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近代建筑
北海近代建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于1869年一1935年间建成。
北海近代建筑为一层或多层砖石木结构或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布置多为方正形,设有回廊、地垅,屋顶多为四坡瓦顶,室内有壁炉,门窗多为券拱形式,是典型的西洋建筑风格。北海近代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可分为教会、办公楼、商务洋行、学校和医疗卫生建筑等五大类型。这些建筑具有采光好、利于防雨和通风防潮的特点,北海传统建筑的建筑形式、工艺技术和本地建筑材料的使用,说明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和相互影响。
2001年06月25日,北海近代建筑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目录
历史沿革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北海被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先后有英国、德国、奥匈帝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美国、比利时等八个国家在北海设立领事馆、教堂、医院、海关、洋行、女修院、育婴堂、学校等一系列机构。在当时城区南面东西长26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修建了一批西洋风格的建筑。
1877,英国在北海租民房设立领事馆。1885年始建英国领事馆办公楼。
1877年4月2日,北海海关成立,海关税务官由外国人担任,故又称洋关。1883年始建北海海关大楼。
1886年,英国差会派遣柯达医生来华创建北海普仁医院和麻风分院,并于同年4月医院动工建设。
1886年,德国在北海设立领事馆机构,于1908年撤出,历时23年。现存的德国领事馆旧址建于1905年。
1887年,法国在北海设立领事馆,从建馆至1950年撤出,历时64年,是外国驻北海时间最长的一个领事馆。法国领事馆办公楼旧址建于1890年,原为一层,有回廊。1973年加建一层。
建筑特点
格局
北海近代建筑为一层或多层砖石木结构或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布置多为方正形,设有回廊、地垅,屋顶多为四坡瓦顶,室内有壁炉,门窗多为券拱形式,具有典型的西洋建筑风格。由于形式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迥异,人们称之为“洋楼”。
特点
北海近代建筑保存完整,类型丰富,数量较多,是中国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近代西式建筑群之一。这些建筑具有采光好、利于防雨和通风防潮的特点,采用典型的西洋式建筑风格和装饰手法[2]。
视频
北海近代建筑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遇见广西古建筑群,等于遇见一场怀旧的旅行 ,知乎专栏,2019-10-8
- ↑ 老北海记忆:北海最华美的老建筑,惊艳了时光! ,搜狐,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