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創造論

書 名: 創造論(關於人類創造活動的本質與邏輯關係的論述)

作 者: 靳北彪 (著)

類 別: 哲學、經濟學

出版社: 遼寧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7年11月

頁 數: 512(35萬字)

定 價: 178 元

開 本: 787×1092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549-1729-9

外文名: THE NATURE AND LOGIC

《[[創造論   ]]》是一部由我國學者靳北彪博士著,由2017年11月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哲學、經濟學著作,是一部關於人類創造活動和科技創新的百科全書。《創造論》極具顛覆性,創造性地將哲學問題、自然科學問題、經濟學問題、社會學問題和知識產權學問題等統一到負熵這一坐標系下,揭示了這些領域的根本問題與根本發展方向,形成了上向哲學這一嶄新的思想體系。《創造論》認為,負熵坐標系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坐標系,宇宙的整體與部分、宇宙的萬事萬物與千變萬化,都在負熵坐標系下有自己的坐標與軌跡,這從根本上理清了各個領域重大問題的來龍去脈及其內在聯繫。 《[[創造論   ]]》於讀者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思想洗禮,於人類是一場罕見的思想大解放,堪稱新時代的《工具論》、《相對論》和《國富論》,因為《創造論》為人類開啟的是整個天花板,而不僅僅是一扇窗。《創造論》的出版,標誌着我國在哲學領域、經濟學領域、自然科學領域和知識產權學領域全面超越西方的開始。[1]

目錄

內容簡介

創造論》(關於人類創造活動的本質與邏輯關係的論述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LOGIC OF HUMAN CREATIVE ACTIVITIES)從創造關係系統入手,全方位地、深刻地論述了人類創造活動的本質與邏輯關係,揭示了革命性地提升人類創造活動水平、革命性地提升科學技術產出、革命性地和極大地提升社會生產力、戰勝日益嚴峻的挑戰和使人類社會更早駛向更美好明天的根本途徑與具體實施模式。《創造論》是一部關於人類創造活動和科技創新的百科全書,共分八篇35萬字,第一篇論創造活動的本質,第二篇論創造活動的價值,第三篇論創造活動的演進邏輯,第四篇論創造活動主體的特殊性,第五篇論創造活動與專利制度,第六篇論創造活動與科學技術產出的革命性提升,第七篇論創造活動的獨立化與社會生產力提升,第八篇論創造活動與人類社會的未來。 《創造論》極具顛覆性,全書充滿了超越、顛覆、敏銳、縝密、深邃、高遠和獨到,作者以工程師的精細、發明家的跳躍、科學家的嚴謹、哲學家的宏大和囊括蒼穹的唯物觀,創造性地將哲學問題、自然科學問題、經濟學問題、社會學問題和知識產權學問題等統一到負熵這一坐標系下,揭示了這些領域的根本問題與根本發展方向,形成了上向哲學這一嶄新的思想體系。《創造論》認為,負熵坐標系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坐標系,宇宙的整體與部分、宇宙的萬事萬物與千變萬化,都在負熵坐標系下有自己的坐標與軌跡,這從根本上理清了各個領域重大問題的來龍去脈及其內在聯繫。《創造論》對科技創新社會勞動組織形式科學化、創造鏈產業格局科學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與模式科學化、頂級科技人才的選拔與培育、科技人員的使用與管理、知識產權制度、革命性提升科學技術產出與革命性提升社會生產力的根本途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性等提出了科學而獨到的見解,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找到了根本性抓手和必經之路,為突破企業競爭力提升瓶頸、國家競爭力提升瓶頸和人類社會生產力提升瓶頸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 《創造論》以深邃的思想演繹和科學嚴謹的分析推理回答了哲學的本質、哲學的分類規則和哲學與科學的根本聯繫歸根到底是什麼,宇宙的本質、宇宙的根本動力、宇宙表徵的根本和宇宙之所以如此之因歸根到底是什麼,生命的本質、生命與非生命的根本界限、創造力的本質和意識與物質的關係歸根到底是什麼,規律系統因何而生,規律是否同源,定律是否可抗,人造邏輯物究竟能否超越人類,B-Z反應為何存在,社會分工效率提升的內在根據是什麼,科技人才的選拔培育與使用管理的根本途徑是什麼,錢學森之問的解究竟是什麼,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和知識產權工程的根本方向是什麼,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與模式變革的根本方向在哪裡,革命性提升科學技術產出和極大提升社會生產力的根本途徑是什麼,人類社會整體向好為什麼具有必然性,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什麼具有必然性等眾多世界難題與世界之問。 《創造論》於讀者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思想洗禮,於人類是一場罕見的思想大解放,其對人類社會的作用可能不亞於亞里士多德的《工具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因為《創造論》為人類開啟的是整個天花板,而不僅僅是一扇窗。《創造論》的出版,標誌着我國在哲學領域、經濟學領域、自然科學領域和知識產權學領域全面超越西方的開始。  

