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元宏
人物生平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又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即位时仅5岁,改年号为延兴。
由于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即位时年纪太小,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响。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他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改革”。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享年33岁,谥号孝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然而孝文帝去世以后仅仅过了25年,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反汉化运动六镇起义。
人物轶事
少年垂拱
北魏皇兴元年八月戊申日(农历八月二十九日,467年10月13日),拓跋宏生于当时北魏的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紫宫 。是献文帝拓跋弘之长子,母亲李夫人,中山大族李惠之女。拓跋宏未生之时,献文帝的嫡母冯太后临朝,献文帝皆听命于母后;拓跋宏降生之后,冯太后才归政,并亲自抚养皇长子宏。
皇兴三年(469年)六月辛未日,年仅三岁的皇长子拓跋宏被立为皇太子 。皇兴五年(471年)八月丙午日,受父禅即帝位,改年号为延兴 。由于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一手抚养成人。
孝文帝初即位,太上皇拓跋弘仍然总揽朝政。当时,北魏连年水旱,租调繁重,官吏贪暴,百姓流离,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断。延兴元年(471年)九月,青州高阳民封辩聚众千余人,自称齐王。十月,沃野、统万二镇敕勒族叛魏,朔方民曹平原率众攻破石楼堡,杀军将;十一月,司马小君起兵于平陵。延兴二年(472年)二月至三月,东部敕勒与连川敕勒相继谋叛,北入柔然;七月,光州民孙晏、河西民费也头聚众反。延兴三年(473年)二月,北魏朝廷发布诏令,规定凡县令能肃清一县“劫盗”的,兼治二县,同时享受二县令的待遇;能肃清二县“劫盗”的,兼治三县,三年后升迁为郡太守。二千石官吏也是这样,三年后升迁为刺史。太上皇拓跋弘揽政数年,还先后采取了一些奖励廉吏、严惩贪污、减轻租赋、劝课农桑等相应措施,但都收效不大,局面一直没有多大改变。据统计,仅从孝文帝即位的延兴元年至太和四年(471—480年)的十年之中,有史可考的各地暴动、反叛事件就达二十几起之多,北魏政局处于严重动荡之中[2]。
承明元年(476年)六月,拓跋宏刚满十岁时,太上皇拓跋弘被其嫡祖母冯太后毒死,冯太后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二次临朝称制,改年号为太和。拓跋宏在位初期,嫡祖母冯太后以他的名义颁布措施。冯太后足智多谋,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才能,自太和元年(477年)以后,开始在社会风俗、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有意识地进行汉化。太和七年(483年)十二月,她下令禁绝“一族之婚,同姓之娶”,从婚姻上改革鲜卑旧俗,太和八年(484年)六月,下诏班制俸禄;太和九年(485年)、十年(486年),冯太后又以拓跋宏的名义亲自主持颁行了重要的均田制和三长制,给北魏社会带来重大的变化。孝文帝拓跋宏自幼在冯太后的抚育、培养下长大成人,对祖母十分孝敬,性又谨慎,自太后临朝专政,他很少参决朝政,事无大小,都要禀承冯太后旨意。
独揽大政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拓跋宏年满二十三岁,在冯太后的长期严格教育和直接影响下,他不但精通儒家经义、史传百家而才藻富赡,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增长了实际才干,这些都为后来的改革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年九月,冯太后病逝。孝文帝哀伤至极,大哭三日。他痛哭失声地对臣下说:“朕自幼承蒙太后抚育,慈严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无不谆谆教诲。[1] ”又在诏书中说:“朕幼年即帝位,仰恃太后安缉全国。朕的祖宗只专意武略,未修文教,又是她老人家教导朕学习古道。一想起太后的功德,朕怎能不哀慕崩摧?内外大臣,谁又不哽咽悲切?”从此以后,孝文帝独自挑起了改革的重担。太和十四年(490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孝文帝继承太后遗志,重用汉族士人,在各方面进一步实施改革,全盘推行汉化。他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作明堂、建太庙、正祀典、迎春东郊、亲耕藉田,祭祀舜、禹、周公、孔子,养国老、庶老,允许群臣守三年之丧。
