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關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地處蓮湖區東北部,東至北關正街、龍首北路東段與新城區自強路街道接界,南止護城河青年路街道相接,西止華強路與紅廟坡街道為鄰,北止龍首北路與未央區張家堡街道相連,總面積1.8平方千米。明崇禎九年(1636年)總督孫傳庭建造4個關城,稱為四關。北關主街名北關正街,街道辦事處駐此街,故名。古蹟有唐長安城宮城北牆遺址,為唐初「玄武門之變」發生地。風景名勝有西安城牆的正北門安遠門。截至2020年6月,北關街道下轄11個社區。2011年,北關街道總人口6.06萬人,工業總產值達到2.8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5.5億元,財政總收入23.2億元。[1]

中文名: 北關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

地理位置: 蓮湖區東北部

面 積: 1.8 km²

下轄地區: 11個社區

政府駐地: 北關正街29號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014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6.06萬人(2011年)

目錄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明崇禎九年(1636年)總督孫傳庭建造4個關城,稱為四關。北關主街名北關正街。街道辦事處駐此街,故名。

建置沿革

1949年,屬西安市十一區。

1955年,劃歸蓮湖區,設北關街道。

1958年9月,紅廟坡街道併入。

1959年,紅廟坡街道劃出。

1966年,北關街道更名大寨路公社。

1972年,改稱北關公社。

1978年,復設北關街道。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北關街道轄陽光、自強、北稍門東、北稍門西、龍首西南、龍首東南、龍首西北、龍首東北、安遠9個社區。下設23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北關街道下轄11個社區。辦事處駐北關正街29號。

地理環境

北關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東北部,東至北關正街、龍首北路東段與新城區自強路街道接界,南止護城河與青年路街道相接,西止華強路與紅廟坡街道為鄰,北止龍首北路與未央區張家堡街道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5千米,總面積1.8平方千米。距區人民政府1.8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北關街道總人口6.06萬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3200人。總人口中,男性3。25萬人,占54%;女性2.82萬人,占46%;14歲以下7127人,占11.8%;15—64歲43920人,占72.5%;65歲以上9598人,占15.7%。2011年,北關街道人口出生率2.26‰,人口死亡率1.31‰,人口自然增長率0.9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3666人。

經濟

綜述

北關地處「龍首原」,古稱「龍首山」。建國前,這裡多是「荒、墓、窯(指磚瓦窯)」,是外地難民容身之地,鐵道兩旁棚戶鱗次。1955年開展生產自救,1957年有街辦企業4個,後逐年發展,1975年上交區管企業8個,職工850人,固定資產110萬元。1993年有企業13個,職工1752人,經營總收入3288.7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907萬元,上繳稅金294.6萬元,實現利潤31.06萬元。2002年,生產經營總收益16749萬元,完成地稅收入636萬元,工業增加值192.4萬元。2011年,北關街道財政總收入23.2億元,比上年增長29.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4億元,增值稅0.2億元,企業所得稅45.5萬元,個人所得稅0.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8%、23.5%、27%、21%。人均財政收入19301元,比上年增長19%。

第二產業

2011年,北關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2.8億元,比上年增長16%。2011年,北關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5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1億元,比上年增長19.8%。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北關街道商業網點3個,職工600人。2011年,北關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5.5億元,比上年增長43.7%。截至2011年末,北關街道有郵政網點4個,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6個。

交通運輸

1956年拓寬自強路和振華路,1991年開通龍首北路西段,1992年拓寬北關正街,建成東西南北幹道。9、18、28路公共汽車和隴海鐵路穿越境內,是西銅一級公路起點,是往返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通衢。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北關街道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400人,專任教師23人;小學2所,在校生2500人,專任教師28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700人,專任教師26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700人,專任教師260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北關街道各類藝術表演團體2個,演職人員78人,文化站10個,建築面積35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5個,建築面積120平方米,藏書17000餘冊。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北關街道體育場地2個。100%的城市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8.9%。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北關街道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0個,其中區級醫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9個。執業醫師180餘人,註冊護士420餘人。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2011年,北關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47戶,人數3405人,支出1013.3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248元,比上年增長26%;城市醫療救助735人次,支出84萬元,比上年增長31%;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9人次,支出2萬元,比上年增長153%。社會福利費12萬元,比上年增長19%。新增就業人員1723人,有96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9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6311人。

歷史文化

玄武門

唐太極宮玄武門,始建於隋朝,為大興宮正北門。唐朝建立後,大興宮改建為太極宮,北面開二門,偏西為玄武門(玄武門之變爆發地),偏東為安禮門。玄武門地據龍首原高坡,北臨西內苑,前俯宮城,為控制太極宮的制高點,門上建有樓觀。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日,秦王李世民伏兵於玄武門發動政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迫使高祖李淵交出政權,即「玄武門之變」。嗣後,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為帝,是為唐太宗。唐初諸帝常於此門大射、賜宴與觀百戲。唐中宗神龍三年(707年)八月,太子李重俊欲誅韋後攻入西內,兵圍玄武門樓失敗後,改門名為神武門,樓名為制勝樓。唐僖宗時,爆發黃巢之亂,長安城遭到嚴重破壞。唐末朱全忠拆毀宮室,此後,駐守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對長安城進行了改建、縮建,放棄了廣闊的外郭城宮城,僅僅保留了皇城。改建後的長安城被稱為新城,太極宮玄武門不復存在,遺址位於今北關街道自強西路的寧西賓館停車場內。

視頻

北關街道111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