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價值
勞動價值,在資產階級社會的層面上,工人的工資表現為勞動價格,表現為對一定量勞動支付的一定量貨幣。在這裡,人們說勞動的價值,並把它的貨幣表現叫做勞動的必要價格或自然價格。[1]
勞動價值 | |
---|---|
另一方面,人們說勞動的市場價格,也就是圍繞着勞動的必要價格上下波動的價格。但什麼是商品價值呢?這就是耗費在商品生產上的社會勞動的物化形式。我們又用什麼來計量商品的價值量呢?用它所包含的勞動量來計量。那麼,比如說,一個十二小時工作日的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呢?是由十二小時工作日中包含的12個勞動小時決定的;這是無謂的同義反覆。
勞動是價值的實體和內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沒有價值。勞動要作為商品在市場上出賣,無論如何必須在出賣以前就已存在。但是,工人如果能使他的勞動獨立存在,他出賣的就是商品,而不是勞動。
目錄
基本信息
定義
勞動價值;它是一種特殊的使用價值,它是勞動力這種特殊的商品所產生的使用價值,是一種能夠產生價值增殖的使用價值,它既來源於使用價值:勞動者通過消費一定形式和一定數量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後,將其轉化為勞動潛能(這是一種過渡的價值形式),在勞動過程中再將勞動潛能轉化為勞動價值;它又服務於使用價值,
勞動價值目的
勞動價值屬性
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創造的
商品價值量的規定
創造商品價值實體的是抽象勞動
價值只有在商品交換過程中體現出來
價值是一種生產關係和歷史範疇
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係;
創造價值的唯一要素是勞動,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是價值的源泉;
形成價值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但具體勞動不是價值的源泉;
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活勞動,即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即死勞動,只是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物,在新的商品生產過程中只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造價值。
概念誤區
價值理論存在着一個重大失誤,這就是政治經濟學把"勞動價值"概念抽象化、神秘化了,把它與使用價值對立起來,提出"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勞動價值"、"價值或勞動價值是由勞動者凝聚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的"等觀點,這些觀點造成了政治經濟學與現代經濟學(即西方經濟學)的嚴重對立。
價值形式
使用價值與勞動價值是價值的兩種基本形式
統一價值論認為,價值的物理學定義就是事物對於主體所具有、所釋放的廣義有序化能量。顯然,這裡的"事物"本身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一般的事物,另一類就是人類主體。與此相對應,價值也相應地分為使用價值和勞動價值兩大類。
使用價值
一般事物對於主體所具有、所釋放的廣義有序化能量,就是該事物的使用價值,用Qu來表示。
勞動價值
就是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即某個主體對於另一主體所具有、所釋放的廣義有序化能量,用Qv來表示。
由此可見,勞動價值是一種特殊的使用價值,是勞動者或勞動力所具有、所釋放的使用價值,而使用價值是指一般事物所具有、所釋放的價值。
使用價值與勞動價值是價值的兩種基本形式,這兩者都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使用價值與勞動價值分別代表着兩個不同的作用方向:使用價值反映了客觀事物對於人的生存與發展的作用程度,勞動價值則反映了人對於客觀事物以人的生存與發展為基本目的的反作用程度。
相互轉化
勞動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相互轉化
勞動價值是由人類自身機體所產生的,是人的勞動能力的價值體現,是由人在勞動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顯然,人類機體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生活資料的消費,人的勞動能力的形成、維持與發展,必須以消費一定數量、一定質量、一定形式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為前提。