太和十五年(491年)十一月,他仿照汉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他在考课诏中规定:“二千石官吏考在上上的,试充四品将军,赐乘黄马一匹;考在中上的,委任五品将军;考在上下的赐给衣服一套。”同年冬天,设太乐官,议定雅乐,除去郑、卫之音;命中书监高闾与乐官讨论古乐,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律。太和十六年(492年)正月,颁布五品诏,诏令规定:宗室远属不是太祖拓跋珪子孙和异姓封任的都降为公,公降为侯,侯降为伯,子、男不变。名称虽易,但品秩如前,公为第一品,侯第二品,伯第三品,子第四品,男第五品。又命令群臣议五行之次,采纳秘书丞李彪等人的建议,以为晋承曹魏为金德,北魏应承晋为水德。四月,颁布新律令,废除了北魏初年残酷的车裂、腰斩,改为枭首、斩首和绞刑三等,把夷五族、夷三族等酷刑加以降等,夷五族降止同祖,夷三族降止一门,门诛降止本身。
南迁洛都
孝文帝拓跋宏亲政后,首先整顿吏治,颁布俸禄制,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孝文帝推行汉化最重要的措施是迁都洛阳。北魏长期都于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偏北的地理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为保证迁都顺利进行,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太和十七年(493年)五月,他召集百官,宣称要大举伐南朝齐,计划在南伐途中造成迁都的既成事实。在朝会上,任城王拓跋澄站出来反对,退朝后,他立即召见任城王澄,屏退左右,单独与澄计议说:“这次举动,的确不易。但国家兴自塞外,徙居平城,这里是用武之地,不能实行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实在难啊!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朕想趁此南伐大举而迁居中原,不知任城王意下如何?”拓跋澄被提醒,立即表示赞同。六月,即刻下令修造河桥,以备大军渡河;并亲自讲武,命尚书李冲负责武选,选择才勇之士。七月,立皇长子拓跋恂为太子,发布文告,移书齐境,声称南伐;下诏在扬、徐二州征集民丁、召募军队;又使广陵王拓跋羽持节安抚北方六镇,调发精骑。至此,准备基本就绪。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孝文帝拜辞冯太后永固陵,率领群从百官,步骑百余万从平城出发南伐。命太尉拓跋丕与广陵王拓跋羽留守平城,以河南王拓跋干为车骑大将军,负责关右一带的军事,与司空穆亮、安南将军卢渊、平南将军薛胤等共同镇守关中。 临行之际,太尉拓跋丕奏请以宫人相从,孝文帝厉声斥责说:“临戎不谈内事,不得妄请。”大军列队出城,一路之上,阵容整齐,浩浩荡荡,所过之处,秋毫无犯,经恒州、肆州,于太和十七年(493年)九月底抵达洛阳。时值深秋,阴雨连绵,大军就地休息待命。当时许多鲜卑大臣虽不愿内迁,但更畏惧南伐,故只得相从,不敢再提出异议,遂定迁都大计。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正式宣布迁都洛阳。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迁洛之后,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革俗汉化 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二月二日,孝文帝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人民一律改穿汉人服装,朝廷百官改着汉族官吏朝服。几天后,又下诏免除迁户三年的租赋,鼓励他们在政府新授给的土地上耕种;他们中的许多人还被选为羽林、虎贲,充当禁卫军。恰在这时,萧道成的侄子萧鸾杀海陵王萧昭文,篡位自立,称明帝。消息传来,孝文帝怒斥萧鸾不忠不义,遂以此为借口,兴师问罪。他先派行征南将军薛真度向襄阳,大将军刘昶向义阳,徐州刺史拓跋衍向锺离,平南将军刘藻向南郑,分四路大举伐齐。十二月底,又亲率大军三十万南伐,渡淮河直抵寿阳。由于寿阳防守严密,魏军不能攻下,只好放弃寿阳沿淮河东攻锺离。次年三月,孝文帝被迫撤兵。
太和十九年(495年)五月下旬,孝文帝从前线回到洛阳,不顾鞍马劳顿,又立即召集群臣,商议禁绝胡语。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当月,孝文帝又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全都成为河南郡洛阳县人。孝文帝又依据古代《周礼》中的制度,下诏去长尺,废大斗,改重秤,颁行全国。太和十九年(495年)八月,洛阳金墉宫建成,诏令在洛阳城内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小学。九月,新都营缮工程初步告竣,平城六宫、文武全部迁到了洛阳。
