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千古奇書-素書

千古奇書-素書

《素書》相傳為隱士黃石公所著,實是一本曠世奇書。[1]

據傳黃石公將此書傳與張良,張良得此書精妙後,成為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是漢朝的開國元勳之一,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2]

目錄

隱士贈素書

張良(前250年或以前-前186年)家族五世相韓,到了他這一代韓國被秦始皇所滅。張良遍散家財,謀劃刺秦,在山東尋得一力士,博浪沙一擊,誤中副車。刺秦失敗後,張良逃亡下邳。

相傳張良在逃亡途中,遇到隱士黃石公,經過三番五次的考驗,覺得張良「孺子可教也」,就把一部書送給了他,並告訴他「讀此則為王者師矣」。這部書的名字就叫《素書》,全書共計一千三百六十字。

從此,張良認真研讀此書,後來果真作了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軍師。[3]

這部《素書》之所以叫「素」,就是說事業成功的大原則無非都是些樸素簡單的道理,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

《素書序》

宋代張商英在《素書序》中說:張良並沒有把這本書傳給後人,而是將書埋進了自己的墳墓。張良死後大約五百年,盜墓人從張良墓里偷了這本書,才在民間流傳開來。

《素書序》中寫道:「黃石公《素書》六篇。按前漢《列傳》,黃石公圯橋所授子房《素書》,世人多以《三略》(即《太公兵法》)為是,蓋傳之者誤也。晉亂,盜發子房(張良字)冢。於玉枕中獲此書,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許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嗚呼!其慎重如此。」[4] 此秘戒多與「圯橋授書」典故相映襯,一般認為張良正式守此秘戒,才情願埋於黃土不傳世人。

《素書》分為六篇,一曰原始,二曰正道,三曰求人之志,四曰本德宗道,五曰遵義,六曰安禮。[5]

原始篇

講:為人處世有五件大事,缺一不可。

人按照客觀規律辦事,萬物遵循自然法則,這說的是「道」。

人有所得,萬物各得其所,這說的是「德」。

人有幫助他人之心,輔萬物生髮之心,以助其生成,這說的是「仁」。

按照合理的道理,賞善罰惡,立功立事,說的是「義」。

人與人之間彼此遵循儀禮,朝晚履行,這說的是「禮」。

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於後代。

正道篇

講:把賢人君子分成三等:人之俊,人之豪,人之傑。

品德能讓四方信服,誠信可靠能讓不同意見統一,公正合宜能夠得到大家擁戴,才學可以通鑑古今,聰明睿智可以知眾而容眾。這種人是人中之俊。

行為端正可以為人表率,足智多謀可以決斷嫌疑,誠信可以恪守約定,廉潔可以公正分財貨。這種人是人中之豪。

恪盡職守不荒廢事務,恪守公正而不變通,受到嫌疑還能義無反顧,利益當前而不以不正當的手段而取得。這種人是人中之傑。

求人之志篇

主要講個人的修養,一共一十八條勸勉,在闡述道家思想的時候,也體現出儒家、法家、墨家的核心價值觀,另篇詳細拆解,現附原文如下:

絕嗜禁慾,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禳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污。

避嫌遠疑,所以不誤。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親仁友直,所以扶顛。

近恕篤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殫惡斥讒,所以止亂。

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後度,所以應卒。設變致權,所以解結。

括囊順會,所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本德宗道篇

說個人的修養,在堅定志向之後,要篤實力行。做事要深謀遠慮,能安於忍辱,或許黃石公讓張良給他穿鞋,考驗的正是這一項,另篇詳細拆解,現附原文如下:

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於博謀,安莫安於忍辱,先莫先於修德,樂莫樂於好善,神莫神於至誠,明莫明於體物,吉莫吉於知足,苦莫苦於多願,悲莫悲於精散,病莫病於無常,短莫短於苟得,幽莫幽於貪鄙,孤莫孤於自恃,危莫危於任疑,敗莫敗於多私。

