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化德縣(生態公園一)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化德縣烏蘭察布市轄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1]中部,市境東北部,地處北緯41°54′-42°16′,東經113°31′-114°46′。北與正鑲白旗、正鑲黃旗接壤;南接商都縣和壩上地區,與河北省的康保縣、張北縣毗鄰。全縣總面積2527平方千米。總人口18萬人(2010年)。轄3個鎮、3個鄉:長順鎮、七號鎮、朝陽鎮、德包圖鄉、公臘胡洞鄉、白音特拉鄉。縣政府駐長順鎮。

是一個典型的高寒乾旱、農牧業生產極不穩定的貧困地區。1994年被列為國家「八七」扶貧攻堅縣,2002年被國務院列為新一輪扶貧開發重點扶持縣。地處烏蘭察布草原東北部,北靠錫林郭勒大草原。屬淺山丘陵荒漠地貌,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1500米。屬中溫帶大陸性高原氣候。年降雨量250毫米-300毫米,無霜期100天之內。礦藏主要有螢石、墨玉、硅藻土。集通鐵路,105、208、304省道公路過境。

目錄

歷史沿革

清屬察哈爾正黃旗牧地。1934年設化德設治局,1936年偽蒙疆政府更名德化市,1937年改為德化縣。1946年改稱新民縣,1949年改化德縣。1960年化德、廂黃旗合併為上都廂黃旗,1963年復置化德縣,屬錫林郭勒盟,1970年改屬烏蘭察布盟。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化德縣總人口129161人,其中:城關鎮36483人,七號鎮10307人,朝陽鎮11121人,達蓋灘鄉6418人,六十頃鄉8742人,六支箭鄉7577人,白音特拉鄉7469人,土城子鄉5718人,白土卜子鄉9812人,德包圖鄉7232人,德善鄉8334人,公臘胡洞鄉6593人,二道河鄉3355人。

2001年,全縣轄3個鎮、7個鄉:長順鎮、七號鎮、朝陽鎮、六十頃鄉、六支箭鄉、白音特拉鄉、白土卜子鄉、德包圖鄉、德善鄉、公臘胡洞鄉。

2006年,撤銷德善鄉、白土卜子鄉、白音特拉鄉,將德善鄉的6個村(德善、向陽、三道溝、德義、刀拉胡洞、德勝)、白土卜子鄉的2個村(和平、昔尼烏素)、白音特拉鄉的7個村(民建、永紅、白音特拉、農場、民生、卜拉烏素、興無)、朝陽鎮的2個村(新富、二登圖)、德包圖鄉的2個村(三勝、錄義)併入長順鎮;將白土卜子鄉的7個村(爾力格圖、太平、大恆城、建國、永樂、二道溝、白土卜子)、白音特拉鄉的賽不冷村併入朝陽鎮;撤銷六十頃鄉,將六十頃鄉的6個村(小西溝、新民、色慶溝、十頃地、大西溝、白頭)併入七號鎮;撤銷六支箭鄉,和六十頃鄉的5個村(豐滿、二台、通順、八十頃、南順)、白音特拉鄉的氈毛溝村併入德包圖鄉;將德善鄉的4個村(農建、莫龍圖、和勝、前進)併入公臘胡洞鄉。

2009年,全縣總面積2568平方千米。戶籍人口15.7萬人。轄3鎮2鄉,93個村委會、7個居委會,355個自然村。

2012年恢復白音特拉鄉。調整後,全縣轄3個鎮、3個鄉:長順鎮、七號鎮、朝陽鎮、德包圖鄉、公臘胡洞鄉、白音特拉鄉。

視頻

化德縣 相關視頻

化德縣宣傳片
化德縣愛心送考車隊、為高考助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