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在诏令中说:“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奚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不再重复奇僻,与汉姓完全相同,鲜卑族在汉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弟聘室,命长弟咸阳王元禧聘故颍川太守陕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元干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乐女,次弟广阳王元羽聘骠骑谘议参军荥阳郑平城女,次弟颍川王元雍聘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元勰聘廷尉卿陕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元祥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六个王妃中,除代郡穆明乐女出于鲜卑八大贵族之一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孝文帝还采用魏晋的门第等级制度,在鲜卑贵族中分姓定族,根据姓族等级高低分别授以不同的官位、给予不同的特权。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中兴”。
平定反叛
太和二十年(496年)八月,孝文帝巡幸嵩岳,皇太子元恂留守金墉城。元恂素不好学,体又肥大,最怕洛阳的炎热天气,每每追乐旧都,常思北归;又不愿说汉语、穿汉服,对所赐汉族衣冠尽皆撕毁,仍旧解发为编发左衽,顽固保持鲜卑旧俗。中庶子高道悦多次苦言相劝,他不但毫无悔改之意,反而怀恨在心。孝文帝出巡给了他可乘之机,遂与左右合谋,秘密选取宫中御马三千匹,阴谋出奔平城,并亲手杀死高道悦于宫禁之中。事发后,领军元俨派兵严密防遏各宫门,阻止了事态的发展。第二天清晨,尚书陆琇驰马奏报,孝文帝闻讯大惊,中途急急折返洛阳,当即引见元恂,怒不可遏,列举其罪,亲加杖责,又令咸阳王元禧等人代替自己打了元恂一百多杖,直打得皮开肉绽,才拖出门外,囚禁于城西别馆。十月,孝文帝在清徽堂引见群臣,议废太子恂。十二月,废元恂为庶人,囚禁于河阳无鼻城。次年四月,孝文帝巡幸长安,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告发元恂又与左右谋反。孝文帝得报,急派咸阳王禧与中书侍郎邢峦率人带着毒酒赶赴河阳,逼令元恂自尽,时年十五岁。[4]
元恂被废的当月,恒州刺史穆泰、定州刺史陆睿相互合谋,暗中勾结镇北大将军元思誉、安乐侯元隆、抚冥镇将鲁郡侯元业、骁骑将军元超及阳平侯贺头、射声校尉元乐平、前彭城镇将元拔、代郡太守元珍等人,阴谋推举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为首领,起兵叛乱。元思誉,汝阴王元天赐之子,景穆太子之孙;元业,平阳公元丕之弟;元隆、元超皆为元丕之子。这些人大都是鲜卑旧贵及其后裔,他们不满意孝文帝亲任中原儒士,他们对于迁都变俗、改官制服、禁绝旧语都抱着反对的态度。元丕甚至公然在盛大的朝会上独穿鲜卑旧服而毫无顾忌,孝文帝看他年老体衰,也不强责。迁洛之初,元隆、元超还曾企图劫持太子元恂留居平城,起兵割据雁门关以北的恒、朔二州,阴谋虽未得逞,但叛逆之心不死,这次又与穆泰等人酝酿更大的叛乱。
元颐佯装许诺,以稳住穆泰等人,暗中将叛乱阴谋密报朝廷。时任城王元澄卧病在床,孝文帝立即召见他。元澄受命,倍道兼行,经雁门往北直趋平城(恒州治所)。先遣侍御史李焕单骑入城,出其不意,晓谕穆泰同党,示以祸福,叛党顷刻瓦解。穆泰无计可施,仓促率麾下数百人攻焕,不克,败走城西,束手就擒。元澄穷治穆泰同党,收陆睿等百余人下狱,民间帖然;并将平叛始末写成奏章上报朝廷。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正月,立皇子元恪为太子。叛乱平息后,孝文帝以鲜卑旧贵和北方各少数族酋长不堪暑热,允许他们秋居洛阳,春还部落,当时人称他们为“雁臣”。
御驾南伐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六月,孝文帝一行渡渭水入黄河,东还洛阳。返京后的第三天,即下令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卒二十万,准备再次大举南伐。经过一番准备,八月,孝文帝率六军从洛阳出发,使任城王元澄与仆射李冲、御史中尉李彪等人留守京城,命皇弟彭城王勰暂领中军大将军。孝文帝引兵直趋襄阳,彭城王元勰等三十六军前后相继,众号百万,吹唇拂地。兵至赭阳,留诸将攻取,自率兵南下奔袭宛城,当晚攻克外城。房伯玉率众坚守,魏军不能取胜。孝文帝留咸阳王元禧等人攻南阳,自引兵至新野,又遭到齐新野太守刘思忌的顽强抵抗,直到十月,仍然不能攻下。齐明帝急派大将崔慧景率步骑二万余人增援襄阳。
