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勃鲁盖尔

彼得·勃鲁盖尔(Bruegel Pieter, 约1525-1569)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2]。一生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人们称他为"农民的勃鲁盖尔"。他善于思想,天生幽默,喜爱夸张的艺术造型,因此人们又赠给他一个外号叫"滑稽的勃鲁盖尔"。他继承了博斯的艺术风格,又被誉为"新博斯"。他是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彼得·勃鲁盖尔是自扬·凡·爱克开始的刊期荷兰画派的最后一位巨匠。

彼得·勃鲁盖尔
著名画家
出生 公元1525年
北布拉邦特州
国籍 荷兰
别名 老勃鲁盖尔、农民的勃鲁盖尔
职业 画家
知名于

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

荷兰画派的最后一位巨匠
知名作品 《洗礼者约翰布道》
《农民婚礼》
《农民舞蹈》
《雪中猎人》
《盲人引路》
《牧归》

目录

目录

1人物经历

2艺术特色

3绘画题材

4主要作品

5家庭生活

6作品保存

7人物评价

人物经历

彼得·勃鲁盖尔1525年出生于安特卫普东部的一个农民家庭,曾从学于P.库克·凡·阿尔斯特,此人的

妻子可能教过他在细亚麻布上画水彩的方法。

1550年,库克·凡·阿尔斯特去世,勃鲁盖尔到安特卫普画家、出版家H.科克处工作。科克系风景画家,兼经营画店,曾刻版印行勃鲁盖尔的作品,并与之长期合作。

1551年,勃鲁盖尔成为安特卫普画家行会的画师,之后不久即取道法国去意大利作修业旅行。

1552年,到达意大利南部,渡海游西西里岛,到巴勒莫。

1553年,在罗马与著名的细密画家G.克洛维奥合作细密画(已失)。归途中,他还在意大利北部乡野和阿尔卑斯山漫游。从现存作品看,他的旅行写生主要为风景,其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甚为精细,可当日后创作素材之用。他在意大利所作《风景素描》(1552年,柏林,国立美术馆版画室),是最早有年代的作品。

勃鲁盖尔于1554年春踏上归途,1555年已在安特卫普为科克的画店印行大幅风景组画制作版画稿了。

1556年,勃鲁盖尔的创作开始从风景转向带有教育性和讽刺性的人物构图。他借鉴H.博斯的作品,采取幻想的和写实的形象相结合的表现方法,从民间谚语和传说中选取题材,寓严肃的主题于风趣的表现中。这变化反映了他对尼德兰社会问题的关心,其作品如铜版画《大鱼吃小鱼》(1557年,维也纳,阿尔贝蒂纳藏品)《谢肉祭和四旬斋的斗争》(1559年,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等,或对世道人情进行讽刺,或隐含对西班牙的暴虐统治的抗议。

勃鲁盖尔一方面为科克的画店提供版画稿,同时还从事绘画,大体上,1562年以前,多作版画,以后则主要致力于绘画。他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常和友人到农村参加农民的活动,收集创作素材。

1563年,他和老师库克·凡·阿尔斯特的女儿结婚,移居布鲁塞尔,并在这里度过最后6年。此时正当尼德兰革命的前夜和爆发时期,他的艺术日臻成熟,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描绘融为一体。他在作品中采取多种形式揭露西班牙军队和宗教法庭对尼德兰人民的残酷迫害并鼓舞人民进行斗争。他在描绘农民的生活中找到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最好手段,故有"农民勃鲁盖尔"之称。这时期主要作品有《洗礼者约翰布道》(1566年,布达佩斯,艺术博物馆)《农民婚礼》和《农民舞蹈》(1567年,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雪中猎人》《暗日》《牧归》(1565年,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盲人的寓言》(1568年,那不勒斯博物馆)(见彩图《冬猎》(1565年)和《绞刑架下的舞蹈》(又名《绞刑架上的喜鹊》,1568年,达姆施塔特博物馆)等。

艺术特色

勃鲁盖尔平素性格怪僻,画题有时也令人百思难解。他的古怪的画意却标志着他鲜明的阶级立场。他对农民的生活怀有深切的同情,在欧洲画史上,他是最早的一位自觉的农民画家,人称"农民勃鲁盖尔"。

绘画题材

关于他积极反映农民生活和革命斗争方面的绘画题材,大致可分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采用民间故事里所描写的人与恶魔战斗的情节,来隐喻他所生活的时代政治;

二、以选择恰当的圣经故事为绘画题材,影射西班牙反动统治和尼德兰人民革命事件,这方面往往采用夸张方法;