作品評價

創造論》的出版引發多方關注,西方戰略家認為: 《創造論--關於人類創造活動的本質與邏輯關係的論述》是一部顛覆性著作,其創造性地將哲學問題、自然科學問題、經濟學問題、社會學問題和知識產權學問題統一到負熵這一坐標系下,揭示了這些領域的根本問題與根本方向,形成了上向哲學這一嶄新的思想體系。這部《創造論》所闡述的思想可能會被認為有些激進,但卻具有重大實踐意義,其對人類社會的作用可能不亞於亞里士多德的《工具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因為,這部《創造論》為人類開啟的是整個天花板,而不僅僅是一扇窗。這部《創造論》所闡述的創造活動演進邏輯的新思想、創造性人才的選拔培育與使用的新思想、創造活動獨立化的新思想、打造科技創新世界高地的新思想和打造技術邏輯企業與第零產業的新思想,為突破科學技術產出提升屏障、突破國家競爭力提升屏障、突破企業競爭力提升屏障和突破人類社會物質財富增長速度提升屏障,提出了嶄新而具體的解決方案。這部《創造論》還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的到來找到了物理性根據。 這是一部難懂的書,但是,如果你能認真研讀這部《創造論》,理解其闡述的思想與哲理,你會截然不同;如果決策者們能認真研讀這部《創造論》,理解其闡述的思想與哲理,世界將會截然不同。《創造論》的出版標誌着人類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也很可能標誌着中國在哲學領域、自然科學領域、經濟學領域和知識產權學領域全面超越西方的開始。 事實上,《創造論》是一部關於人類創造活動和科技創新的百科全書,是一部極具顛覆性的著作,全書充滿了超越、顛覆、敏銳、縝密、深邃、高遠和獨到,作者以工程師的精細、發明家的跳躍、科學家的嚴謹、哲學家的宏大和囊括蒼穹的唯物觀,創造性地將哲學問題、自然科學問題、經濟學問題、社會學問題和知識產權學問題統一到負熵這一坐標系下,揭示了這些領域的根本問題與根本發展方向,形成了上向哲學這一嶄新的思想體系。《創造論》認為,負熵坐標系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坐標系,宇宙的整體與部分、宇宙的萬事萬物與千變萬化,都在負熵坐標系下有自己的坐標與軌跡,這從根本上理清了各個領域的重大問題的來龍去脈及其內在聯繫。《創造論》對科技創新社會勞動組織形式科學化、創造鏈產業格局科學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與模式科學化、頂級科技人才的選拔與培育、科技人員的使用與管理、知識產權制度、革命性提升科學技術產出與革命性提升社會生產力的根本途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性等提出了科學而獨到的見解,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找到了根本性抓手和必經之路,為突破企業競爭力提升瓶頸、國家競爭力提升瓶頸和人類社會生產力提升瓶頸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 《創造論》以深邃的思想演繹和科學嚴謹的分析推理回答了哲學的本質、哲學的分類規則和哲學與科學的根本聯繫歸根到底是什麼,宇宙的本質、宇宙的根本動力、宇宙表徵的根本和宇宙之所以如此之因歸根到底是什麼,生命的本質、生命與非生命的根本界限、創造力的本質和意識與物質的關係歸根到底是什麼,規律系統因何而生,規律是否同源,定律是否可抗,人造邏輯物究竟能否超越人類,B-Z反應為何存在,社會分工效率提升的內在根據是什麼,科技人才的選拔培育與使用管理的根本途徑是什麼,錢學森之問的解究竟是什麼,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和知識產權工程的根本方向是什麼,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與模式變革的根本方向在哪裡,革命性提升科學技術產出和極大提升社會生產力的根本途徑是什麼,人類社會整體向好為什麼具有必然性,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什麼具有必然性等眾多世界難題與世界之問。 《創造論》於讀者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思想洗禮,於人類是一場罕見的思想大解放。《創造論》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所在,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力所在,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真理性所在。這部《創造論》將極大地提升我們民族的自信心和戰勝一切挑戰的決心與勇氣。  