十一月,南齐韩秀芳等十五将投降北魏,魏兵才在沔水以北取得一次胜利。战争相持到第二年三月,北魏终于攻占了雍州的南阳、新野、南乡等郡,刘思忌被杀,房伯玉被迫出降。继而大败崔慧景、萧衍于邓城,斩首、俘获二万余人。孝文帝乘胜率众十万围攻樊城,齐雍州刺史曹虎闭门自守。但涡阳一战,魏军失败,一万多人被杀,三千多人被俘,军资器械财物损失上千万。北魏急调步骑十余万往援涡阳,才迫使齐军撤退。九月,孝文帝得知齐明帝死讯,乃下诏称说“礼不伐丧”,引兵而还。归途中,身患重病,十多天不能引见侍臣,经过急救,方才转危为安。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一月,孝文帝风尘仆仆地回到洛阳,尽管病魔缠身,但还是坚持上朝理事。南齐为了夺回雍州所失各郡,派太尉陈显达督率平北将军崔慧景军四万击魏,屡破魏将元英,围攻襄阳以北三百里的马圈城达四十余日,城中粮食断绝,将士以死人肉和树皮充饥,魏兵被迫突围,死伤千余人。陈显达又派军夺回南乡郡,给北魏造成严重的军事压力。三月初,孝文帝抱病又一次离洛阳御驾亲征,命于烈居守,以右卫将军宋弁相辅助。
晚年病逝 孝文帝自染病以来,彭城王元勰常在身边侍奉医药,昼夜不离左右,饮食必先尝而后进,蓬首垢面,衣不解带,睡不安席。孝文帝久病心烦,易于动怒,侍臣稍有过失,动不动就要诛斩。魏军进至马圈城,与齐军相遇,孝文帝坚持亲自部署指挥战斗。三月底,孝文帝病情恶化,被迫北还,行至谷塘原,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初一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时年三十三岁。
孝文帝驾崩后,彭城王元勰与任城王元澄秘密商议,恐孝文帝逝世的消息外露,南齐陈显达返兵追逼,故秘不发丧;行抵宛城的时候才派遣中书舍人张儒奉诏征太子元恪前来,将孝文帝逝世的消息公诸于众。太子元恪到了鲁阳之后,才为孝文帝举行丧礼,正式即皇帝位,是为宣武帝。五月,宣武帝葬孝文帝于长陵(洛阳湹水以西),庙号高祖。
为政举措
折叠政治 创三长制 太和十年(486年),北魏政府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里、党 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关于三长制的设立,《魏书》提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北魏政府与地方豪强的矛盾,究其根本是经济上的矛盾,焦点是豪强所包藏的众多人口。孝文帝定三长制,既是对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更是国家同地方豪强争夺户口的一次变革。太和十年(486年)“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 ,“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 [5]。
整顿吏治 延兴二年(472年),政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实行俸禄制之前,北魏律对贪污罪分为“枉法”与“义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云:“枉法,谓受赇枉法而出入人罪者。义赃,谓人私情相馈遗,虽非乞取,亦计所受论赃。 ”为严惩贪污,班禄之后孝文帝与文明太后亲自办理一件典型大案,即汝阴王南安王贪污案。 汝阴王、南安王“黩货聚敛”,按惩贪法令应当处以死刑。但他们贵为皇亲,身份特殊,故而孝文帝与文明太后召集大臣讨论“为存亲以毁令,为欲灭亲以明法”。文明太后并不支持大臣们提出的特赦建议。最终两王免于死刑,“削除封爵,以庶人归第,禁锢终身”, 受到比较重的处罚。
颁俸禄制 太和八年(484年),颁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死。次年颁行的均田令中,又规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职高低给一定数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准卖,离职时移交下任。官俸制颁行不久,孝文帝开始推行爵禄制。官、爵是统治阶级两大系统,与北魏官制相比,北魏的授爵更加宽松,战乱时期多向部落贵族、军功贵族授爵。当时爵位仅为一种荣誉,又称为“假爵”,与经济利益无关,因此有滥授现象。 至孝文帝时,要为有爵者班俸,势必清理这些虚封。
俸禄制的推行,初衷是为了解决官吏的收入问题、打击腐败,但在推行过程中并未实现这两个目标。清廉的官员依旧生活清苦,地方官吏收入差距拉大,有爵者与无爵者不仅存在荣誉上的差别,还出现了收入上的差别。贪污问题没有得到根除,反而刺激一些巨贪出现,而镇将的贪污聚敛更是诱发了边疆不安定因素。
考课法 孝文帝改革后,官吏来源的主要渠道是门阀以及与门阀制度相应的选举制度,这种选官方式必然造成一部分官员依靠门资占据官位却缺乏相应的能力。考课制度是对任官制度的调整和补充,本意是通过考绩监督官员的行政行为,并为官员升黜提出参考标准。北魏考课法分为外考法令与内考法令,外考法令是针对地方官的考课法令,内考法令或称内令,是针对中央官的考课法令。
