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医院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医院是一所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这一概念的含义:第一,医疗机构是依法成立的卫生机构。第二,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第三,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1]。我国的医疗机构是由一系列开展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构成的。医院、卫生院[2]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形式,此外,还有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医疗机构[3]。
目录
机构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医院于1996年经卫生部医院等级评审,被定为一级甲等综合医院。2001年成为首批北京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定点编码:08111013)。2009年定为“北京语言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语言大学医院)”两个名称并存的对外综合医疗机构,成为了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社区之一。
目前中心年门诊量已达12万诊次,其中周边居民就医占总门诊量的60%以上,并获得了“首都创建文明活动,规范化服务达标”的标牌。
近年来,学校购入大型医疗诊断设备,使中心的诊治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心现有职工59名,其中医护人员34人,医技人员17,后勤人员8人。博士生1人,硕士生10人,本科23人。先进的进口设备有:全自动生化仪、动态数字化x光机、全导联心电图、进口彩色B型超声、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动态血压仪、非接触眼压计、角膜地形图仪、电脑验光仪、全自动视野计、眼底镜、口腔综合治疗台5台等高尖端设备。
中国医院历史
我国是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之一。远在西汉年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汉武帝刘彻就在各地设置医治场所,配备医生、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4]。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似如今的隔离医院[5]。以上两则史实,均为《汉书》所载。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孝文帝曾在洛阳设“别坊”,供百姓就医用。隋代有“病人坊”,收容麻疯病人。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设有“患坊”,布及长安、洛阳等地,还有悲日院,将理院等机构,收容贫穷的残疾人和乞丐等。
到了宋明年代,医院组织渐趋周密,当时,官方办的医院叫做“安济坊”,私人办的有“养济院”、“寿安院”,慈善机构办的“慈幼局”,分门别类招收和诊疗病人。南宋理宗宝佑年间(公元1253—1258年),有个叫刘震孙的人,在广东建立过一所“寿安院”,“对辟十室”可容10人,男东女西,界限有别,“诊必工,药必良,烹煎责两童”。此外,治好了则资助之使归家,死亡了则予以掩埋[6]。
视频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医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国政府门户网站,2005-08-01
- ↑ 卫生院的真实现状,可能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医脉通,2019-12-04
- ↑ 医疗机构的名称有哪些?医疗机构现状如何?,中研网,2020-02-05
- ↑ 中国医院历史,道客巴巴,2014-03-05
- ↑ 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大洋网,2020-04-27
- ↑ 郑洪专栏:寿安医院, 南都网,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