢中,白天靜伏,受驚擾後落地或作短距離飛行,夜晚飛行活動,有強趨光性,尤以雌蟲更甚。雌蟲羽化後不久,雄蟲即可飛來交尾,交尾時間多在清晨。雌蟲交尾後4-12h開始產卵。卵多產在被害較輕或未被為害竹葉豐茂的竹冠中下層竹葉背面或竹稈上。卵塊單行或雙行縱列,每行有卵6-13粒,多者達40餘粒,排列緊密。每雌1生產卵120-160粒。
卵經6-12d孵化。初孵幼蟲出殼後,停息於卵塊附近,8-20 h內取食卵殼,然後群集爬行於竹葉背面取食。3齡幼蟲開始分散,食葉量逐齡漸增,並爬上竹梢葉部取食。幼蟲有吐絲下垂習性,尤以小幼蟲更甚,以此轉移取食。幼蟲善爬行,反應敏感,有假死性,遇驚捲曲身體,彈跳墜地。夏天中午氣溫高時,幼蟲需下竹納涼,下午夕陽西下後復上竹取食。老熟幼蟲在竹上部竹葉或竹稈上結繭,夏天老熟幼蟲可下竹在林下灌木、雜草及竹稈下部的筍籜內結繭。繭經2-3d化蛹。蛹經6-15d羽化為成蟲。 剛竹毒蛾的發生與溫、濕度關係密切。一般大出現前多發生在山窪、陰坡、密林中,再逐漸向山脊、陽坡、疏林擴展。同一被害竹林,山窪、溪邊、密林被害重;山脊、陽坡被害輕。蟲情發展到山脊、陽坡後,蟲口密度將急劇下降。幼蟲在氣溫12℃以下,30℃以上取食減少;10℃以下,35℃以上停止取食。春天低溫、夏日高溫對竹毒蛾發生不利,秋天乾旱對卵孵化及幼蟲發育不利。早春氣溫回升後,再出現低溫,俗稱「倒春寒」,最低氣溫在0℃以下,剛竹毒蛾當年不會大發生。
捕食天敵有螞蟻、獵蝽。寄生性天敵卵期有毒蛾黑卵蜂、旋小蜂、跳小蜂;幼蟲期有絨繭蜂、黑瘤姬蜂、細鄂姬蜂、凹眼姬蜂、內繭蜂及日本追寄蠅、灰腹狹頰寄蠅等。另外幼蟲期還有白僵菌寄生。天敵在大發生時寄生率都很高,對抑制該毒蛾持續發生起決定作用。
分布與危害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加強竹林撫育,合理砍伐,保持竹林適宜密度,可抑制大發生;注意竹林衛生,清除落地葉片及小枝,人工摘除蟲繭,減少蟲源。
(2)物理防治。
該蟲趨光性強,在成蟲發生期,裝置黑光燈誘殺。
(3)化學防治。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4)生物防治。
幼蟲發生期引放天敵,並注意加以保護,發生量不大時儘量不施用化學藥劑防治,可使用白僵菌、蘇雲金桿菌噴霧,防治效果均好。[2]
參考文獻
- ↑ 上下聯動 聚焦剛竹毒蛾防控戰微信
- ↑ 炎陵緊急應對剛竹毒蛾蟲災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