作者簡介

靳北彪,男,1959年生于吉林省,中國國籍,1990年日本京都大學博士畢業,現任熵零技術邏輯工程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作品目錄

第一篇 論創造活動的本質 ………………………………………001 第一章 創造力 ……………………………………………………003 一、創造力是極高位負熵的勢 ………………………………… 003 二、創造力與智力的區別 ……………………………………… 005 三、生物學創造力和行為學創造力 …………………………… 007 四、人類創造力的基本屬性 …………………………………… 009 五、人類創造力是人造邏輯物無法超越人類的唯一屏障 …… 016 六、創造力的作用及其主導世界的必然性 …………………… 018 第二章 創造活動與創造活動成果 ………………………………019 一、創造活動的根本要素和想象與邏輯定律 ………………… 019 二、創造活動的基本屬性 ……………………………………… 021 三、創造活動成果的反品性 …………………………………… 025 四、創造活動成果交易的特殊性 ……………………………… 029 第二篇 論創造活動的價值 ………………………………………032 第一章 在宇宙認知中的破邊性與裂變性 ………………………039 一、物質部件構成定律 ………………………………………… 039 二、循環與單一部件定律 ……………………………………… 043 三、宇宙總質量的決定性 ……………………………………… 045 (一)質量尺度定律 …………………………………………… 046 (二)尺度溫距定律 …………………………………………… 047 (三)質量溫距定律 …………………………………………… 049 四、過程與循環 ………………………………………………… 050 五、熵洋 ………………………………………………………… 057 六、狀態壩與力 ………………………………………………… 058 七、能量與時間 ………………………………………………… 059 八、廣義慣性定律 ……………………………………………… 060 九、廣義振盪定律 ……………………………………………… 064 十、熱殘留定律 ………………………………………………… 067 十一、極限做功能力守恆 ……………………………………… 069 十二、邏輯物負熵定律 ………………………………………… 071 十三、孤立體系定律 …………………………………………… 073 十四、化學振盪(B-Z反應)的本質與根源……………………073 第二章 在自然基本邏輯認知中的破邊性與裂變性 ……………074 一、定律同源定律 ……………………………………………… 075 (一)定律的統一性 …………………………………………… 075 (二)定律的廣泛性 …………………………………………… 076 二、定律可抗定律 ……………………………………………… 076 (一)廣義慣性屬性決定的定律的可抗性 …………………… 077 (二)廣義振盪屬性決定的定律的可抗性 …………………… 077 三、事物間的內在關係 ………………………………………… 077 (一)本質與表徵的內在關係 ………………………………… 077 (二)範疇與範疇的內在關係 ………………………………… 078 (三)已知與未知的內在關係 ………………………………… 078 (四)方法與方法的內在關係 ………………………………… 079 (五)因與果的內在關係 ……………………………………… 080 (六)正與反的內在關係 ……………………………………… 080 (七)同與不同的內在關係 …………………………………… 080 (八)真理與謬誤的內在關係 ………………………………… 080 (九)中位負熵與高位負熵的內在關係 ……………………… 081 (十)低位負熵與高位負熵的內在關係 ……………………… 082 第三章 在生命認知中的破邊性與裂變性 ………………………082 一、生命的本質 ………………………………………………… 082 二、生命的熱機屬性 …………………………………………… 084 三、存在欲 ……………………………………………………… 085 四、進化的本質 ………………………………………………… 085 五、食物鏈與負熵梯級利用 …………………………………… 088 第四章 在社會基本邏輯認知中的破邊性與裂變性 ……………089 一、社會負熵工程與社會分工的熱力學根據 ………………… 089 二、創造力節點關係系統的進化屬性 ………………………… 093 第三篇 論創造活動的演進邏輯………………………………… 106 第一章 問題演進 …………………………………………………107 一、發散工程 …………………………………………………… 107 (一)昊想 ……………………………………………………… 108 (二)點思 ……………………………………………………… 108 (三)問天 ……………………………………………………… 110 二、收斂工程 …………………………………………………… 