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亦稱礦石燃料,是一種碳氫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天然資源。其中原油通過石油化學工業精煉生產得到的產品也稱為石化燃料。化石燃料之間的差異很大,可以從低碳氫比的揮發性物質(如甲烷)、到液態的石油到沒有揮發性的無煙煤。化石燃料的運用使得工業大規模發展,從而替代了歷史上的水車。
當發電的時候,在燃燒化石燃料的過程中會產生能量,從而推動渦輪機產生動力。舊式的發電機是使用蒸汽來推動渦輪機。現時,很多發電站都已採用燃氣渦輪引擎,那是利用燃氣直接來推動渦輪機。
化石燃料仍是目前主要能源來源之一,但是化石燃料屬於耗竭性能源,需要數百萬年才能生成[1],而消耗速度又遠超過生成速度。因此化石燃料的供應量不足會造成能源危機。特別是從石油提煉出來的汽油影響最大。20世紀下半葉就因為石油供應不足而出現三次石油危機。現時,全球正趨向發展可再生能源,這可以幫助增加全球的能源所需。
目錄
面臨現狀
從探明的儲量分析,現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總儲量分別為:
石油 1萬億桶
天然氣 120萬億立方米
煤炭 1萬億噸按照全世界對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計算,這些能源可供人類使用的時間大約還有:
石油 45-50年
天然氣 50-60年
煤炭 200-220年
儘量減少對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消耗,在有可能的情況下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潮汐能),是我們要關心和參與的事情。
環境影響
由於化石燃料是世界一次能源的主要部分,其開採、燃燒耗用等方面的數量都很大,從而對環境的影響也令人關注。
開採過程對環境的影響最典型的是煤炭開採,包括開採對土地的損害、對村莊的損害和對水資源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平均每開採萬噸煤炭塌陷農田0.2公頃,平均每年塌 陷2萬公頃。中國建築物下壓煤超過48億噸,其中村莊下壓煤占2/3。而且,煤碳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環境。
在山東、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蘇五省平原地區,壓煤村莊1100個,居住村民百萬以上。開採造成水資源的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量大面廣,平均每開採1噸原煤需排放2噸污水更嚴重的是,在有些地區,由於水源和江河湖海的嚴重污染,造成居民用水短缺。
化石燃料在利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燃燒時各種氣體與固體廢物和發電時的餘熱所造成的污染。化石燃料時產生的污染 物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全球氣候變化。燃料中的碳轉變為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上升,從而導致溫室效應加劇,改變了全球的氣候,生態平衡失衡。二是熱污染。火電站發電所剩「餘熱」被排出到河流、湖泊、大氣或海洋中,在多數情況下會引起熱污染[2]。例如,這種廢熱水進入水域時,其溫度比水域的溫度平均要高出7~8℃,使生物要離開該水域。
視頻
化石燃料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雷京:明年推介b20生物柴油或列汽車政策,搜狐,2019-05-26
- ↑ 化石燃料對環境的影響,學科網,20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