遵義篇

是要遵從"人之所宜,賞善罰惡",實際上是御下之術。不能被屬下蒙蔽迷惑,不能隨便發火而損失威嚴,不能當眾侮辱人,不能因私廢公,不能親讒佞遠忠賢。在用人問題上,不能用而不任,也不能任而不信。在功過問題上,不能吝嗇獎賞,也不能過於計較,更不能賞罰不公。在決策上,要仁字當先,計謀要嚴格保密。

安禮篇

是要」以成人倫之序「,實際上是安邦治國之術。國家的禍福都在積累當中,飢餓是因為農民得不到尊重,寒冷是因為紡織工人消極怠工,問題都出現在政策上面。如果作為君主沒有不變的操守,那麼下屬都多疑心。得人之時候,國家自然安穩,賢士歸來,國家才能壯大。國家的混亂是從賢人隱居開始的,所以要重視人才,厚待賢才。在國民關係是要正確認識,國家和人民的依存關係,如果百姓的生活都和困難了,國家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不能導致民怨,亡國之君的事情不能做。一切的道理並不是因為有神聖,而是自然所歸,有道則吉,無道則凶。修正自己才能教化他人,對自己寬鬆要求他人嚴格會導致叛逆。理身、理家、理國都有其各自的道理,順著道理去做就容易做到,逆著道理形式就難以做到,難以施行就會發生混亂。數之所得,不能違背。

《素書》十句名言

一,道不可以無始。是開篇第一句。黃石公認為,為人處世,無論成就多大的事業,都有個根本和基礎,那就是「道、德、仁、義、禮」,首先具備這五種修養,才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一旦時機到來,抓住機會,便可施展抱負,成就偉業。[6]

二,德者,人之所得,是萬物各得其所欲。不是自己得,而是別人想得到的東西,能夠讓世間萬物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滿足他們的願望,這個就叫「德」。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德,就是為別人著想,為天下萬物著想,才能成就功業。

三,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古語說「時勢造英雄」,光有德行還不夠,機遇形勢也很重要。如果沒有機會,沒有天時,就要懂得韜光養晦,老老實實待著就行,不要耍小聰明自己創造機會,那樣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傷害到自己。

四,德足以懷遠。主張「以德治國」。聖德明君,禮賢下士,愛民如子,讓人心悅誠服,有了好名聲,自然天下人民都來歸順。這叫治國的最高境界,叫「王道」。與之相對的就是「霸道」,靠的是武力,而不是德行。

五,避嫌遠疑,所以不誤。知道人家經常懷疑什麼,就要設法躲避,才能不被誤傷。比如楊修之死,就是不懂得避嫌遠疑,還有韓信,文種,因為成功後不遠離劉邦、勾踐才遭到殺身之禍。

六,高行微言,所以修身。也是人道德修養的體現,品德高尚的人,都是注重實際行動,而不喜歡高談闊論,說到不如做到,這才是真正的修身。

七,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恭敬、儉樸、謙讓、節約,這四樣是立身持家的根本,品德修養的基礎,做到這四樣才能保證終身沒有憂患。商鞅雖然足智多謀,可以強國,卻缺乏仁義,終遭殺人之禍;做的最好的便是諸葛亮了,既有堅固的道德基礎,又足智多謀,才成就三分天下的偉業,贏得身前身後名。

八,推古驗今,所以不惑。觀古人可以使人了解今人。無論古人還是今人,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人情事理也是沒有不同的,借鑑古人的經驗,就可以使我們少走很多彎路,不至於重蹈覆轍。

九,神莫神於至誠。無論做什麼事,只有真誠才能打動別人,贏得別人的信賴,換來別人的真心,才能做成大事。任何小聰明,小伎倆,雖然也可以一時獲得小利,但那都是暫時的,古今中外的歷史上,任何成就大業的人,都不是靠虛偽奸詐和陰謀詭計而成功的。

十,安莫安於忍辱。如果一個人心胸狹窄,錙銖必較,經常因為小事而與別人爭吵,就很難被別人接納,更容易因小事而造成大的災禍,就更難成就大事了。做大事的人都懂得權衡輕重、利弊得失,不會斤斤計較。無論儒家、道家、佛家,都講究修忍辱的功夫,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殃。

此書中提出「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是集中國傳統文化於一體的一本典籍,體現了古人的智慧與操守,是值得我們學習與傳頌的一大瑰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