111 (一)文字收斂工程 …………………………………………… 112 (二)哲學邏輯收斂工程 ……………………………………… 112 (三)科學原理收斂工程 ……………………………………… 112 (四)科學實驗收斂工程 ……………………………………… 112 三、判斷工程 …………………………………………………… 113 (一)科學實驗判據 …………………………………………… 113 (二)科學原理判據 …………………………………………… 114 (三)哲學邏輯判據 …………………………………………… 115 第二章 時空演進 …………………………………………………118 一、系統整合 …………………………………………………… 118 二、時空互換 …………………………………………………… 124 三、時空拓展 …………………………………………………… 125 四、類比跨界 …………………………………………………… 125 五、因果倒置 …………………………………………………… 129 六、所在變換 …………………………………………………… 131 七、歸零再造 …………………………………………………… 132 八、縱橫轉換 …………………………………………………… 134 第三章 淺定深用 …………………………………………………138 一、能量守恆定律與動力傳輸邏輯盒子 ……………………… 138 二、扭矩守恆定律與電磁邏輯盒子 …………………………… 141 三、扭矩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在 複雜電磁動力系的應用 ………………………………………… 143 第四章 理清規律與載體的糾纏 …………………………………145 一、為已知規律創造載體 ……………………………………… 145 二、從已知載體抽出規律形成定律 …………………………… 147 三、將兩個以上載體整合,創造更高級的載體 ……………… 149 四、創造新載體,與已知載體結合創造另一個新載體 ……… 149 五、依據已知載體的邏輯創造新載體 ………………………… 150 六、廣種重收 …………………………………………………… 153 七、捕風捉影 …………………………………………………… 155 八、因需造具 …………………………………………………… 156 第五章 尋找已知的瑕疵 …………………………………………157 一、熱力學第二定律原始闡述方式的瑕疵 …………………… 158 二、熱力學中 P-T解析法缺失 ………………………………… 159 三、熱力學中對熱機邏輯本質的闡述缺失 …………………… 161 四、卡諾循環認知之殤 ………………………………………… 161 (一)熱機效率與工質無關 …………………………………… 161 (二)熱機效率與機構無關 …………………………………… 162 (三)高低溫熱源是事先存在的,不可造 …………………… 163 (四)T1、T2 誰主沉浮沒有得到明示…………………………163 第六章 走向邏輯物 ………………………………………………164 一、走向定律 …………………………………………………… 165 (一)過量定律 ………………………………………………… 165 (二)扭矩守恆定律 …………………………………………… 167 (三)狀態與時間痕跡定律(死不復甦定律) ……………… 168 (四)熱慣統一定律 …………………………………………… 170 (五)想象有源定律 …………………………………………… 172 (六)製造定律 ………………………………………………… 173 (七)速度定律 ………………………………………………… 175 (八)溫速等價定律 …………………………………………… 176 二、走向知識產權 ……………………………………………… 178 三、走向技術與產品 …………………………………………… 178 四、走向標準 …………………………………………………… 180 第四篇 論創造活動主體的特殊性……………………………… 181 第一章 創造家的標準 ……………………………………………184 一、前提標準 …………………………………………………… 184 二、初級標準 …………………………………………………… 189 三、根本標準 …………………………………………………… 190 四、頂級創造家標準 …………………………………………… 191 第二章 創造家的選拔 ……………………………………………192 一、自然選拔 …………………………………………………… 192 二、人為選拔 …………………………………………………… 193 第三章 創造家的培育 ……………………………………………205 一、啟迪內在動力 ……………………………………………… 205 (一)性格基礎 ………………………………………………… 205 (二)意志基礎 ………………………………………………… 206 (三)悟性基礎 ………………………………………………… 207 (四)自我實現基礎 …………………………………………… 