一般情況下,人在勞動過程中所付出的勞動時間越長,勞動強度越大,勞動複雜度越高,為補償這些勞動耗費所需消費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量就越多。進一步研究可以發現,一般勞動者的勞動量耗費與"社會必要的補償性生活資料使用價值消費量"之間存在一定的對應關係。由此可見,勞動價值來源於生活資料使用價值,並最終又會轉化為生活資料使用價值,使用價值與勞動價值的相互轉化可分為三個過程。
使用價值向勞動潛能的轉化(消費階段)
人們消費各種各樣的生活資料,雖然在主觀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各種情感(即欲望、感情和情緒)的需要,但在客觀上是為了維持和發展自己的勞動能力,更直接的意義是為勞動過程積累必要的勞動潛能。通常把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轉化為勞動潛能的過程稱為消費。
在生活資料被消費以前,即在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轉化為勞動潛能以前,往往需要進行使用價值形式上的多種變換,例如,將大米煮成米飯,把水燒成開水,生活資料的交換與貯運等,這種變化通常需要一定的家務勞動來完成,家務勞動過程中如果有信息的輸入,則生活資料的使用價值將會得到增長,如果沒有信息的輸入,則生活資料只進行了形式的變換,而沒有使用價值的增長。
消費效益:消費過程中產出的勞動潛能Qp與投入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Qu的比值,定義為該消費過程的消費效益,用E1來表示,即
E1=Qp/Qu (1-14)
消費效益反映了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的增長比例,反映了消費者是否充分有效地將自己有限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轉化為儘可能多的勞動潛能。消費效益的提高需要通過勞動者消費信息的積累來完成。
勞動潛能向勞動價值的轉化(勞動階段)
勞動者在生產系統中通過具體的勞動方式,把勞動潛能釋放出來並轉化為勞動價值。通常把勞動潛能轉化為勞動價值的過程稱為勞動。
勞動效益:勞動過程中產出的勞動價值Qv與投入的勞動潛能Qp的比值,定義為該勞動過程的勞動效益,用E2來表示,即
E2=Qv/Qp (1-15)
勞動效益反映了勞動者在勞動活動中的勞動潛能的增長比例,反映了勞動者是否充分有效地將自己有限的勞動潛能轉化為儘可能多的勞動價值。勞動效益的提高需要通過勞動者勞動信息的積累來完成。
勞動價值向新的使用價值轉化(生產階段)
勞動者所付出的勞動價值與生產系統中的生產資料相結合,並作用於勞動對象,使勞動對象的品質特性發生變化,從而增大其使用價值,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勞動價值向新使用價值的轉化過程。通常把勞動價值向使用價值的轉化和增值過程,稱為生產過程。
生產效益:生產過程中新增的產品使用價值Q′u與投入的勞動價值Qv的比值,定義為該生產過程的生產效益,用E3來表示,即
E3=Q′u/Qv (1-16)
生產效益反映了生產系統在其運行過程中勞動價值的增長比例,反映了生產系統是否充分有效地將有限的勞動價值轉化為儘可能多的產品使用價值。生產效益的提高需要通過改善生產系統各種生產要素之間的結構關係以達到最佳的資源配置,使各種生產要素之間產生最佳的相干作用來完成。
周期性運動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一種使用價值經歷消費階段、勞動階段與生產階段後,完成了一個周期性運動,轉化為另一種新的使用價值,整個周期性運動可表示為
使用價值→勞動潛能→勞動價值→新的使用價值
在一般的生產系統中,勞動者的勞動過程與生產過程通常是同步進行的,即勞動潛能轉化為勞動價值的過程與勞動價值轉化為新的使用價值的過程通常是同時進行的;勞動者的學習與技術培訓活動,其勞動過程與生產過程通常是分步進行的。
辯證關係
使用價值是基礎
如果沒有使用價值為基礎,勞動者就不能形成勞動能力,就不能產生勞動價值。
勞動價值是主導
如果沒有勞動價值,使用價值就不能產生增值,就不能發展起來。勞動價值是勞動者通過消費生活資料使用價值來形成的勞動潛能,並通過勞動過程將勞動潛能轉化為勞動價值。
勞動價值既來源於使用價值
又是使用價值的源泉,是一種特殊的使用價值,是一種能夠創造使用價值的使用價值,它是由生活資料使用價值(通過消費過程)轉化而來,又服務於使用價值的增值過程。
由此可見,人類的機體本身就是一個典型的價值投入產出系統:投入使用價值(以生活資料的形式),以"勞動潛能"為其過渡形式,最終產出勞動價值(以勞動力的形式);一切形式的生產系統也是價值的投入產出系統:投入勞動價值(以勞動力的形式)和使用價值(以生產資料的形式),產出新的使用價值(以產品的形式),並形成一定的價值增量凝聚在產品之中。
使用價值可分為生產資料使用價值和生活資料使用價值,生產資料使用價值的實際效應最終體現為它所替代、補償、增強和擴展的勞動價值。`