三、表现民间习俗场面与农民生活方式,来披露他对农民的感情。

主要作品

《通天塔》

勃鲁盖尔38岁时画的这幅《通天塔》,是他移居布鲁塞尔的第一幅作品。

取材旧约《创世纪》,传说挪亚后代迁居南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一块大平原,因为祖先被洪水冲怕了,担心再遭水灾,就齐心修建一座高塔使全体人员都住进去永保平安。塔越修越高达至天界,触怒了上帝。上帝决定施神术搅乱造塔人的语言,使人们互相不能沟通而造不成塔,这是基督教解释不同民族语言的来源。

画家以宏大的构图来描绘通天塔(一名"巴别塔" ),以云雾拦断显示通天塔之高,以风俗画手法描绘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画家以细密画的技巧功力,描绘了众多有情节性的人物活动,借以揭示人战胜大自然的力量。

画家在这一幅圣经寓意画中表现了"天意"与人在改造世界时的不可调和性,人与自然的斗争具有英雄气魄,同时也充满悲剧性。

《雪中猎人》

 
原图链接 来自豆瓣《猎归》,1565[3]

《雪中猎人》这是一幅深远的有人物活动的风景画,画家似乎是站在山顶上看着山下的猎人,透过猎人远视全景。山坡和地平线都以对角线形式交叉组合画面,从而构成伸向低谷的变化多端的斜坡。

由于恰当的远近透视处理,使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和空气感。画面动静处理十分巧妙。浓重的树木类似剪影般屹立于前景,白雪覆盖着沉睡的大地,肃穆宁静,而穿越于林间的猎人和机灵的猎狗、远处冰河上的溜冰者身影以及空中飞翔的小鸟,使沉静的山野充满生机。

画家基本上是采用黑白灰色调的对比塑造自然、人物、空气和光,给人以寒冷且透明的感觉。凡熟悉欧洲地理环境的人都认为,画家所描绘的正是尼德兰地形的特殊风貌及其美丽的容姿。勃鲁盖尔对大自然的深情描绘,使他成为尼德兰民族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创始人。

《盲人的寓言》

 
原图链接 来自堆糖 盲人的寓言

在圣经故事中,耶稣对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瞎眼领路;若使盲人领盲人,二者必皆落入坑中。"尼德兰民间谚语也说:瞎子牵瞎子,一起倒霉。

在《盲人的寓言》中画家为我们描绘这样一幅生动的场面: 6个瞎子互相扶持着,沿着画面的对角线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动,却不知已陷入险境,领头的第一个瞎子已跌入壕沟,紧接着的一个被牵动着失去了平衡,等待其他瞎子的将是同样的命运。画中渗透着画家对尼德兰革命的失望和对人类命运的哲学思考,具有人生和社会的普遍意义。

画家使用的形象语言十分贴切和深刻。一队富有个性和自以为是的瞎子,毫不怀疑的搭肩而行。背景是一派和平宁静的大自然,耸立的教堂,整齐的绿树掩映的农舍,树下的耕牛在静静地食草,一群快活的飞燕绕着教堂嬉戏追逐,世界如此美好,可是盲人一无所见,还是执着地盲目地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只要为首的一个倒下,后面的一群都必将落入坑中,由于他们弄不清究竟是谁之过,也只好互相埋怨了事,这是画家对人类命运发出的一个警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决不能由盲人来引路,否则必遭大难。

有人认为勃鲁盖尔的这幅画是16世纪欧洲绘画的顶峰作品之一。深刻的哲理寓于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中是勃鲁盖尔的艺术特色。他所创造的无论是自然景色还是人物形象,都具有尼德兰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即使是夸张,也没有脱离生活真实这一根本。

《农民的婚礼》

《农民的婚礼》就正面反映了农民平凡而温暖的生活,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为了使图画和农村的简朴气氛相适应,艺术家有意让所有人物的衣着单调一色,明暗大为淡化,甚至将阴影省略。

另外画家构图设色的高超技艺的同样惊人,他以从餐桌一端斜向展现纵深的形式把众人围聚就餐的情景表现得条理清晰,空间效果非常好,是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对角线构图法。墙上仅用一席绿色帘布使得新娘及家主所在位置突出,也使得主题集中,令观赏感到,虽是普通农家的宴席,却洋溢着隆重甚至圣洁的气氛。

《农民的舞蹈》

勃鲁盖尔对农民的形象和生活细节观察入微、描绘如真。他后来虽然离开农村,但常常去农村,他身着农民的服装,带着礼物参加农民的节日庆典,体察各方面的细节,然后再现于自己的画幅中。

