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劍嘴鶥

中文學名: 劍嘴鶥
拉丁學名: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雀形目
科:畫眉科
屬:劍嘴鶥屬
種: 劍嘴鶥
亞   種: 4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Blyth, 1842
英文名稱: Slender-billed Scimitar-babbler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劍嘴鶥[1](學名: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中型鳥類,體長21-22cm。嘴特別細長而向下彎曲,頭頂和頭側煙灰色具長而窄的白色眉紋,在暗色的頭上極為醒目,其餘上體棕褐色或褐色。頦、喉白色雜有灰色條紋,其餘下體銹紅色。

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地帶的常綠闊葉林、次生林和竹林中,也出入於人工林和針葉林。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見成小群或與鈎嘴鶥混群活動和覓食,頻繁地出入於林下灌木和竹叢間。以甲蟲、螞蟻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此外也吃漿果、花蜜等。

分布於中國、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和越南等國。

目錄

外形特徵

體型略小(20厘米)的樹皮褐色鈎嘴鶥。特徵為近黑色的嘴極細長而下彎。頭青石灰色,狹窄的眉紋白色。上體深紅褐;下體銹色略沾皮黃,喉偏白。

雌雄羽色相似,額、頭頂、枕和頭側煙灰色或藍灰色,眼先黑色,眉紋白色,細長而顯著;其餘上體輝棕褐色,尾暗褐色或黑色,尾羽外翈基部綴有棕色,兩翅暗褐色,外翈橄欖褐色,內側次級飛羽棕褐色。頦、喉白色,具灰色條紋,胸和腹銹紅色,兩脅、肛周和尾下覆羽棕褐色,覆腿羽鉛色。

虹膜紅褐色至灰黃色,嘴黑色,尖端較淡,腳暗灰色,角灰色或鉛褐色。

生活習性

遷徙:留鳥。

習性性喧鬧、懼生而好動,成對或結小群活動。棲於峻峭多岩地山區的常綠林地面或近地面處,常在竹林。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見成小群或與鈎嘴鶥混群活動和覓食,頻繁地出入於林下灌木和竹叢間,或在滿生蕨類植物的下木間跳躍穿梭,也沿樹幹上下活動,不時發出單調的叫聲。

食性:食物主要以甲蟲、螞蟻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此外也吃漿果、花蜜等。

叫聲:三音節的淌水般輕哨音及圓潤的單高音唿聲。鳴聲為7~8個快速輕柔單音唿聲。告警時作沙啞的吱叫聲。

棲息環境

常於海拔1000米以上。亞種foresti為雲南西部的留鳥。指名亞種及亞種intextus可能見於西藏東南部。亞種rothschildi可能在中國雲南東南部(金屏)有見。 生境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地帶的常綠闊葉林、次生林和竹林中,也出入於人工林和針葉林。

生長繁殖

有關劍嘴鶥的繁殖情況,繁殖期4月~7月。通常營巢於海拔1200~2400米的山地森林中,巢多置於林下地上。巢呈球形,主要由枯草築成,每窩產卵3~5枚,卵的大小為23.8毫米×18.1毫米。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東部至雲南西部、緬甸北部及西部和越南北部。

分布狀況: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罕見,常於海拔1000米以上。亞種foresti為雲南西部的留鳥。指名亞種及亞種intextus可能見於西藏東南部。亞種rothschildi可能在雲南東南部(金屏)有見[2]

亞種分化

序號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劍嘴鶥指名亞種 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 superciliaris Blyth, 1842
2 劍嘴鶥滇西亞種 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 forresti Rothschild, 1926
3 劍嘴鶥越南亞種 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 rothschildi Delacour & Jabouille, 1930
4 劍嘴鶥印緬亞種 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 intextus Ripley, 1948

種群現狀

劍嘴鶥在中國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在國外也不多見,至今中國還未曾有標本保存,屬珍稀瀕危鳥類。

該物種分布範圍較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3]。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視頻

劍嘴鶥滇西亞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