史载:“孝文帝,励精求理,内官通班以上,皆自考核,以为黜陟。 ”内考令的对象是内官通班以上。孝文帝改革之后,考课制度不可避免地与选举制度相衔接,但在实施中也保留了任人取贤的精神。与重视门第的选举制度相比,北朝对官员的评估不是一味地只看门第。孝文帝对官吏的考察十分重视,并且要求严格。三年一次考绩,考察官员对通经的理解,多次考试之后才决定升降与否,以此来显示官吏的能力水平。
改革官制 太和年间,孝文帝议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从品为北魏之首创。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将代北以来的鲜卑贵族定为姓、族,姓为高,族次之,其中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所谓四姓,一说为中原汉族高门崔、卢、李、郑,一说为汉族甲、乙、丙、丁四种郡姓,前者似为确。班定姓族,使鲜卑贵族与汉士族得以进一步结合。
迁都洛阳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中原地区。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行军发生困难。于是决定迁都洛阳。
重视门阀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选举重视门资,高门子弟以此入仕,占据相当数量的职位,他们的子弟又不断以同样的方式起家、升迁,逐渐造成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与此同时,军功贵族和寒门出身的官吏也占有一定比例。如果考课法正常运作,官吏各有升迁与淘汰,那么官僚集团内部尚可以健康循环。但如上文所提到的,考课法的实施逐渐流于形式,官吏无论才能如何大多被评定为不升不降的等级。官僚集团失去活动力,渐渐膨胀,到北魏后期出现官少人多的现象。
折叠经济 颁行均田 太和九年(485年),北魏政府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还规定授土地时对老少残疾鳏寡都给予适当的照顾。
变革税制 延兴五年(475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北魏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
改革租制 太和十年(486年),孝文帝对租调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从事耕织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头的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
军事 平定叛乱
太和二十年(496年)八月,孝文帝巡幸嵩岳,太子元恂留守金墉城。孝文帝出巡给了他可乘之机,遂与左右合谋,秘密选取宫中御马三千匹,阴谋出奔平城,并亲手杀死高道悦于宫禁之中。事发后,领军元俨派兵严密防遏各宫门,阻止了事态的发展。孝文帝闻讯大惊,中途急急折返洛阳,怒不可遏,列举其罪,亲加杖责。后议废太子恂,并逼令元恂自尽,时年十五岁。[4]
元恂被废的当月,恒州刺史穆泰、定州刺史陆睿相互合谋,暗中勾结镇北大将军元思誉、安乐侯元隆、抚冥镇将鲁郡侯元业、骁骑将军元超及阳平侯贺头、射声校尉元乐平、前彭城镇将元拔、代郡太守元珍等人,阴谋推举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为首领,起兵叛乱。
元澄受命,倍道兼行,经雁门往北直趋平城(恒州治所)。先派遣侍御史李焕单骑入城,出其不意,晓谕穆泰的同党,向他们说明利害,叛党顷刻瓦解。穆泰见无计可施,仓促率麾下数百人攻打李焕,失败之后逃到城西,束手就擒。元澄将穆泰同党全部平定,将陆睿等百余人下狱;并将平叛始末写成奏章上报朝廷。[6]
南伐萧齐 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六月,孝文帝下令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卒二十万,准备大举南伐。孝文帝引兵直趋襄阳,彭城王勰等三十六军前后相继,众号百万。兵至赭阳,留诸将攻取,自率兵南下奔袭宛城,当晚攻克外城。房伯玉率众坚守,魏军不能攻克。
孝文帝留咸阳王元禧等人攻南阳,自引兵至新野,又遭到南齐新野太守刘思忌的顽强抵抗,直到十月,仍然不能攻下。齐明帝急派大将崔慧景率步骑二万余人增援襄阳。十一月,南齐韩秀芳等十五将投降北魏,魏兵才在沔水以北取得一次胜利。战争相持到第二年(499年)三月,北魏终于攻占了雍州的南阳、新野、南乡等郡,刘思忌被杀,房伯玉被迫出降。继而大败崔慧景、萧衍于邓城,斩首、俘获二万余人。孝文帝乘胜率众十万围攻樊城,齐雍州刺史曹虎闭门自守。但涡阳一战,魏军失败,一万多人被杀,三千多人被俘,军资器械财物损失上千万。北魏急调步骑十余万往援涡阳,才迫使齐军撤退。九月,孝文帝得知齐明帝死讯,乃下诏称说“礼不伐丧”,引兵而还。归途中,身患重病,十多天不能引见侍臣,经过急救,方才转危为安。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三月初,孝文帝抱病又一次离洛阳御驾亲征,四月初一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 [7]南征之事中途作罢。
