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加拿大日識「小」(楊盛龍)

加拿大日識「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加拿大日識「小」》中國當代作楊盛龍芳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加拿大日識「小」

到渥太華的第三天是7月1日,欣逢加拿大國民歡慶的「加拿大日」。

從所住的賓館到國會廣場只有一站多距離,我們一行五人步行前往。

應該是一個熱烈喜慶的日子,然而,沒有紅旗如海歌聲如潮,沒有歡慶鑼鼓,沒有張燈結彩,似乎與 「隆重」、「沸騰」等詞彙不怎麼切合,街道上的氣氛竟透出些許的「小」來。

離國會廣場不遠處的街口擺放着一個不讓汽車通行的標誌,平常行車的街道成為臨時步行街,然而行走的人並不多。

我們沒有「來賓」證,沒有入場券,走到國會廣場入口。

裡面是稍有點坡度的草坪。人們隨意地或站或坐或歪斜躺臥或緩緩走動。類似我們這樣的小團組,或蹲或站。十幾個中學生圍成一圈,或觀景或嬉戲。更多的是家庭式結伴,夫妻兩人牽着或用嬰兒車推着孩子。草坪上的綠草在人們的踩踏中似更密實更強勁。

一個近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度,諾大一個「加拿大日」國慶節,節慶活動的規模之小,如同四十年前我們公社舉行的一個集會活動,人不多,稀稀拉拉的,有的早到,有的晚來,這兒幾個,那兒幾個,沒有「摩肩接踵」、「潮水般的」之類的景象。沒有高音喇叭,沒有音樂,沒有喊叫,沒有嘈雜,在遼遠的天空下,在空曠的草坪上,偶爾幾聲低低的說話聲、笑聲,似被蔚藍的天空吸納。 [[ 閱兵式開始。皇家衛隊,大紅軍裝,扎着寬皮帶,高高的黑毛皮帽,閃亮的刺刀,步伐整齊,威武雄壯。一輛輛軍車開過,坦克,裝甲車,火箭炮,榴彈炮。國會大廈旁,兩面大熒光屏同時播出實況。有的人踮着腳尖看現場,更多的人在草坪上或坐或斜躺着看熒光屏。

仰望天空,飛機隊列飛過,噴出紅橙黃綠青藍紫絳各色彩霧,彎彎繞繞交織,為加拿大日平添許多節日氣氛。

草坪西北角,一幫黑人音樂舞蹈隊在表演。沒有後台,一些家什、服裝等什麼的隨便放着。樂隊起勁地敲打,一個人擊打幾件樂器。女舞者、男舞者跳着節奏明快的舞蹈,越跳越急促,小伙子黑脊背汗珠油滾滾,姑娘舞開藍花彩裙遮蔽天空。

觀眾不很多。前面的,合着節奏擊掌,扭動屁股、腰肢,打着響指,嘴裡響着唿哨。遠一些距離的,似在觀看,又似沒有觀看。一些男女青年學生圍成一圈,說着,笑着,玩着什麼遊戲。兩個亞洲裔女子在逗弄一對白人夫婦的蹣跚學步的洋娃娃,笑聲細碎。

我到那邊看了一會兒黑人舞蹈,回到我們的五人隊伍中,坐在草坪上,一同觀看大屏幕閱兵式畫面。前面,一對白人男女青年搭肩席地而坐,女的低腰褲,腰臀處紋着一個大大的漢字。我們團組口語較好的華人女翻譯問我那個漢字怎麼念,我告訴她:愛。

隨意走。到出入口,有人進入,有人外出,進出的人還是不多。

從國會廣場到這條街那條街,最亮麗的景觀是加拿大國旗。加拿大楓林密布,加拿大人喜愛紅楓,以一片鮮紅楓葉豎立在紅色鑲襯的白色襯底上作為國旗圖案。加拿大日,加拿大國旗在各建築物上高高飄揚,在旗杆上火紅耀眼。廣場以及大街小巷到處是紅楓葉國旗,銷售的,贈送的,請的,領的,大大小小。有的人手裡拿一面紅楓葉國旗揮動,有的人上衣袋裡插一面紅楓葉旗,有的姑娘將紅楓葉國旗插在馬尾髮辮綑紮處,有的在髮髻上插兩面旗類似中國京劇人物造型,有的將紅楓葉旗畫在臉頰,有的畫在小腿肚上或大腿根,衣服上有,屁股兜上有,甚至鞋後跟上也有,食品包裝上也是。

世界各國大都以星星、月亮、太陽或者具有「大」的象徵意義的物項作國旗,惟有國土面積廣闊的加拿大以一片小小楓葉作國旗。

加拿大森林覆蓋率高,遍布紅楓、糖楓、銀楓、大葉楓等各種楓樹。有人形容加拿大是楓葉覆蓋的土地。楓樹被加拿大人視為國寶。秋來之時,漫山遍野楓樹林被秋風的畫筆點染。從高處遠望,金風颯颯,山川大地如紅色的海洋,滿天的彩霞。近旁的一棵棵楓樹,鮮紅、火紅中間或隱現點點翠綠、橘黃、杏黃、青紫,更加色彩斑斕,熱烈壯觀。一樹樹楓葉,由各色相間,到逐漸走向大面積通紅。紅楓葉體現大自然的原色,標誌成熟豐收,象徵自然純真、熱情爽朗。加拿大境內湖泊眾多,河流交錯,山川原野,生機勃勃。加拿大人崇尚自然,步入工業化國家之列,還是保持着世界最佳空氣質量。楓葉是加拿大可貴的象徵,以楓葉作為國旗圖案具有深層的象徵意義。

