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岩石窟
千佛岩石窟 |
中文名: 千佛岩石窟 地理位置: 南京棲霞山棲霞寺東北側 佛像現存: 515尊 佛 龕: 294個 |
千佛岩位於南京棲霞山棲霞寺東北側山崖上,是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十年(484-511年)逐漸開鑿而成。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龕,或七八尊一室。佛像現存515尊,佛龕294個,號稱千佛岩。後來,唐、宋、元、明各代相繼在紗帽峰都有開鑿,連南朝在內,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數丈,小者僅盈尺。
千佛岩石窟是六朝時期南方佛教藝術的珍品,享有「小雲崗」之稱。[1]
目錄
南京棲霞山
據史料考查,南京市棲霞山千佛岩的石窟佛像,較山西省大同市雲崗石窟遲三十一年,但比河南省洛陽市龍門石窟早十七年,故千佛岩被譽為「江南雲岡」名聞中外。而名人石刻始於南朝,其分布相對集中於鳳翔峰,中峰、東峰的諸景點。
千佛岩中「三聖殿」為開鑿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石窟,鑿於南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無量壽佛坐像高達12米。
梁大同元年(504年),又傳佛龕頂上出現佛光,因而齊梁兩朝封建貴族如齊文惠太子、豫章文獻王及臣民以為佛祖顯靈,競相捐資鑿石造像,號稱千佛而得名千佛岩。佛像有坐有立,大有數丈,小僅盈寸,造型精美,與大同、雲岡石窟南北齊名。千佛岩在宋明兩代,曾有修葺和增刻。岩壁上還有宋游九言所書的「古千佛岩棲霞寺」七個楷書大字。
千佛岩石窟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城十五公里的臥龍山頂,始鑿於唐貞觀八年(634年),造像開鑿在東西長5.5米,西南寬5.2米,高3.2米的長方體石墩四周壁上。千佛岩石窟保存完好,雕刻精細,充分反映了初唐時期造像藝術的高超水平。尤其是阿彌陀佛並五十二菩薩龕是同類題材中年代最早的,十分珍貴。
2006年6月,臥龍山千佛岩石窟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鑿歷史
千佛岩石窟所處的臥龍山,傳說是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北上伐魏安營紮寨於此,曾讚美此山猶如南陽臥龍崗,故名臥龍山。在臥龍山開窟造像始於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石窟刻於臥龍山頂的一墩東西長5.5米、南北寬5.2米、高3.2米的長方體大石的四面壁上。大石南面為1000單龕(每排50個,共20排,已毀),加上兩側上下的單龕,總共1003龕,現存造像1138尊,故名千佛岩。由於張獻忠入川時慫恿士兵放火焚燒、歷史久遠石頭風化和文化大革命遭破壞等原因,南面千佛岩造像單龕已經有些模糊不清。
東龕石窟屬唐中期遺物。石窟高2.25米,寬2.5米,深2.2米,龕內有造像9尊,為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二供養人、二力士,稱為「東方三聖」。佛高1.3米,座於蓮台上,左手按膝,右手舉於胸前,造像線條自然,肌肉感很強。二菩薩站於佛的兩側,表現出端莊、嫻靜的表情。二弟子神態端莊,二力士威武雄壯,守護在龕門兩側。龕外沿兩側原刻有140尊小佛,現存68尊。龕頂刻天龍八部,為淺浮雕。東龕上端有民國六年11月2日(公元1917年)所刻:「中央古物保護委員會示,保護古物嚴禁重樁」等字。
西龕石窟造像於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石窟高2.2米,寬2.23米,深1.8米,共有造像52尊,稱之為「西方三聖」。龕正中為阿彌陀佛,寶珠型,分四層次。龕的左右分別刻有26個聞法菩薩,合為52數,均呈高浮雕。龕門外右臂上有一則貞觀八年的造像碑記,碑首題:「阿彌陀佛並五十二菩薩傳,鄧元覺書,作龕及鐫字楊字尚」,碑末落款「貞觀八年七月十四日」。碑的下半部有52個出資施主。