外交 对南齐 在南齐永明之后,南北对抗的均势被打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已处于积极进攻的主导地位。其实,往前追溯,自刘宋元嘉年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泰始年间北魏攻占青齐,南朝不断遭受巨大的军事压迫。在此基础上,孝文帝继位之后,便不断加强对南朝的军事攻势,而且表现出日益强烈的统一江南的愿望,其决然迁都洛阳等重大举措则是统一战略的一个环节。当然,对于孝文帝之南征及其统一战略,朝臣之中多有分歧,甚至出现激烈的争议。
在新的南进战略下,北魏利用南朝宋齐易代之机兴兵淮北。魏孝文帝在主政之前,由于受到冯太后的影响,对于征服江南,统一全国,似乎已有成策。其亲政后,进一步明确相关南征战略,并不断亲率大军,发动对南齐的军事攻势,表现出强烈的统一江南的愿望。正是在这一愿望的驱使下,孝文帝亲政后不断谋划对南朝的战争,并决意将都城迁移至洛阳。
对高句丽 至北魏践祚,秉承华夏之主的继承地位,其对周边部族、势力集团的封赏直接继承了既往王朝的传统。对周边民族,北魏展现出拉拢的姿态,试图保持国际影响力,将原有的国际体系继续维持下去。对高句丽的册封就是明显的例证。实际上,这是“羁縻”政策在特殊形势下的变化。取得华夏正统名分最大益处即是可以使得北魏统治者减少在其扩张中遇到的阻力,而在与实力层面相同的对手竞争中赢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孝文帝太和年间,魏丽关系基本理顺。从孝文帝承明元年(476年)六月至太和十八年(493年)十月迁都洛阳,期间十八年之久,双方基本保持了友好往来。北魏力主与东夷诸部建立和平关系,保证东部地带的平稳;高句丽在时任国王高链主持下也朝着与魏交好的方向推进双方关系,致使此时期双边关系一直保持了较为和平稳定的态势。期间,太和十五年(490年),高句丽王高链逝世,而业已亲政北魏的孝文帝特为高链举行了隆重的哀悼大礼。
文化 移风易俗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督使鲜卑族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朝廷上禁鲜卑语,改说汉话;规定鲜卑贵族在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并改他们的籍贯为河南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贵族门阀化,提倡他们与汉族高门通婚等。[8]
洛阳聚集着大量的鲜卑贵族,孝文帝为了推广汉文化,不惜以彻底清除本民族文化为代价,禁止这些鲜卑贵族延续本民族语言、传统、风俗。但孝文帝推行汉化之后不久,在洛阳发现仍有妇女穿民族服装。
儒佛文化 孝文帝改革后,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在洛阳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作为首都,洛阳集中了全国的文化精英。这也是令南朝人感慨“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的缘故。除鲜卑文化、汉文化之外,佛教文化也在洛阳大行其道,使得洛阳文化呈现出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与汉文化相结合的特征。
佛教信仰在洛阳大行其道,与孝文帝大力引入礼教改革北魏风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北魏佛教信仰的一个特征,即儒家思想与宗教观念的融合。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如颜之推,在谈到佛教时充分肯定其宗教义理和社会功能,对批判佛教的言论给以多方面驳斥。吕思勉论说南北朝宗教信仰时,曾提到:“中国人之于佛,流俗虽不免迷信,士大夫之有识者,固多能知其教义。既能知其教义,自知其理与儒、道无二,而建寺、造像等,徒为烦费矣。 ”
家族成员
家世 祖父:文成帝拓跋浚
亲祖母:孝元皇后李氏
嫡祖母:冯太后[9]
父亲:献文帝拓跋弘
母亲:李夫人
兄弟姐妹 二弟元禧,字永寿,封昭仪所生。公元485(太和九年)年封咸阳王,任侍中、中都大官。公元501年(宣武帝景明二年),因谋反出逃,被捕赐死。[10]
三弟元干,字思直,韩贵人所生。太和九年封河南王,后改封赵郡王,历任侍中、吏部尚书、豫州刺史等。他死于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31岁。[10]
四弟元羽,字叔翻,孟椒房所生。太和九年封广陵王,历任侍中、外都大官、大理、廷尉卿等。公元501年(宣武帝景明二年),因淫乱被人殴击而死,32岁。[10]
五弟元雍,字思穆,韩贵人所生。后封高阳王,任侍中。公元527(孝昌三年)于河阴被杀。[10]
六弟元勰,字彦和,潘贵人所生。太和九年封始平王,后改彭城王。公元508年(永平元年)因受构陷被处死。[11]
