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在莒
勿忘在莒:莒(jǔ) 地,商為姑幕國,春秋時期為莒國,漢代為城陽國,國君為己姓,建國於前1046年,建國君主是茲輿期。
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到莒國避難,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齊桓公、管仲、鮑叔、寧戚相與飲。酒酣,桓公謂鮑叔曰:「何不起為壽?」 鮑叔奉杯而進曰:「使公毋忘出奔在於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縛而在於魯也,使寧戚毋忘其飯牛而居於車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與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 則齊國之社稷幸於不殆矣!」當此時也,桓公可與言極言矣。可與言極言,故可與為霸)。
莒故城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和歷史文化名城。
目錄
地名釋義
莒縣
莒縣位於山東東南部,屬新亞歐大陸橋頭堡日照市,面積1952.4平方公里,人口108萬。莒縣是塊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新生代第四紀中期,莒地就是植物茂盛.哺乳動物蕃生。古人類繁衍的地方。到新石器時代,莒地已形成了以陵陽河大汶口文化遺志為中心的古代文化亞區。莒商為古幕國,春秋時期為莒國,漢代為城陽國,莒故城為莒地區歷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文化名城。
莒文化
陵陽河遺址出土的陶製大口尊上的「圖象文字」證明,早在7000年前,莒地區先民就創造了中國最早的古文字雛形。莒地故城堡 遺址達十幾處之多,古遺址、古墓群已發現1291處;莒州地上地下文物豐富,縣博物館 館藏文物達12000餘件,其中國家級文物200餘件[2]。莒文化經過歷代莒人的發展和沉澱成為獨具特色的史前文化,被公認為是和齊文化魯文化並稱的山東三大文化。
莒國
莒為地名,始自原始社會東夷民族的莒部落。考古發現也證實莒地在新石器時代就建立了大規模的部落王國。夏為莒部落,商屬姑幕國,周為莒子國。歷史文獻有多種記載。據《春秋》隱公二年《正義》載,「譜云:莒嬴姓,少昊之後。周武王封茲輿期於莒。初都計,後徙莒。」少昊為傳說中居住在山東一帶的古老部落首領,其後代一支在山東沿海一帶建立莒部落方國,周武王十三年封茲輿期為莒國國君。郭沫若則認為莒是伯益後裔。所著《中國史稿》中說:「伯益是早期融入華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傳說中伯益的後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14個氏族[3]。
勿忘在莒
成語出處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尤其酒桌上,喝得正在興頭時。可這次,鮑叔牙竟揭了一圈,頭一個就是手握己身政治前途的「頂頭上司」--位列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姜小白:今天赫赫有名了,當年也曾和喪家犬一樣躲在莒國寄人籬下;緊接着,「提醒」公布令上印在自己前邊的管仲:別忘了綁在囚車裡等死時的滋味;最後是排名不分先後的寧戚:趕車餵牛的,記着自己的出身。
此即成語「勿忘在莒」的出處。
成語典故
「勿忘在莒」這個成語,對大陸人來說比較生僻,但對生活在台灣的人們來說可謂耳熟能詳。因為蔣介石自1949年敗退台灣以後,基本以「毋忘在莒」為座右銘,並常以此提醒台灣軍民。「勿忘在莒」成為台灣的一個流行口號。
莒(jǔ),是一春秋時期的一個小國,戰國時歸附齊國,在今山東省莒縣境內。「勿忘在莒」,大體有兩個出處:一出自《呂氏春秋·直諫》:「齊桓公、管仲、鮑叔、寧戚相與飲酒酣,桓公謂鮑叔曰:『何不起為壽?'鮑叔奉杯而進曰:『使公毋忘出奔在於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縛在於魯也,使寧戚毋忘其飯牛而居於車下。'」
這段歷史說的是春秋時代,齊襄公昏庸,齊國內亂,公子齊小白為逃避殺身之禍,於公元前686年夏在鮑叔牙的保護下逃到莒國的姥姥家避難,第二年,齊襄公去世,小白歷經艱險回齊國做了國君,他就是春秋五霸的第一霸主為齊桓公。「在莒」還有另一出處,據《史記》等史料記載,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率五國聯軍伐齊,攻占齊國都城臨淄等七十餘城,惟莒與即墨二城未被攻占,齊愍王出奔莒城,次年被臣下所殺。其子法章在莒被擁立為襄王,率眾保莒以拒樂毅;田單堅守即墨,後來燕軍被田單的火牛陣所破,奪回了七十餘城,襄王守莒而最終復國。在這裡「勿忘在莒」,就是告誡「不要忘記復國」。「勿忘在莒」,在這裡是比喻「不要忘本」。蔣介石所引用「勿忘在莒」,一定是「田單復國」這一歷史典故。
1952年1月,蔣介石到金門島視察,特意給金門守軍題詞:「勿忘在莒」,當時,中國台灣地區國民黨軍駐防金門的司令官胡璉將軍對此心領神會。當年就在金門督造了一座「莒光樓」,樓內有「勿忘在莒」匾額和「莒光」二字,大概是「勿忘在莒」與「光復大陸」的縮寫吧。「莒光樓」已成為觀光景點[5]。
視頻
勿忘在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轉載]莒國文物古跡 ,新浪博客 2014-12-28
- ↑ 歷史文化,莒縣政府門戶網站
- ↑ 歷史沿革,莒縣政府門戶網站
- ↑ 《直諫》原文-出自《呂氏春秋》,文學360 2019-8-3
- ↑ 八一八台灣金門島上「勿忘在莒」的由來,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