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北城铺乡

北城铺乡位于通渭县城以北16公里处,境内沟壑纵横,梁昴相间、起伏不平。全乡现辖19个行政村,150个村民小组。

4852户,24111人,总土地面积1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964亩,人均4.6亩。2006年底人均纯收入1585元,人均产粮422公斤。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乡上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1]

目录

基层组织建设

乡上从强化党员干部管理为重点,认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在深入调研、征求意见、整理归纳、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员日常教育培训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等六项制度,不断推进全乡党建工作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结合全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更加注重党委中心学习组的学习内容和效果。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学习培训计划,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干部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电化教育作用,大幅度提高了干部素质。乡上成立了党员电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同时对乡党校配备兼职电教干部2名,各村配备兼职电教干部19名,确保了电教活动的有序开展。按照"六有"标准,即有场地、有设备、有人管、有制度、有片库、有记录的要求,建立完善了电教工作制度,乡党校组织党员干部收看电教片达7次之多,各村均在6次左右,通过电教讨论、信息反馈等形式,明显提高了电教质量,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了学有所获。为完善村级班子,建立一支具有战斗力、凝聚力的村级干部队伍,乡上专门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村级班子考察排摸小组,主要对村级班子相对较弱的村进行了考察摸底。调整了工作不力的个别村级班子,提高了班子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创新力。同时,村上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拓宽了集体经济收入渠道。通过转让和承包等形式,在西凡村新办村集体经济2处。其它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经济效益有增长态势。乡上投资46万元,完成了北城、店儿、石关、西凡4村址的重建和改造;王岔、芦鲜2村村址的重建,锦鸡、鹿山等9村村址的改造,已全部投入使用。为了进一步完善了乡党校培训制度,年初配备无线话筒2付,桌凳14付,教学设施得到逐步完善。年内,共开展乡村干部、致富能人参加的培训班6期,及时为村组干部和致富能人提供了信息支持和技术支持。

党风廉政建设

为了彻底解决干部服务意识淡薄、纪律松弛、作风粗暴等工作入手,主要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强化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和培训。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乡上坚持把作风建设与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按照"六要六不要"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站所、进村庄、进家庭、进学校和"四个一"活动的深入开展,采用集中教育、讲党课等形式,增强了政府教育的效果。切实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坚持集体重大财务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做到财务收支严把"三关":即民主理财小组集体会审关,村主任和村支书"双审双签"关,乡农经服务站审核关。充分了发挥民主理财小和群众的监督作用,规范了农村基层干部财务支出行为。坚持"四公开",大力实施"阳光工程"。乡上从支农惠农政策、各类专项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等情况入手,以村务公开为重点,以村集体土地征用、计划生育指标分配、宅基地审批等为主要内容,对扶贫救济款物、梯田筹资款等进行全面公开。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健全了乡、村领导班子义事规则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乡上审时度势,时确要求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主动了解和解决农民群众的合理诉求,认真办理群众来信举报事项,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认真开展群众评议乡机关活动。根据县委办发[2007]30号文件精神,紧密联系机关工作实际,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节约型"六型"机关和"建立长效机制,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营造发展环境,服务建设大局"的要求为目标,制定了《北城铺乡群众评议乡机关活动实施方案》,同时由党委一把手任组长,成立了评议活动领导小组,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和机关工作作风两个层面进行评议。

农业结构调整

乡上在徐石公路、靖天公路沿线规划20000亩洋芋种植带,在西凡、张家两村规划5000亩洋芋良种示范点,通过抓宣传、抓示范、抓良种、抓技术等具体措施,引导农民种植洋芋。全乡共种植洋芋4.621万亩,人均达到2亩,其中机播面积500亩。从06年11月开始,全乡共投入劳力800余人,沿徐石公路全面开展全覆膜玉米种植示范点建设,该示范点共涉及2村12社326户群众。共铺膜2600亩,其中秋覆膜1000亩,顶凌覆膜1000亩,春覆膜600亩。据农技人员预测,采用"双垄沟"全覆膜栽植技术后可产玉米650公斤/亩。该技术已成为全乡农业抗旱的一大亮点。

梯田建设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梯田建设的总体要求,乡党委、乡政府坚持不懈地走以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路子,把梯田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多次召开会议,并实际考察,以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主体,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验收,采取农户自筹,政府以奖代补,农户"一事一议"等方式,乡上决定在2007年新修梯田3500亩,把芦鲜村确定为2007年实现梯田化的村,其余各村按照"村村有点、点点相连、小点连大点、点面结合、全面开花"的原则,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掀起了梯田建设的高潮。

劳务工作

根据县劳动部门提供的劳务信息以及劳务需求单位提供的招工信息,乡劳务站积极宣传、动员、组织输出工作,近几年有组织的输出和乡上提供信息的输出占劳务输出的三分之一以上。仅2007年上半年全乡劳务输出达5000多人次,其中政府组织输出200多人。9月份来政府组织赴疆拾花465人,在具体工作中,乡政府特别是对劳务输出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有关维护劳务工合法权益的法规,维护了劳务工的合法地位和合法收入。成立劳务工作站,由副乡长任站长,确定了两名劳务专干,抓劳务工作,健全了机构,积极有序地引导劳务输出,有了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