七弟元详,字季豫,高椒房所生。太和九年封北海王,任侍中、散骑常侍。公元504年(正始元年)被纠废为庶人,暴死。[11]
常山公主
乐浪公主
彭城公主(孝文帝第六妹)
乐安公主[12]
高平公主[13]
后妃 废后冯清,冯太后侄女,冯润妹妹,后被废,被废后到瑶光寺出家为尼。[1]
幽皇后冯润,初入宫为贵人,后出宫养病,再入宫,冯清被废,立为皇后。[1]
昭仪冯氏,冯润之妹,早薨。
贵人高照容,生二皇子元恪,暴病而薨,或说为冯润杀死。谥曰文昭贵人,元恪即位为宣武帝,追尊为文昭皇后。
贵人林氏,生废太子元恂,被杀,追谥为贞皇后,后来被追废庶人。
贵人曹氏
夫人罗氏
夫人李氏,大臣李冲之女。
嫔赵氏
嫔郑氏,父郑羲
嫔郑氏
嫔王氏
嫔崔氏
嫔崔氏
嫔韦氏
嫔卢氏
子女 废太子元恂,生母林贵人。公元493年(太和十七年)七月,立为皇太子,十二月被废,次年四月赐死河阳,年十五。[14]
宣武帝元恪,生母文昭皇后高照容。公元497年(太和二十一年)正月立为皇太子,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即皇帝位于鲁阳,是为宣武帝。在位十六年,公元515年(延昌四年)正月卒,时年三十三,葬于景陵,庙号世宗。[4]
京兆王元愉,生母袁贵人。公元497年(太和二十一)年封京兆王,公元508年(永平元年)八月于冀州起兵谋逆,自称皇帝,兵败被执送京师,途中绝气而死,年二十一。[14]
清河文献王元怿,生母罗夫人。公元497年(太和二十一年)封清河王。公元520年(正光元年)七月,元叉与宦官刘腾逼迫明帝,幽闭灵太后,囚禁元怿,诬怿罪状,遂害之,时年三十四。[14]
广平文穆王元怀,生母文昭皇后高照容。封广平王。史籍缺载,事迹不详。
汝南文宣王元悦,生母罗夫人。孝武帝初年,遭忌被杀。
殇王元恌,生母郑充华。早夭。
兰陵公主,次女,嫁刘辉
淮阳公主,四女,嫁乙弗瑗
长乐公主元瑛,生母高照容,嫁高猛
华阳公主,嫁司马朏
西河公主,嫁薛洪祚
顺阳公主,嫁冯穆
始平公主,嫁穆平城
济南公主,嫁卢道虔
义阳公主,母赵充华(嫔),嫁卢仲训
高平公主,嫁高肇[1]
后嗣分布 魏孝文帝拓拔宏的后代,分为拓、元、袁三支。拓氏一脉多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一带;元氏一脉人数较少,湖南临湘及江西抚州一带均有后人存在;袁氏一脉在湖北、四川有分布(字派有"德、光、基、庭、邦"者即是)。
人物评价
总评 孝文帝一生勤学,喜好读书,手不释卷。性又聪慧,精通五经,博涉史传。善谈《庄子》、《老子》,尤其通晓佛教义理。舆车之中,戎马之上,都不忘讲经论道。博学多才,擅长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占,侍臣笔录,不改一字,辞旨可观。自太和十年以后,诏令、策书皆亲手拟写;至于议定礼仪律令,润饰辞旨,刊定轻重,也都亲自下笔。其他文章,不下百余篇。爱惜人才,亲贤任能,刘芳、李彪诸人以经书见知,崔光、刑峦之徒以文史显达;对有才能的大臣十分器重,不吝爵赏,如对江瞻、李冲、穆亮、王肃、高闾、宋弁等都一一予以重用,他们在制礼作乐、改革旧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亲政以后,日理万机,不辞辛劳,勤于为政。操劳于朝堂之中,奔波于疆场之上,十几年如一日。祭天地、五郊,祀宗庙,常必躬临,不以寒暑为倦。尚书奏案,多自审阅;百官大小,无不留心,务于周洽。他常说:"人君怕的是不能处心公平,推诚待人。能做到这两点,则胡、越之人都可以变得如亲兄弟。"虚心讷谏,从善如流。他常对史官说:"直书时事,无隐国恶。人君作威作福,史官又不写,将何以有所畏惧。"一直倡导和鼓励大家直言进谏,强调"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对敢于批评进谏的官吏礼遇有加。如大臣李冏"性鲠烈,敢直言,常面折高祖,高祖常加优礼。"而用法严谨,虽王公、贵戚、大臣也从不宽贷;然不计小过,宽以待人。左右进食,曾于食中得虫,又进汤误伤帝手,都是一笑了之。爱惜民力,生活俭朴。每次外出巡游及用兵,有关官吏奏请修筑道路,孝文帝说:"粗修桥梁,能通车马就行了,不要除草、铲得过平。"在淮南行军,如在境内,禁止士卒踏伤粟稻,有时砍伐百姓树木以供军用,也要留下绢布偿还。宫室非不得已不修,衣服破旧了,洗补以后又重新穿上,所用鞍勒仅铁木而已[3]。
历代评价 《魏书》评价孝文帝:"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壤经世,咸以威武为业,文教之事,所未遑也。高祖幼承洪绪,早著睿圣之风。时以文明摄事,优游恭己,玄览独得,著自不言,神契所标,固以符于冥化。及躬总大政,一日万机,十许年间,曾不暇给;殊途同归,百虑一致。至夫生民所难行,人伦之高迹,虽尊居黄屋,尽蹈之矣。若乃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视下如伤,役己利物,亦无得而称之。其经纬天地,岂虚谥也!"
唐代名臣虞世南在《论略》评价孝文帝:"后魏代居朔野,声教之所不及,且其习夫土俗,遵彼要荒,孝文卓尔不群,迁都山解辫发而袭冕旒,祛毡裘而被龙衮,衣冠号令,华夏同风,自非命代之才,岂能至此?比夫武灵胡服,不亦优乎!然经国之道有馀,防闲之礼不足,臣主俱失,斯风遂远。若其威仪技艺,鲁庄公之匹也,亏损盛德,吁可惜哉!"
