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龑
漢高祖劉龑(粵音:jim5 [染],889年-942年),又名劉紵,初名劉岩、劉陟,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建立者。原籍上蔡(今屬河南),一說彭城(今江蘇徐州)。父親是封州刺史劉謙第三子,母親是妾段氏。清海、靖海節度使、南海王劉隱之弟。
目录
生平
祖父劉安仁為蔡州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其祖因經商南海,遷居泉州(今屬福建)。又因為生意需要,遷居嶺南,生刘知谦。唐朝末年,知谦從軍,受到當時的南海軍節度使韋宙賞識,與韋的姪女韋氏結婚,生下劉隱、劉臺 兩個兒子。黃巢之亂出征有功,882年任封州刺史。
“劉非凡”
唐龍紀元年(889年),劉龑的母親段氏在外舍生下了他,正妻韋氏素來就嫉妒他對段氏的寵愛,聽說劉岩出生後十分惱怒,妄圖殺掉劉岩。將要殺劉龑之時,看到他的樣子,韋氏十分驚恐,感嘆他將來並非平凡之人。三天之後,韋氏殺掉了劉岩生母段氏,將劉岩親自收養。 劉巖長大後變成了“劉非凡”,身長七尺,垂手過膝,並且擅長騎射,屢立戰功,成為兄長劉隱的得力助手。
承襲兄長地位
乾寧三年(896年),薛王李知柔被拜為清海節度使,出鎮廣州。劉之兄劉隱時任封州(今廣東新興縣)刺史,兼任清海行軍司馬,劉龑也被徵辟為薛王府諮議參軍。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劉隱兼任清海、靜海兩鎮節度使,以劉龑為節度副使。後梁乾化元年(911年),劉隱病逝,劉龑代替他的地位自立。後梁乾化二年(912年),後梁封他為清海節度使,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後梁乾化三年(913年),又加封為檢校太傅。後梁末帝即位之後,將其兄劉隱的所有官爵都授給了他,襲封為南海王。
即皇帝位
劉隱死后六年,梁貞明三年(917年),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年),正式即皇帝位,初立國號大越,改元乾亨。追尊劉安仁為文皇帝,其父劉謙為聖武皇帝,其兄劉隱為襄皇帝,建立三廟。之後建立起正式的官僚政治體制。在朝中設置百官,以楊洞潛為兵部侍郎,李衡為禮部侍郎,倪曙為工部侍郎,趙光胤為兵部尚書,都委以平章事,內政通暢,南漢國力蒸蒸日上。 趙光胤自以為從唐朝起就是世族,不願意為劉龑政權效力,經常怏怏不快,希望早日回到中原政權。劉龑就偽造趙光胤的手書,遣使走小路送到洛陽,召其二子趙損、趙益以及他的其他家屬一起到了嶺南。趙光胤見了之後十分驚喜,此後儘心為劉效力。
史稱南漢
雖然劉龑在嶺南成功建立了政權,但是劉龑生性也非常苛酷,他親自炮製了刀鋸、支解、刳剔等殘酷的刑罰,每次親眼觀看殺人的時候,或者聚毒蛇於水池中,讓罪人進去,取名叫做“水獄”,再或是用錘子、刀鋸對罪人們進行穿鑿切割,使血肉橫飛,哭嚎哀痛之聲,充斥整個皇宮。他都喜不自勝,像享受口福之樂一樣,口水直落下,當時的人們都以為他是蛟蜃。而且他又好奢侈,將南海的珍寶全都搜刮來據為己有,將其建成玉堂珠殿。 南漢乾亨二年(918年),正式更名劉龑,取“龍飛在天”之意,在南郊祭天,大赦境內,正式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
任用三百宦官
晚年劉龑一改早年重用文士的政策,開始重用宦官,因為他認為文士都會為自己的子孫考慮,不會對他效忠盡死,只有絕嗣無後的宦官才能竭誠無二,於是專任宦官頂替文士擔任朝中要職,最盛時多達三百多位宦官大臣。歷代朝廷任用文武百官,唯有南漢是任用三百宦官,開先河,創記錄,奇名留青史。 建造南薰殿,更為奢侈。所有殿柱均為鏤空雕刻而成,在柱空心放置各種香爐,選用上等香料,使整個大殿無肉眼可見香煙,卻香氣四溢。這樣精緻奇異的建築藝術,耗費了無雙能工巧匠的心血與生命,劉龑卻不以為然,而且怡然自得的說道:“隋煬帝論車燒沈水,都成粗疏,爭似我二十四具用仙人,朕縱不及堯舜禹湯,亦不失風流天子也”。 南漢大有十五年(942年),劉?去世,時年五十四歲,諡號天皇大帝,廟號高祖,葬於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