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 《十五贯》是清初戏曲作家朱㿥(即朱素臣)的传奇作品。剧本根据《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写熊氏兄弟各遭冤案,双双被判死刑。监斩前夜,苏州知府况钟梦见有两只熊前来向他乞哀,于是上奏请求复审,平反了冤案。
- 此剧揭露批判了主观臆断和循规蹈矩的官僚作风,歌颂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剧本情节曲折紧凑,采用了双生旦结构,这有利于增强故事的传奇性,能更好地实现戏曲出与出之间的反接,在充分利用演员资源、增加演出收入等方面显示其优长。此剧后来被多次改编,至今仍是常演的戏曲剧目。
- 故事收录于明末馮夢龍《醒世恆言》的“十五貫戲言成巧禍”,被清代劇作家朱素臣改编为傳奇《雙熊夢》,後來被多番改編為京劇、秦腔、粵劇、潮劇及歌仔戲的劇目。
- 因為崑劇《十五貫》的首次演出轟動了全國,所以重振了崑劇的地位。[1]
剧情
- 馮夢龍所記,原是一個宋代的悲劇,強盜殺人,搶奪了銅錢十五貫,而官吏昏昧不明,造成冤獄,錯殺了兩個好人。經過劇作家的改編,已有較喜樂的結尾。
- 屠夫尤葫蘆從皋橋親戚家借得銅錢十五貫,卻無聊惡作劇,哄騙繼女蘇戌娟說是她的賣身錢,以如此少的價格將蘇賣給別人當婢女,蘇認為受辱,於是深夜私逃投親。婁阿鼠闖入尤家偷了十五貫銅錢,並用肉斧殺尤滅口。鄰人發現後就一面報官,一面追趕凶手。另一方面,客商陶復朱的伙計熊友蘭,帶十五貫錢往常州替哥哥熊友蕙交付被誤會的十五貫,遇到蘇戌娟問路,二人順路,因此同行。鄰人與差役見二人同行,又見十五貫,疑其為凶手,婁阿鼠乘機誣陷,於是二人被押送無錫縣衙門。無錫知縣郭於執(一作「過於執」,皆假名,指「過於執著」)判蘇、熊二人死刑。
- 常州知府莫愚和應天巡撫周忱皆輕信知縣(史實上莫愚、周忱真有其人,都是以聰明廉潔著稱)。吳郡太守況鍾在城隍廟過夜,卻被城隍爺示夢,認為此案有天大的冤屈,連夜趕往都府,求巡撫周忱緩判,重啟調查。周忱因迂腐而不為所動。況據理力爭後,周無奈,限期十五日內清查回報,否則上奏彈劾。況鍾冒著丟官的風險,親至無錫調查,又改扮私訪,將真凶婁阿鼠捉住,終於案情大白。
历史
- 浙江省《十五貫》整理小組在田漢支援下,由陳靜執筆,根據清代劇作家朱素臣的傳奇《雙熊夢》改編。
- 1956年4月17日,由國風蘇劇團(浙江崑劇團的前身)[2]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首次演出。周傳瑛飾況鐘、王傳淞飾婁阿鼠、朱國梁飾過於執、包傳鐸飾周忱。在北京的四十六場連演,觀眾高達七萬人次,以其高度的藝術性轟動全國,[3],並且得到周恩來與毛澤東讚賞,讓崑劇重新得到欣賞[4]。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報》為此發表《從“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談起》的社論。
- 同年,《十五貫》被攝製成彩色戲曲藝術影片。劇本被收入《戲曲選》第 1卷(1958)與《中國地方戲曲集成·浙江省卷》(1959)。崑劇著名人物周傳瑛、王傳淞也曾於1950年代改編《十五貫》。京劇版的《十五貫》由辜懷群、李寶春改編。[5]
版本
- 朱素臣的原著《十五貫》共分26場:《開場》、《泣別》、《鼠竊》、《得環》、《摧花》、《餌毒》、《陷阱》、《商助》、《竊貫》、《誤拘》、《如詳》、《獄晤》、《夢警》、《阱淚》、《夜訊》、《乞命》、《踏勘》、《廉訪》、《擒奸》、《恩判》、《請罪》……《雙圓》。
- 浙江省《十五貫》整理小組經過多次刪改,剩下來的場次只有9《竊貫》、10《誤拘》、11《如詳》、15《夜訊》、16《乞命》、17《踏勘》、18《廉訪》、20《恩判》。這就成了現今的《鼠禍》、《受嫌》、《被冤》、《判斬》、《見都》、《疑鼠》、《訪鼠》、《審鼠》。
- 秦腔《十五貫》共有十六場。京劇《十五貫》(車王府鈔本)則忠於原著。1956年京劇《十五貫》則有《商贈》、《殺尤》、《橋會》、《審案》、《見都》、《踏勘》、《訪鼠》、《審鼠》八場。
- 河洛歌仔戲《十五貫》共有十場:《夜訪》、《離家》、《鼠禍》、《受嫌》、《被冤》、《判斬》、《見都》、《疑鼠》、《訪鼠》。[6]
結語
- 從故事表面看,崔寧、陳氏被斬真是一個意外的巧禍:一是劉貴醉酒戲言典賣小妾,二是崔寧販蠶絲所得恰恰15貫。這將引發大家何等想像和推測!一旦有了這種不假思索並看似合情合理的推斷,這件人命案的結局就鐵定了。事實上,造成冤案結果的罪魁禍首是刑訊逼供製度。刑訊逼供既易造成濫刑,又增強了老百姓的「懼訟」心態,極有可能造成冤假錯案古往今來,刑訊逼供造成了多少冤案?使多少人屈死?
- 「嚴刑之下,能忍痛者不吐實,不能忍痛者吐不實。」嚴格執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杜絕刑訊逼供的發生,是我們必須堅守的職業力業規範。
相關條目注釋參考文獻外部連結精彩視頻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