208 二、打造外部基礎 ……………………………………………… 214 (一)知識基礎 ………………………………………………… 214 (二)驗證基礎 ………………………………………………… 215 (三)知識產權工程基礎 ……………………………………… 215 (四)認可基礎 ………………………………………………… 216 (五)待遇基礎 ………………………………………………… 216 (六)資本基礎 ………………………………………………… 218 (七)創造活動的價值認知與演進邏輯的基礎 ……………… 218 第五篇 論創造活動與專利制度………………………………… 221 第一章 現行專利審查制度和專利審查指南的邏輯錯亂性 ……224 一、關於專利不可真理確權性認知的缺失 …………………… 224 二、專利審查的創造活動屬性決定專利的不可審查確權性 … 227 三、專利審查是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 229 四、原始創新性發明和組合發明的提法有悖邏輯 …………… 229 五、專利審查步驟的邏輯錯亂性 ……………………………… 230 第二章 現行專利法的邏輯錯亂性與對創造活動的歧視性 ……231 一、法律的科學屬性和社會屬性二元性 ……………………… 233 二、科學屬性是專利法的根本屬性 …………………………… 234 三、在發明創造專利性問題上,不應留有自由裁量權 ……… 236 四、專利法對發明創造要素邏輯明示的缺失 ………………… 237 五、世界各國專利法關於發明創造專利性的判據 均邏輯錯亂 ……………………………………………………… 239 六、專利開放式表述的排他性規則明示的缺失 ……………… 254 七、對發現與發明的邏輯關係認知的缺失性 ………………… 259 八、專利年費是對創造活動歧視心態的產物 ………………… 260 九、專利短有效期是對創造活動成果掠奪心態的產物 ……… 261 第三章 新專利法的要點 …………………………………………262 一、明確發明創造的構成與要素邏輯 ………………………… 262 二、明確發明創造專利性的客觀判據 ………………………… 263 三、明確發明創造的系統性 …………………………………… 263 四、明確開放式表述的排他性 ………………………………… 264 五、強化對原始創新性發明創造的保護力度 ………………… 265 六、確立保護髮現的新規定 …………………………………… 265 七、大力提升專利保護力度 …………………………………… 266 八、確立專利登記制度 ………………………………………… 267 第六篇 論創造活動與科學技術產出的革命性提升…………… 271 第一章 新科技創造工程 …………………………………………274 一、新科技創造工程體制及其再造 …………………………… 277 (一)西方新科技創造工程體制的問題 ……………………… 277 (二)嚴格量化非創造活動,放縱創造活動 ………………… 279 (三)三相混合物與科技創新鏈科學化 ……………………… 280 (四)打造三位一體的科技創新世界高地 …………………… 287 (五)科技創新鏈管理 ………………………………………… 290 (六)建立科學技術投入法 …………………………………… 291 二、計劃與評審 ………………………………………………… 291 (一)確立目標先行問題後置的計劃制定方針 ……………… 291 (二)少數服從多數的專家評審有悖科學邏輯 ……………… 293 三、確立新科技創造工程的新觀念 …………………………… 321 (一)將科技思想創新置於首要位置 ………………………… 321 (二) 從 R&D 文化入手解決 R&D問題……………………… 323 (三)認清創造活動的決定性作用,規避反向手魔咒圈 …… 324 (四)確定系統思維的觀念 …………………………………… 327 (五)鼓勵失敗 ………………………………………………… 329 四、三科屬性與科技工作人員管理 …………………………… 333 (一)認清三科自由、鬆散和難以量化的屬性 ……………… 333 (二)嚴格按照創造家的標準和育成方式行事 ……………… 338 (三)明確科技創新問題歸根到底是科技工作人員的問題 … 338 (四)製造師化與實驗師化零度科學家 ……………………… 342 (五)分流高等教育畢業生 …………………………………… 343 (六)放縱頂級創造家、創造家和潛在創造家 ……………… 345 (七)確立獎勵創造家的正確途徑 …………………………… 346 五、技術邏輯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具有革命性 …………… 346 (一)生產製造業企業技術創新主體能力的缺失性 ………… 349 (二)新科技創造機構的技術創新主體能力的缺失性 ……… 363 (三)技術邏輯企業是與生俱來的技術創新主體 …………… 365 第二章 知識產權工程 ……………………………………………367 一、知識產權工程的創造活動屬性 …………………………… 