轶事典故
开导元澄 太和十七年(493年)五月,孝文帝在首都平城的明堂举行了斋戒,召集群臣,将要占卜决定是否要出师征伐南朝。太常卿王谌主持卜卦,他仔细观察龟版上的纹线,确定属于革卦。孝文帝一听,立即引述革卦的彖辞说:“‘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真是再吉利也没有了。”群臣知道孝文帝已打定主意,谁也不敢说话,唯有尚书、任城王拓跋澄说:“陛下继承先皇遗业,统治中原,这次出兵征伐尚未归服的小邦,可是得到的却是商汤、周武王革命的卦象,恐怕不能算大吉吧。”孝文帝厉声责问任城王澄,这场隆重的仪式就草草结束了 。
孝文帝的真意当然不是南伐,他知道任城王已看破自己的心思,回宫后立即召见,并说:“在明堂上怕人多嘴杂,坏了我的大事,所以假装发怒,吓住文武百官,你大概明白。现在我们再认真讨论一下革卦。”接着屏退左右,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这次的行动实在很难,但平城是用武之地,不是实施文治的地方,要在这里移风易俗,是毫无办法的,我想乘机迁都中原,你以为如何?”拓跋澄这才恍然大悟。十天后,孝文帝在他嫡祖母冯太后的永固陵前举行了告别仪式,就从平城出发,率领三十万大军浩荡南下 。
赐死太子 孝文帝的第一位皇太子元恂,出生于历经改革时期的背景下,在冯太后权倾朝野的十五年里,对元恂十分的溺爱。元恂自幼因冯太后的溺爱,养成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厌烦学习与教习的性格。再加上孝文帝监管时期,对元恂极为严格要求,但开导不足,这一反差让元恂一度产生了逆反心理。孝文帝对他已经略感失望,父子关系有些隔阂 。
元恂长得壮硕无比,厌书籍,因常年居于北方,所以很不习惯洛阳地区湿热无比的天气,经常想着能够回南方。有次孝文帝出巡嵩山,元恂留守在金庸城内,与侍从密谋,亲手杀死了侍从官高道悦。后被尚书快马加鞭传信报给前在嵩山的孝文帝,孝文帝闻后十分震怒,但又对此皇太子感到惋惜和痛心。下令封锁消息,嵩山之行之后,回京召来元恂,痛斥元恂的罪行,甚至还与王宗贵族亲手惩罚元恂,杖责一百。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受奸人李彪给孝文帝告发,元恂仍有谋反之心,被刺赐死河阳,平常入葬 。
后妃出轨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一直忙于南征,经常不在皇宫,孝文帝的第二任皇后冯妙莲实在受不了。冯妙莲在家养病时,一个医生叫高菩萨帮她治疗过,互有好感。她又想起了这个男人,让心腹把他悄悄带进宫,谎称宦官,从此两人寻欢作乐。孝文帝一直蒙在鼓里,偶尔回来一次,还册封她为皇后,然后又带兵上前线了 。
后来彭城公主告发了冯妙莲淫乱后宫的事。孝文帝正在病中,一听如五雷轰顶、天旋地转,派人回洛阳悄悄调查。孝文帝身体本来就差,经此重击,更加虚弱。孝文帝杀了高菩萨等人,但只和冯妙莲分居,没有废黜她 。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带病南征,在军中突然病倒。他自知不免一死,对两个弟弟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交代了后事,又嘱托说:皇后不守妇道,我死以后,她恐怕会干预朝政,你们去让她自尽,找个其他地方,以皇后之礼安葬吧。孝文帝病逝后,北海王元详带着白整来到冯妙莲的住处,送上了一杯酒,冯妙莲饮后身亡,谥号幽皇后 。
后世纪念
魏孝文帝长陵位于洛阳城西北约15公里处孟津县朝阳镇官庄村邙山之颠。此处存大小冢各一,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长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长110米。两冢相距约100米,当地俗称"大小冢"。分别为高祖孝文帝长陵和文昭皇太后之陵。[15]
史籍记载
《魏书·帝纪第七·高祖纪上》[16] 《魏书·帝纪第七·高祖纪下》 《北史·魏本纪第三·高祖本纪》
参考资料:
《魏书·卷十三 列传第一 皇后列传》 . 国学导航 . [2016-12-15] 2. 刘登峰 - 从民族学的角度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 1998. 3. 拓跋宏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 网易 . [2016-12-15] 4. 《北史 魏本纪第四·宣武帝》 . 国学网 . [2017-9-4] 5. 《魏书·帝纪第七·高祖纪下》 . 国学导航 . [2017-9-4] 6. 铁腕平叛力保改革前行 . 凤凰网 . [2017-9-4] 7. 南征途中,孝文帝英年早逝大业未竟 . 新浪网 . [2017-9-4] 8. 从北魏孝文帝改汉姓谈起 . 人民网 . [2017-9-4] 9.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后的女人:守寡也不安分的冯太后 . 凤凰网 . [2017-9-4] 10. 《魏书·列传第九上·献文六王》 . 国学导航 . [2017-9-4] 11. 《魏书·列传第九下·献文六王》 . 国学导航 . [2017-9-4] 12. 《魏书·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 . 国学导航 . [2017-9-4] 13. 《魏书·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下》 . 国学导航 . [2017-9-4] 14.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孝文五王 . 国学导航 . [2017-9-4] 15. 魏孝文帝陵 . 孟津县人民政府 . [2017-9-4] 16. 卷七上 帝纪第七◎高祖纪上 . 国学导航 . [20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