街上,遊人還是不很多。走到一個地勢較高處,順着坡街往下面望去,方覺出人流如潮。

不時見到一處節目表演。有的是一個人表演小提琴獨奏,有的是兩人合奏,有的是多人表演;有的邊拉邊唱,有的是獨唱或二重唱,有的是歌舞相伴。那一處,兩人以一些鍋碗瓢盆杯盤演奏樂曲,很是別致。有一處雜耍,表演高難度的踩滑板,一邊雙腳踩板晃動一邊雙手同時拋接四把刀。有的地方觀看的人較多,很多地方觀看的人不怎麼多,有的幾乎是自拉自唱自娛自樂。

渥太華的7月夏日氣溫不很高,涼爽宜人,中午的太陽還是曬得頭髮滾燙。進一處快餐店,既解決肚子餓又享受蔭涼。

午餐後,我們幾個人繼續在街上遊走、觀看。難得這麼碰巧,到加拿大這片廣闊的國土上來,正趕上加拿大日。

晚餐後,稍事休息,還是到街上遊走。

隨着夕陽西下,夜幕降臨,遊人越來越多。街面上滿噹噹的,草坪上滿滿的。大舞台上的演唱開始。觀眾們隨着音樂節拍,揮動着手裡的楓葉紅旗,合着,輕聲唱着。

遠處放起了煙花焰火,絢麗的花朵開滿夜空,一團團一大片一大片撒開,為首都增添節日喜慶。

我們下到河碼頭,踏上甲板,乘船遊覽渥太華河,仰望國會山以及國會大廈,欣賞渥太華美麗的夜景。

不太寬闊的渥太華河,是魁北克與安大略兩省的界河。當初定都,既沒有選在最大的英語城市多倫多(在安大略省境內),也沒有選擇最大的法語城市蒙特利爾(在魁北克省境內),而是選擇木材碼頭小鎮渥太華為國都。一般說加拿大首都是渥太華,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赫爾—渥太華。河北岸魁北克省的赫爾和河南岸安大略省的渥太華兩城連成首都,聯邦政府各部門以及一些全國性機構的辦公樓散落在河兩岸兩個城區。首都跨連渥太華河兩岸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英法兩個語言區,將就英裔人和法裔人兩大部分人的權益保護。

我們頭一天參觀的加拿大人文歷史博物館,就聳立在渥太華河北岸的赫爾市,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圓頂建築。走進博物館,迎面就是以高科技結合獨特理念造就的黑沉沉的海洋、鬱鬱蔥蔥的森林的奇異造型。直插雲天的圖騰柱,雕刻着神態怪誕的神話人物和動物。印第安村子坐落在林間海邊,用計算機控制的結構十分複雜的高技術網絡,以現代聲、光、電技術烘托,使人如身臨其境。博物館內四層樓展廳,以大量實物、圖片、音像和文字介紹因紐特人、印第安人的歷史與現實。第四層展廳,模擬臨近黃昏藍天,一條條古老街道,陳舊的房屋,古老的手工作坊,舊時代的油燈,捕魚的小木船,漁獵工具,等等,表現得惟妙惟肖,使人如同走進幾百年前的古老小鎮。

加拿大早期推行民族同化政策,欲將大片國土上本來的土著居民因紐特人、印第安人同化,也沒有顧及到法裔人的權益。實踐證明,這條路走不通,引起原住居民的不滿,遭到全國大多數人的反對。

在法裔人占多數的魁北克省,人們自認為先於英裔人來到加拿大土地,不應該被排擠,擔心他們的法語文化被英語文化替代。一些人有嚴重的分離主義傾向,兩次組織全民投票,統計結果以微弱多數票留在加拿大聯邦。那些分離主義思想傾向仍然有一定市場。加拿大實行多元文化主義政策,將英語、法語一同作為加拿大的官方語言。將印第安人稱作「第一民族」,尊重他們的文化,促進多元文化共同發展。加拿大的語言政策寬泛,尊重各民族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在溫哥華機場可以聽到漢語廣播,這在國外各大城市是少有的。

在多元文化主義政策的加拿大,印第安人的傳統文化受到保護,得以傳承,有關印第安人歷史文化的課程已經列入學校的教學計劃,他們的語言和傳統信仰受到尊重。印第安人有自己的廣播網和電視系統,用本民族語言為社區提供多種服務。因紐特人是在歷史上最後一個冰川時期從亞洲跨過大陸橋到達美洲的。他們逐漸適應北極附近的氣候,過着傳統的狩獵生活。現在因紐特人中的許多人雖然仍然以漁獵為主要生活來源,但是多數人的生活日趨多樣化。一些地區的因紐特人實行自治,自行管理,在保持民族文化傳統的同時,儘快適應發達工業化社會的生活方式。

加拿大國旗上一片楓葉,楓葉雖小,包容性大。加拿大日活動不講究規模大小,國民歡樂,幸福生活映現在一張張笑靨。[1]

作者簡介

楊盛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