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元順傳
原文
元順,字子和,任城王元澄之子。年九歲,師事樂安陳豐,初書王羲之《小學篇》數千言,晝夜誦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徹。豐奇之。
起家為給事中。時高肇權重,天下人士望塵拜伏。順曾懷刺詣肇門,門者以其年少,答云:「在坐大有貴客。」不肯為通。順叱之曰:「任城王兒可是賤也?」及見,直往登床,捧手抗禮,王公先達莫不怪懾,而順辭吐傲然,若無所睹。肇謂眾賓曰:「此兒豪氣尚爾,況其父乎!」及去,肇加敬送之。澄聞之大怒,杖之數十。後拜太常少卿,以父憂去職,哭泣歐血,身自負土。時年二十五,便有白髮,世人以為孝思所致。
尋除給事黃門侍郎。時領軍元叉威勢尤盛,凡有遷授,莫不造門謝謁。順拜表而已,曾不詣叉。叉謂順曰:「卿何得聊不見我?」順正色曰天子富於春秋委政宗輔叔父宜以至公為心舉士報國如何賣恩責人私謝豈所望也至於朝論得失,順常鯁言正議,曾不阿旨。由此見憚,出除恆州刺史。順謂叉曰:「北鎮紛紜,方為國梗,請假都督,為國屏捍。」叉心疑難,不欲授以兵官,謂順曰:「此朝廷之事,非我所裁。」順曰:「叔父既殺生由己,自言天曆應在我躬,何得復有朝廷?」叉彌忿憚之。轉齊州刺史。順自負有才,不得居內,每懷郁怏,形於言色。遂縱酒自娛,不親政事。叉解領軍,征為給事黃門侍郎。親友郊迎,賀其得入。順曰:「不患不入,正恐入而復出耳。」俄兼殿中尚書,轉侍中。初,中山王熙起兵討元叉,不果而誅。及靈太后反政,方得改葬。順侍坐西遊園,因奏太后曰:「臣昨往看中山家葬,非唯宗親哀其冤酷,行路士庶見一家十喪,皆為青旒,莫不酸泣。」叉妻時在太后側,順指之曰:「陛下奈何以一妹之故,不伏元叉之罪,使天下懷冤?」太后默然不語。
後為陵戶鮮于康奴所害。家徒四壁,無物斂,止有書數千卷而已。贈尚書令、司徒公,諡曰文烈
譯文
元順,字子和,任城王元澄的兒子。九歲那年,拜樂安人陳豐為老師。最開始他書寫王羲之幾千字的《小學篇》.元順日夜誦讀,十五天以後,全部理解透徹。陳豐認為他是一個奇才。
(元順)初任官職給事中。當時高肇手握大權,天下的士人都拜倒在他的威勢之下。元順曾經帶着名帖到高擘門前,守門人因為元順年紀小,就對他說:「在座的有許多貴客。」不肯替他通報。元順喝斥他們說:「任城王的几子難道是低賤的嗎?」當進見高肇時,元順徑直走上前登上床榻,拱着手和高肇行對等的禮儀,那些王公貴人們無不感到怪異,而元順言談中透着一股傲氣,仿佛誰都不在他的眼裡。高肇對眾賓客們說:「這么小的孩子尚且如此豪氣,更何況他的父親!」當他離開時,高肇特別尊重地禮送他。元澄知道以後大怒,打了他幾十杖。(元順)後被任命為太常少卿,因父親去世而離職,他悲傷痛哭直至吐血,親自背土給父親上墳。當時他只有二十五歲,卻已有了白髮,世人都認為是他的孝心所致。
(元順)不久被任命為黃門侍郎。這時領軍元叉聲威權勢最盛,所有升遷任職的人,無不登門拜謝求見。元順不過送去一份拜表而已,從不去拜見元叉。元叉對元順說:「你為什麼不來拜見我?」元順很嚴肅正經地說:「天子年輕,將朝政大事委託於宗室輔政,叔父應當一心為公,薦舉賢士以報效國家。怎麼可以私賣思惠,要求人家私下向您道謝,這難道是朝廷對您的期望嗎!」至於在朝廷議論各種事情的得失時,元順總是直言正議,卻沒有一點故意奉承的意思。他因此而被(一些人)懼怕,被外放出京任恆州刺史。元順對元又說:「北鎮十分混亂,正是國家的禍患,請讓我代理都督職務,替國家捍衛邊疆。」元叉心中十分懷疑他,又想為難他,不想授給他武官職位,便對元順說:「這是朝廷決定的事情,不是我一人能夠決定的。」
元順說「叔叔既然生殺大權在自已一身。並且自己說天命已在自己手中了,哪裡還有朝廷?」元又聽後更加惱怒和懼恨他。(元順)又改任齊州刺史。元順自負有才幹,卻不能在中樞任職,經常心中鬱悶不樂,這一切都表現在言談舉止上。於是他放縱於飲酒自樂,不親理政事。元叉被免除領軍職務後,朝廷召(元順)回去擔任給事黃門侍郎職務。
親友們到郊外迎接他,祝賀他入中樞任職。元順說:「我不擔心不入中樞,擔心的是進入之後又被外放啊!「不久便兼任殿中尚書,又轉任侍中。起先,中山王元熙起兵討伐元叉,未能成功而自己被誅殺。等到靈太后重新聽政時,才得以用王禮改葬。元順在西遊園侍坐,趁機向靈太后上奏說:「微臣昨天去看中山王家裡的葬禮,不僅皇室宗親都因他受到冤枉而死感到悲哀,就是普通百姓見到一家死了十口人,都為之祭起黑色的招魂幡,人們無不辛酸哭泣。」當時元叉的妻子就坐在靈太后的身邊,元順指着她說:「陛下怎麼能因為一個妹妹的緣故,而不讓元叉服罪,讓天下人心中有冤屈呢?」靈太后沉默着,不說一句話。
後來(元順)被陵戶鮮于康奴殺害。他家窮得只有四堵牆壁,沒有東西可收斂,只有幾千卷書而已。追贈尚書令、司徒公,諡號文烈。[2]
作者簡介
李延壽,唐代史學家,相州(今河南安陽)人。貞觀年間,做過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後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璽郎,兼修國史。李延壽曾參加過官修的《隋書》、《五代史志》(即《經籍志》)、《晉書》及當朝國史的修撰。《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