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吉祥寺

來自 新聞中心網 的圖片

北吉祥寺 位於陵川縣城西15公里禮義鎮西街村。創建於唐大曆五年(770),北宋太平興國、元代至元及明、清各代均屢有修建。寺院建築保存基本完整,主要建築有前殿、中殿、後殿、東西配殿及左右廊廡等。前殿、中殿均為宋代遺構,尤其是中殿,單檐懸山頂,梁架簡潔、建築手法古樸,保留了更多的北宋風格。後殿為明代建築。寺內還存有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至明、清時期碑刻多塊。寺院布局嚴謹,規模較大,是一處保存基本完好且頗具地方風格的古建遺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北吉祥寺 [1]

地理位置 陵川縣城西

建於 唐大曆五年

建築年代 宋至清

簡介

​創建於唐大曆五年(770年),宋太平興國、元至元和明洪武、天順、成化年間及清代均屢有修建。現存建築前殿、中殿為宋代遺構,其餘皆明、清重建。

主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築有前殿、中殿、後殿、東西配殿、左右廊廡等。

前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殿頂舉折平緩,出檐深遠,柱頭斗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補間施隱刻栱。梁架為四椽栿對後乳栿通檐用三柱。殿頂三彩琉璃吻獸,並留有清咸豐九年(1859年)燒造題記。

中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前檐柱頭斗栱五鋪作雙下昂,後檐四鋪作出單抄,補間斗栱為隱刻裝飾。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後乳栿通檐用三柱。殿頂黃綠琉璃剪邊,方心點綴。

後殿為明代建築,面寬五間,進深五椽,單檐懸山頂。兩廂建築構造簡單,均面寬三間,進深四椽,硬山式布灰瓦頂。寺內碑碣數通,記錄了寺史歷史沿革和修建情況。

歷史沿革

北吉祥寺創建於唐大曆五年(770),宋、元、明、清歷代屢有修繕。寺院布局嚴謹,規模較大,是一處保存基本完好且頗具地方風格的古建遺構。原名什柱院,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被重新賜額為"北吉祥院",後代屢有修葺擴建,形成了坐北朝南、集多處不同歷史信息的建築群。現有房屋共66間,總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1996年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介紹

殘存建築一、 前殿建築形制

平面

台基通面闊16.3米,通進深13.52米,前檐高1.08米,後檐高0.75米,順磚壘砌,間隔石蜀柱,周鋪散水。台明之外於前檐明間設踏跺七步、後檐明間設踏跺五步。建築占地面積220.7平方米。殿內外地面方磚淌白細墁。該殿面寬進深各三間,共用木柱14根,其中金柱兩根,周檐柱12根,屬山西地區宋金時期較常見的減柱造格局。各柱頭卷剎和緩,風格統一,頭徑約為底徑的0.8倍。角柱高3.98米,正面側0.04米,側面側0.03米,與宋《營造法式》"隨柱之長,每一尺側一分;若側面,每長一尺即側角八厘"的規定正相吻合。各金柱底設有青石質寶裝蓮瓣式覆盆柱礎一枚,礎盤邊長1.04米見方,盤厚0.31米,其上覆盆高凸0.09米,盆唇高0.01米。與宋《營造法式》卷三中"造柱礎之制,其方倍柱之徑","若造覆盆,每方一尺覆盆高一寸,每覆盆高一寸,盆唇厚一分"的相關規定也基本相符。

梁架

前殿為徹上露明造。橫向看屬六架椽屋四椽栿對後乳栿,通檐用三柱,周檐柱頭之上施闌額和普拍枋。在前後下平槫之間又施四椽栿一道,上置蜀柱承托平梁,平梁之上施侏儒柱、丁華抹頦栱及叉手共同承托脊部。各蜀柱、侏儒柱底部的兩側施合。各槫接縫處均撐以托腳。兩道四椽栿之間置駝峰座斗隔承.縱向看上下平摶均用實拍襻間和替木承托,相臨兩縫梁架之間的蜀柱上端穿順身串,金柱間施聯絡枋,脊槫之下為半栱連身對隱的雙材襻間。前槽兩次間施爬梁,梁頭搭臥在南山柱鋪作之上,梁尾卡扣於上、下四椽栿之間。後槽兩次間各施丁栿一根,其前端與北山柱頭斗栱結構形成耍頭伸至外檐,其尾與金柱斗栱結合一體並與乳栿交構頂托四椽栿尾段;在爬梁與丁栿之上置有蜀柱、合,蜀柱之上托有座斗、系頭栿、平梁等構件,在各系頭栿外側斜戧托腳。兩山出際為1.23米。各轉角處施有大角梁、仔角梁、隱角梁 遞角梁、抹角梁等構件。

斗栱

周檐闌普之上共置12垛五鋪作柱頭斗栱。外轉單抄單下昂重栱計心造,柱頭枋隱刻泥道慢拱,前、後檐耍頭為昂形,兩山耍頭呈螞蚱形,前檐里轉出雙抄托壓跳承四椽伏,後檐里轉昂尾做壓跳承乳栿,耍頭後尾呈挑斡做法挑於下平槫與蜀柱的結點。兩山前槽里轉斗栱出雙抄,頭跳之上施異型拱與上層華栱十字相交,二跳頭上托壓跳及爬梁。後槽里轉斗栱偷心出單抄,托壓跳承丁栿。轉角處泥道栱與華栱出跳相列,兩側瓜子栱與45°角斜出的頭昂相交,兩側令栱與由昂相交。該殿不設補間鋪作,而在一層柱頭枋中央隱刻荷葉墩或菱形墩,上又影刻扶壁令栱,上置三枚散斗隔承。殿內金柱斗栱單抄托頭,明間出重栱,泥道栱伸向次間呈頭狀,其上慢栱與丁栿為連體。斗栱用材寬14厘米,材高21厘米,栔高8.4厘米。折合宋營造尺材寬4.4寸、材高6.6寸、栔高2.64寸。宋《營造法式》卷五中規定"凡構屋之制,皆以材為主。材分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第五等材廣六寸六分,厚四寸四分,殿身小三間或廳堂大三間則用之"。該殿用材恰與之相符。

