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靈鷲紋錦袍
北宋靈鷲紋錦袍身長138厘米,兩袖通長194厘米,袖口寬15厘米,下擺寬81厘米。袍半掩襟,交領,窄袖,後身開禊至高於臀部處,領口、袖口、衣襟外緣羊皮「出鳳」。袍身用料為三枚左向斜紋緯棉,圖案為宋代流行的毬路紋,紋內飾一對靈鷲相背而立,並以花樹裝飾。以龜背、方棋、聯珠紋、小團花裝飾毬路紋相聯四角空白處。
北宋靈鷲紋錦袍是中國出土最完整的織錦袍服,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2013年8月19日,國家文物局將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
目錄
文物歷史
文物特徵
北宋靈鷲紋錦袍身長138厘米,兩袖通長194厘米,袖口寬15厘米,下擺寬81厘米。袍半掩襟,交領,窄袖,後身開禊至高於臀部處,領口、袖口、衣襟外緣羊皮「出鳳」。袍身用料為三枚左向斜紋緯棉,圖案為宋代流行的毬路紋,紋內飾一對靈鷲相背而立,並以花樹裝飾。以龜背、方棋、聯珠紋、小團花裝飾毬路紋相聯四角空白處。球路中飾以兩隻相背而飛的靈鷲鳥,作為主體裝飾,而大小圓環上用連錢紋、聯珠紋、龜背紋等幾何紋進行裝飾。
製作技巧
北宋靈鷲紋錦袍的裝飾圖案以方、圓、菱形、六角、八角形等幾何紋,或單一排列,或相互壓疊、或綜合交錯排列,組成框架結構,進行重複連續的構成。袍里為素絹,現呈駝黃色,袖頭所用花鳥欄杆紋錦是唐代織錦花紋常見圖案。球路紋是從唐代聯珠紋發展演變過來的一種圖案構成樣式,以一個圓為一個單位中心,上下左右和四角配以若干小圓,圓圓相套相連,向四周循環發展,構成四方連續紋樣。幾何紋與寫實紋樣相輔相成,具有一種理性的、秩序的、和諧統一的整體效果。用三枚斜紋組織、兩種經紗、三種色緯織成,其專用紋緯可以根據配色橫紋的需要,採用分段調換色緯的方法,達到色彩豐富的效果。
文物鑑賞
文物價值
北宋靈鷲紋錦袍是中國出土最完整的織錦袍服,不但融合了中西方裝飾藝術特點,而且促進了繪畫的成熟和發展。其裝飾圖案設計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探討宋錦裝飾圖案的創意設計和構成手法及其風格,在藝術設計學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
視頻
北宋靈鷲紋錦袍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0.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文物博函〔2013〕1320號) ,北京市文物局,2018-01-25
- ↑ 中國袍服演變研究 ,豆丁網,201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