《农民的舞蹈》是一幅风俗画,描绘的是一群农民在乡村空地上跳着笨拙的舞蹈。人物形象天真、纯朴、憨厚,性格豪迈、乐观,是一群饱经风霜、受尽压迫的农民肖像画。人物装束富有鲜明民族性特征,画中环境有地方特色,不失为一幅写实的风景画。从农民们使用的生活用品可见静物写实之功力。

《绞刑架下的舞蹈》

 
原图链接 来自凤凰文化 绞刑架下的舞蹈

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活动受到血腥镇压,民族独立的解放运动被迫转入低潮。但是不屈服的尼德兰人民并没有放下武器,他们分散进入海上和森林,用游击战来打击敌人。进入森林的游击队就是尼德兰历史上有名的"森林乞丐"。《绞刑架下的舞蹈》很可能描绘的是这支队伍战斗生活的一个场面。

画面前景中间的山岗上,树立一副被遗弃的绞刑架,这里曾经是西班牙人绞杀起义者的刑场。绞架下方是牺牲者的坟墓。透过这死亡的标志,是一望无际的尼德兰大好河山,美丽的大自然似乎无视人间的苦难沧桑,依然显现她的妩媚诱人。这就是美丽的祖国,人民为她而战。

画家着意描绘这么一个情节:一个游击战士辗转于森林山峦间,突然看到这一绞杀反抗者的绞刑架,他们无视敌人的威胁,而是在它下面即兴歌唱、舞蹈。只有伟大的民族、勇敢的人民才能这样,绞刑架下的跳舞,是尼德兰民间流行的口头语,含义不解自明。画家有意在画面左下角画一个背向观众正在大便的人,这种不雅的情节正是对西班牙人的嘲弄和蔑视。这幅画表现了尼德兰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西班牙统治者残酷屠杀的鄙视与嘲讽。

勃鲁盖尔深知此画的社会影响,在他临终前嘱咐妻子把它毁掉,以免家人遭到不测,由此可见画家作此画的深意了。

家庭生活

1563年,勃鲁盖尔和他第一个老师的女儿马莉结婚后,移居到布鲁塞尔,在那儿一直到大约44岁去世,一共五年多时间,是他的创作的最旺盛时期。

因为他有两个儿子,也都是画家,故后世称他为 "老勃鲁盖尔"。老勃鲁盖尔的晚年,才是他艺术的黄金年代。

作品保存

现在勃鲁盖尔作品的大部分不在本国比利时,而在维也纳,也是由于当时政治体制所限、维也纳美术馆藏有勃鲁盖尔的《巴比伦塔》《运十字架的基督》《雪中猎人》《农民的婚礼》等12幅作品,与此相比,布鲁塞尔皇家美术馆马耶尔·范·戴恩·贝洛古美术馆(安特卫普)虽然所藏作品总计不过10 幅左右,但比利时的勃鲁盖尔作品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这并不是说一个画家的作品,只是在他家乡看来才有重大量着义。但确实勃鲁盖尔的作品,正是因为以比利时为背景来看,所以才十分精彩。有这一想法的并非笔者一人。今天街上我们还能感受到一种类似勃鲁盖尔气质的东西,因为比利时的勃鲁盖尔藏品同维也纳的藏品一样,都有极珍贵的价值。

人物评价

从画面来看,也许人们会觉得勃鲁盖尔的画不如拉丁民族意大利人的画更理想化、更完美,其实,这种不避丑陋直视现实生活本身的艺术观正是他的价值所在,后来意大利的卡拉瓦乔画派,西班牙的"波德戈奈"风,荷兰的哈尔斯伦勃朗,法国的夏尔丹以及19世纪的现实主义美术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彼得·勃鲁盖尔在今日已被公认为佛兰德斯绘画的三大巨匠之一。虽然作品数量只有五十件左右,然而勃鲁盖尔在艺术史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他是17世纪荷兰绘画的开拓者。勃鲁盖尔借着对事物细节之忠实描绘与怪诞幻想之唐突对比,于画中创作出人世的缩影。其深刻的观察,不论是在刻画农民生活的写实作品,抑或表达时代背景的讽刺画作中都一揽无遗。画风古朴而率直,素有"农民画家"的美誉。著名的《冬猎》《农民婚礼》及《盲人的寓言》等杰作,便充分流露出勃鲁盖尔惯有的多样情节安排和文学寓意;构图紧凑且喜以侧面轮廓线描摹,使得画中事物看似简单、理面,却显出极为有力的效果。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