屋頂

前殿為單檐歇山琉璃剪邊布瓦頂,屋頂總高13.13米,投影面積為361.7平方米,置有九脊十獸,即: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及各脊端的吻獸,皆為黃綠相間的琉璃製品。龍形正吻各由八拼組成,口吞正脊,怒目前視。吻身正背兩面各飾一條雙爪四指飛龍,尾部外曲回卷。

牆體

檐牆厚99厘米,牆體內外表下腳設石地栿一層,其上順砌青條磚至頂,包砌闌額7厘米,無簽尖,牆面無收分,屬清代維修時壘砌。牆內壘土坯與條磚。前後檐明間置板門,前檐次間為直棱窗。

現狀

壓面石嚴重風化,大部分面層剝蝕。地面磚破爛不堪。殿內佛台與金內扇面牆在學校占用期間被拆毀。金柱下的寶裝蓮瓣柱礎存在裂縫、部分蓮瓣被剔鑿掉的現象。前檐台明以外明間的踏跺被後人改成了磚石混合的九級台階。殿身周邊排水系統不暢,經常有積水滯留在台基周圍,不能及時排走,毛細水上侵使台幫磚石嚴重酥鹼風化,並伴生鼓漲變形,最甚處水平鼓凸15厘米。部分柱身出現程度不等的糟朽,最嚴重者通身糟朽,朽深達10厘米,致使柱網呈不規則沉降並伴隨傾閃,柱頭最大沉降值達25厘米,總體沉降趨勢呈由南向北遞增,西北角偏重。

北吉祥寺由於柱網的沉降與傾閃,牽扯構架異動,排架傾閃最大值達22厘米(向西北傾閃的東山排架)。構架中多處構件出現劈裂 、折斷、節點拔榫 、位移等現象。其中明間東縫脊槫接點脫榫的淨水平距達12厘米(榫頭長為23厘米),明間脊槫、前檐明間上平槫、前檐西次間下平槫、後檐明間檐槫、東次間檐槫、西縫乳栿等多處主要構件折斷,檐口整體起伏不平部分坍塌。為防塌頂,後人採取了臨時支撐措施。

柱網與梁架的沉降走閃導致後檐斗栱壓槽枋水平位移14厘米,斗栱傾斜7°,伴隨出現斗材壓扁變形、卯口擠裂、榫頭折斷、斗耳斷落。牽扯挑斡中腰折斷,出現屋面反弓現象。後人在頭昂下部與檐牆之間臨時支頂了斜木支撐。屋面現狀瓦件形制混雜脊飾殘缺不全。正脊僅存兩端鴟吻與中部吞口,垂脊倖存不足1/10,戧脊缺失近乎2/3。屋面瓦件鬆動雜草叢生,嚴重漏雨。正吻高2.06米,東吻上端部北傾18厘米,西吻上端部北傾22厘米。在各吻下腳南緣與垂脊掛尖相依處分別拉開寬17厘米與19厘米的縫口,口內泥背裸露,縫深至望板。檐牆外表下腳的地栿石看面呈現淺表風化酥鹼,牆面有零星裂縫。

自新中國成立後,北吉祥寺曾長期被當地用做教學場所,許多建築的牆體、門窗裝修、室內格局等被改動。前殿前後明間安裝了現代小板門,前檐次間改裝了大玻璃窗。綜觀各部現狀,主要是因木柱無序糟朽引發的柱網不均衡沉降,導致了構架走閃,相關構件位移折損,屋面瓦件鬆散滑坡嚴重漏雨,促使相應部位的構件腐朽,負荷強度銳減。其次,是前人不規範的維修改制及疏於有效管理使損害愈重。由於自然與人為的破壞及年久失修,現狀損毀嚴重。

陵川縣城西15公里的禮義鎮,南北相距2公里,有兩座吉祥寺。由於它相距不遠,又都是根據人們祈求富貴吉祥的心

願命名的,且年代久遠,皆為一方寶剎。南吉祥寺位於禮義鎮平川村,建築宏大,結構完整,形制壯觀。該寺創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原位於平川村南面的宋家川,至宋天聖年間遷移至平川村重建。全寺共分兩進院。中軸線上山門為過道式二層戲樓,兩側有鐘鼓二樓。一進院為過殿,俗名中央殿,面寬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頂,宋代建築。根據碑文記載,縣潞城裡崔氏一家宋時寄居於平川村,年邁乏嗣,自捐資財,創建中央殿三間,由是生貴子崔孚,年十五中狀元,發於宋朝七狀元之首。三大殿均用灰色鋼瓦鋪制,殿頂均有彩色龍吻對峙、彩色琉璃剪邊和琉璃圖案裝飾,色彩斑斕,有富麗堂皇之感。 南、北吉祥寺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