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前697年

公元前697年是中國傳統紀年,是甲申年(猴年),是在公元元年以前。公元前是一種紀年法,叫公元紀年,也稱公曆紀年,或基督紀年,它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作為歷史算起,在中國公元元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以公元元年為界,在此以前的時間稱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後的時間稱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稱XX年,但不能寫成公元後XX年。西方的公元前則以B.C.表示,通常寫在年份之後。

目錄

簡介

公元前697年是:周桓王二十三年;魯桓公十五年;秦武公元年;陳莊公三年;蔡桓侯十八年;鄭厲公四年;宋莊公十三年;楚武王四十四年;齊襄公元年;晉姬緡八年;燕桓侯元年;衛惠公三年;曹莊公五年;杞靖公七年。公元前697年,鄭厲公姬突欲殺大臣祭仲事敗,姬突奔蔡國。祭仲迎昭公姬忽復位。而姬突由蔡返,襲據櫟城(河南禹州)。周桓王姬林卒,子莊王姬他嗣位。許桓公姜政於前七一二年,居於東郊。稱鄭國內亂,潛返許國復位。宋,衛、魯、陳,四國會盟於移邑(安徽渦陽),聯軍攻鄭,欲使姬突復位,敗還。公元前697年,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將享諸郊,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將享子於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殺雍糾,屍諸周氏之丘。公載以出,曰:「謀及婦人,宜其死也。」夏,厲公出奔蔡。六月乙亥,昭公入。秋,鄭伯因櫟人殺檀伯,而遂居櫟。冬,會於袲,謀伐鄭,將納厲公也。弗克而還。—《左傳·桓公十五年》。

評價

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生於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卒於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晉國國君,與齊桓公齊名,為春秋五霸之一。晉獻公有八子,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三人最受寵愛。晉獻公滅驪戎後,獲驪姬並納之。驪姬得寵,獻公疏遠了申生、重耳、夷吾三人。後驪姬得子,名曰奚齊,獻公意欲廢申生而立奚齊。申生被逼而自盡,重耳和夷吾逃跑到外地。周桓王,(生年不詳,卒於前697年)。姓姬,名林,東周第二代國王,他是周平王的孫子。前720年,周平王卒,太子姬狐由鄭國奔喪至洛邑,悲傷過度而死,子姬林即位,在位二十三年,死後諡號桓王。周桓王初即位時,周天子的勢力還很強大,控制的地盤也大,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南的大片地區。此時與周相鄰的鄭國在鄭莊公的統治下日趨強大,常與周發生邊界衝突。桓王為顯天子權威,多次率兵伐鄭,結果均遭失敗。 [1]

參考文獻

  1. 前697年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