367 (一)知識產權工程的內涵 …………………………………… 367 (二)知識產權工程主體的特殊性 …………………………… 368 二、西方知識產權工程模式的問題 …………………………… 370 (一)西方發明創造工程模式的邏輯錯亂 …………………… 370 (二)西方專利陣破建工程模式的弊端 ……………………… 374 (三)西方專利運營工程模式的邏輯錯亂 …………………… 375 三、知識產權工程的第零產業模式 …………………………… 376 (一)創造思考與創造表達一體化 …………………………… 376 (二)技術思想類型與N+1維專利陣……………………………377 (三) TSN 企業與TSN分析法…………………………………380 (四)專利創造和專利陣破建的工程規則 …………………… 381 (五)判明專利的反品性,理清專利運營的特殊性 ………… 383 (六)植根於新科技創造板塊 ………………………………… 385 (七)植根於生產製造業板塊 ………………………………… 385 第三章 科技成果轉化工程 ………………………………………387 一、科技成果轉化工程的創造活動屬性 ……………………… 387 (一)科技成果的內涵 ………………………………………… 387 (二)科技成果轉化工程主體的特殊性 ……………………… 389 二、西方科技成果轉化工程模式的問題 ……………………… 390 (一)投資型模式及其存在的問題 …………………………… 393 (二)服務型模式及其存在的問題 …………………………… 395 (三)創新鏈合作型模式及其存在的問題 …………………… 397 (四)企業獨自型模式及其存在的問題 ……………………… 398 (五)深度支持型模式及其存在的問題 ……………………… 399 三、科技成果轉化工程的第零產業模式 ……………………… 402 (一)科技成果轉化工程的第零產業模式的內涵 …………… 402 (二)止步於 1 的必然性 ………………………………………404 (三)由並聯業態到串聯業態的轉變具有革命性 …………… 406 第七篇 論創造活動的獨立化與社會生產力提升……………… 409 第一章 三元活動社會分工 ………………………………………410 一、亞當·斯密等傳統分工理論的本質 …………………………410 二、傳統分工理論的局限與終結 ……………………………… 413 三、創造活動的獨立化 ………………………………………… 414 四、第零產業及其發展趨勢 …………………………………… 421 第二章 技術邏輯企業 ……………………………………………426 一、技術邏輯企業的內涵 ……………………………………… 427 二、全球匯集創造家和頂級創造家 …………………………… 435 三、止步於 1,許可或轉讓深度知識產權化的 1, 收取高額回報 …………………………………………………… 437 四、眾籌化資源整合與平台化運營 …………………………… 439 (一)新科技創造板塊平台 …………………………………… 440 (二)生產製造業板塊平台 …………………………………… 441 (三) R&D 外包承攬平台………………………………………441 (四)金融平台 ………………………………………………… 442 (五)硬件整合平台 …………………………………………… 443 (六)人類創造力整合平台 …………………………………… 443 第三章 終極社會分工與社會生產力極大提升 …………………445 一、終極社會分工的必然性 …………………………………… 445 二、傳統三大產業的消亡與新興產業格局 …………………… 451 三、終極社會分工的革命性作用 ……………………………… 452 第八篇 論創造活動與人類社會的未來 …………………………457 第一章 創造力革命時代 …………………………………………457 一、歷史上的科技革命 ………………………………………… 458 二、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本質是人類創造力革命 ……………… 462 三、引領創造力革命的根本途徑 ……………………………… 464 第二章 大知識產權時代 …………………………………………470 一、大知識產權時代的內涵 …………………………………… 470 二、非創造活動及其成果的全面空氣化 ……………………… 472 三、大知識產權時代到來的必然性 …………………………… 474 第三章 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 ……………………………………476 一、創造力基本屬性的演繹邏輯決定的必然性 ……………… 477 二、社會生產力極大提升決定的必然性 ……………………… 480 三、創造力節點關係系統進化決定的必然性 ………………… 482 四、人類文明多樣性決定的必然性 …………………………… 485

參考來源

  1. [1],自貢在線 , 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