從能量的角度來認識價值的本質,進而從能量的角度來認識使用價值和勞動價值的本質,全面而準確地揭示了使用價值與勞動價值之間的內在聯繫,從而使勞動價值由抽象範疇回到了具體範疇,從神壇走向了現實,這是價值理論的重大變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度量
勞動價值的度量方法
時間度量方式及其理論依據
馬克思指出:"無論有用的勞動或生產的活動怎樣的不同,這總歸是一個生理學上的真理:它們是人類機體的功能,並且無論每一種這樣的功能有怎樣的內容和形式,它在本質上總是人類腦髓、神經、肌肉、感官等等的支出"(《資本論》第一卷第47頁)。
人的具體的勞動過程非常複雜,有體力的勞動(主要勞動器官是人類機體的運動系統),腦力的勞動(主要勞動器官是人類機體的大腦神經系統),生理力的勞動(主要勞動器官是人類機體除運動系統和大腦神經系統以外的生理系統)。
各種勞動因勞動工具、勞動對象和勞動環境等不同,勞動的內容和形式存在很大的差異,人的腦髓、神經、肌肉、感官等方面的支出千差萬別,如果單純地採用某種與人的腦髓、神經、肌肉、感官等方面的運動情況的物理學或化學指標,來反映和描述人的勞動耗費量,將會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偏差性和局限性。
理論界普遍採用馬克思的觀點,即根據勞動者所付出的勞動時間來度量勞動量,而馬克思之所以提出這個觀點,主要是根據他自己假設的兩個基本命題:①勞動價值量由勞動量來決定;②勞動量由勞動時間來決定。
馬克思把人類的勞動量抽象為勞動過程中所體現出的時間特性,即勞動量在本質上反映的是勞動過程的時間廣延性,從而把第二個基本命題作為一個假設或概念定義確立下來。顯然,馬克思本人並沒有對第二個基本命題進行具體的論證。長期以來,既沒有人對此找到充分的理論依據,也沒有人提出任何有說服力的異議。
因此,這兩個基本命題是否成立,至今仍然是一個謎。由於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是以"剩餘價值學說"為基石,而"剩餘價值學說"又是建立在這兩個未經充分論證的基本命題之上。
勞動價值度量的新方向
人類的勞動過程是千差萬別的,它隨着勞動者作用方式、勞動對象和勞動條件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勞動過程將會產生不同的勞動量。要對不同形式的勞動量進行統一度量,就必須找到勞動的共同屬性(或通約性)。
不難發現,這些千差萬別的勞動過程存在着三個基本通約性:①時間通約性,即都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來完成整個勞動過程;②產出通約性,即都要生產出一定數量(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的使用價值;③投入通約性,即都要消費一定數量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來補償,才能及時地恢復勞動者的勞動能力。
究竟應該採用哪一種通約性來作為勞動量統一度量的基本尺度才是最佳的,長期以來存在着激烈的爭論。前面已經分析了,採用勞動的時間通約性和產出通約性來度量勞動量具有許多無法克服的致命弱點。
唯一的前途是,如何從勞動的投入通約性着手來度量勞動量:人類的勞動過程就是人類機體向外界輸出能量、物質和信息的過程,而這種過程必須是以一定的生活資料的消費作補償源或動力源,或者說,人類的任何勞動都必須以一定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消費量作為基本代價。
不難發現,採用"社會必要補償性生活資料的使用價值消費量"來度量勞動量,具有以下優點:
1、尺度穩定性高。由於生活資料使用價值的度量單位是能量單位,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因而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勞動量的度量單位也具有極高的穩定性,不會因地域的變化而變化,也不會因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2、直觀性強。用具體的、可感覺到的生活資料形式來度量勞動量,比用抽象的時間形式更容易理解和更具有直觀性。
3、可量化性高。由於把勞動者產出的勞動價值量與投入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量聯繫起來,建立了一個新的投入產出模型,有利於與經濟學、價值工程學等數學化程度較高的學科建立聯繫,從而可大大推進價值理論的數學化和自然科學化。
4、適應性廣或靈活性高。這種度量方法無需對生產條件、勞動強度、勞動熟練度和勞動複雜度等做特別的規定,從而具有廣泛的時空適應性和靈活性。
勞動價值:它是一種特殊的使用價值,它是勞動力這種特殊的商品所產生的使用價值,是一種能夠產生價值增值的使用價值,它既來源於使用價值:勞動者通過消費一定形式和一定數量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後,將其轉化為勞動潛能(這是一種過渡的價值形式),在勞動過程中再將勞動潛能轉化為勞動價值;它又服務於使用價值,目的是為了使使用價值產生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