北龕石窟高2米,寬1.9米,深0.9米,共有造像9尊,為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二供養人、二力士,稱「華嚴三聖」。佛高0.9米,面部豐滿,微露笑意。
歷史保護
清末以前,千佛岩以及東、西、北三大龕石窟沒有房屋保護,一直裸露在臥龍山上,因而時常遭到人為破壞和風雨侵蝕。清末才建有面闊五間24米,進深三間12米的歇山式木構廟宇,將這墩大石全部罩於廟內。1956年,臥龍山千佛岩石窟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新認定後,再次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至1998年3月,梓潼縣文管所對千佛岩保護房進行了落架大修,耗資15萬元,保護區面積為6萬平方米。
2006年6月,臥龍山千佛岩石窟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藝術價值
千佛岩石窟菩薩塑造上既有豐富的生活基礎又有超凡的想象力,形象豐滿,刀法流暢,石窟神像傳說與宗教故事相映生輝,達到了神形兼備的藝術效果。據梓潼縣資深文管幹部介紹,石窟菩薩形象及其情感構造十分獨特,不僅創造了柔曼的身姿,而且生動表露了恬淡超脫的丰韻,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充分反映了唐代初、中期石刻造像藝術水平,對中國晚期石窟與佛教藝術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史學和藝術價值。
劇受聘於梓潼縣文管所守護石窟的當地村民秦玉勝介紹,千佛岩石窟雖然還不是風景名勝區,但石窟的造像藝術水平已經受到國內石窟藝術家、考古學家和日本、美國等國考古學家的青睞。2005年9月,日本考古學家還在「西方三聖」右邊石岩上發現了新的碑文,來自廣元市的文物專家還斷言,千佛岩石窟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藝術水平上,都比廣元皇澤寺石窟略勝一籌,堪稱石窟藝術精品。
通江
通江千佛岩石窟位於四川省通江縣諾江鎮千佛村。石窟雕鑿於唐龍朔三年(663年)至開元七年(719年),前後歷時56年。共有造像54龕,造像3000餘身,分布在高10米、寬53米的白砂岩石正面和左側。正面28龕,盛唐雕造;左側26龕,初唐雕造。整個造像群由淨土變、天龍八部、說法圖、七級佛塔、千佛屏等龕組成。主要有釋迦牟尼、觀世音、大勢至、四佛、三世佛、藥師佛、護法力士、供養人、樂伎等。龕形有方形龕、雙重檐龕、拱形龕等;雕刻手法採用高浮雕、淺浮雕、線刻和鏤空雕刻手法。千佛岩石窟規模宏大,裝飾華麗,雕藝精細,栩栩如生。既有初唐時期的簡樸,又有盛唐時期的風韻,是研究唐代服飾、美術、彩繪、雕刻、建築等的珍貴實物資料。特別是高3.7米的七級浮雕佛塔龕和四佛並坐龕,前者人字形直斗重疊使用,除西安大雁塔門楣石上的線刻外,是僅有的例證,是研究建築歷史和建築藝術的寶貴實物資料。
2006年,通江千佛岩石窟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夾江
夾江千佛岩石窟位於夾江縣漹城鎮千佛村大觀山,摩崖造像鐫刻於沿江石壁之上,濱青衣江北岸。東起水文站,西至萬詠岩,延亘600米。現存162龕,造像2470尊。千佛岩造像題記中年代最早的造像,鐫鑿於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主要龕窟雕造於盛唐時期。現存造像年代可考者有開元、大曆、大中、會昌、咸通等年號。造像內容豐富,形象多姿。主要造像有彌勒佛、阿彌陀佛、藥師佛、毗盧舍那佛、觀音、千手觀音、數珠手觀音、寶志和尚、地藏、毗沙門天王以及觀無量壽佛經變、維摩詰變、華嚴經變、藥師佛經變龕像等。其中觀音和地藏菩薩數量最多。夾江千佛岩石窟由民間鐫造完成,是反映川地民間佛教信仰和雕刻藝術的重要資料。
2006年,通江千佛岩石窟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