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水下古城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一座「水淹古城」,位於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早已經聞名中外了,這個水庫是1959年開始建設的,當時為了建造這個水利工程,浙江將原淳安縣、遂安縣兩縣合併為淳安縣,29萬人從此移民到別處。水庫建好之後,周邊27個鄉鎮、千多個村莊、30萬畝良田和幾千間民房,悄然沉入了千島湖底。
始於漢唐年間的「獅城」、「賀城」一夜間被淹沒在這片碧波之下。[1]
- 中文名稱 :千島湖水下古城
-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西郊淳安縣境內
-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 :暫未開發
- 門票價格 :無
- 著名景點 :石峽書院
- 修建時間 :公元208年
目錄
歷史
賀城始建於公元208年。古錢幣狀精工細琢的「商」字形門廊下,成片的徽式大宅緣溪而建。另一座獅城得名於遂安縣城北部的五獅山,該城從唐代開始作為遂安縣治,古有「浙西小天府」之稱。這兩座古城,都曾是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樞紐。
半個世紀以後,新安江水電站慢慢退居為華東後備發電站,並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隨之鵲起的是千島湖作為旅遊景點的美名。經過「破四舊」、舊城改造等史事,陸上完整的古城池已經很難找尋。千島湖水下千年古城就在此時被人想起。
在千島湖下,沉睡着兩座千年古城:賀城和獅城。據《淳安縣誌》等歷史資料的記載,1955年10月,當時的電力工業部建設新安江水電站,選址淳安和建德交界的銅官。1959年9月21日,新安江截流,庫區開始蓄水。從此,這兩座歷史悠久的浙西縣城悄然「沉入」了千島湖底。2011年1月7日,該古城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區。2011年2月,《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發了一組水下古城的精美照片,再度引爆了各界對水底千年古城的關注熱情。
1959年,為了建造當時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新安江水電站,浙江省原淳安縣、遂安縣兩縣合併為淳安縣,29萬人從此離鄉移居,獅城、賀城兩座延續千年的古城,連同27個鄉鎮、1000多座村莊、30萬畝良田和數千間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萬頃的千島湖底。
淳安古城又稱賀城,始建於公元208年。古錢幣狀精工細琢的「商」字形門廊下成片的徽式大宅,昭示着這個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樞紐的繁華富庶。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碩儒都曾到過這裡,名篇佳作群集,人文古蹟遍地。
遂安的歷史比淳安晚一些。據載,遂安縣城為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遷至今遂安地界,因背依五獅山,故又稱獅城。
獅城水陸交通便利,乃浙西重鎮,洪秀全之弟洪仁玕曾率太平軍駐軍北門。獅城城內多名勝古蹟,有明清時期古塔、牌坊及岳廟、城隍廟、忠烈橋、五獅書院等古建築,還有歷代古墓葬。
在不少文物保護專家看來,當年的這場「水淹淳安城」顯得頗為倉促。按理,建造水庫前都要「清庫」,推平建築,清除垃圾,文物搬遷保護。史料記載,新安江水庫蓄水前,當地曾要求對兩座縣城的民房進行推平銷毀和消毒處理,賀城基本被毀。當時曾有這樣的口號:「多帶新思想,少帶舊家具。」 而當年從古城搬出的老人回憶,「獅城距離大壩很遠,城裡人沒想到水這麼快就到了,根本來不及搬。」因此,古老獅城被普遍認為基本保存完整。
發現
尋訪過程
6次探摸
2001年,北京龍緣海洋潛水俱樂部在千島湖溫馨島投資開發潛水項目。時任縣旅遊局規劃科科長的仇峰前去洽談,想給千島湖增加水上觀光項目,「突然想起了父親說過的古城,我們就委託他們的潛水員下水找找看。」
第一次下水探摸古城,是2001年9月18日。仇峰從縣地名辦找來老地圖,幾名潛水員帶上裝備,乘2艘快艇向着茅頭尖水域駛去。「運氣很好,一下去就摸到了城牆,還撿起一塊磚頭。」這是一塊城牆磚,上面清楚地刻着「民國二十三年」、「縣長張寶琛」等字樣。
興奮的仇峰迅速寫了情況匯報,發現水下古城的消息被層層往上傳遞。在縣領導的重視下,更多的水下探摸行動迅速展開。作為旅遊局規劃科科長,仇峰見證了每個用條石築成的厚實古老城牆,仿佛走進了古裝戲裡。」
在古獅城裡,潛水員們發現,城內部分民房木樑、樓梯、磚牆依然聳立,並未腐爛,有的大宅院圍牆完好無損,房內仍是雕樑畫棟。拂去牆上的淤泥,城牆石縫裡的石灰保存完好;氣勢宏偉的拱形西城門也完好地聳立在水中,並且可以開合。推開木製城門,上面的鉚釘和鐵環仍清晰可見……其間,潛水員們還在湖底的淤泥中發現了雕刻着「光緒十五年制」字樣的瓦當以及一塊明代石碑。
通過GPS定位系統、多波束測量系統、側掃聲納探測等多種手段,城內主要建築物、街道、文物古蹟的地理位置已被準確測量了出來,比如狀元台、新安會館、育嬰堂、方氏宗祠等。城內23座功德牌坊中,科甲聯登坊、禹門三級坊、龍立坊等11座牌坊的具體位置也被逐一確定。一個總體規劃思想完整而清晰的城池,躍然眼前。
2005年,當地旅遊部門再次發現,千島湖水底除了有獅城和賀城兩座千年古城,還有威坪、港口、茶園這3個大型古集鎮,保存的數座水下古城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水下古建築群。
2012年4月27號起至5月1號,中央電視台主導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大型直播活動將持續直播。據中國廣播網報道,此次水下探秘將採用國內最先進的水下機器人和水下攝像機,以水下記者現場報道的形式,讓觀眾能身臨其境地探訪水下古城。同時,還有無人直升機參與空中航拍,湖上大型衛星轉播車參與直播,形成水下、水面、空間立體直播的布局。
復原過程
畫出全貌
事實上,早在潛水隊員下水考察的10年之前,24歲時曾目睹「水淹古城」一幕的餘年春就已經將目光鎖定在這兩座水下古城,他要把古城的原貌畫出來。 1992年,餘年春不斷遇到從外地趕來祭祖探親、尋訪故地的老淳安人,可是千島湖煙波浩渺,故鄉已經遙不可及,連遺留下來的文史記載都不多見,「何不將老城全貌畫出來?留給子孫也是個紀念。」餘年春心想。從那年起,他開始四處搜集與兩座古城相關的材料。
3月3日,在淳安縣城的一幢民房裡見到了這位已年過七旬的老人。他從特製的鉛桶中取出一個捲軸,一一展開3幅裝幀細緻的手工畫:《新安江水庫淹沒村落圖》《淳安老縣城(賀城)示意圖》和《遂安老縣城獅城示意圖》,每幅長近2米,寬1米左右。
儘管是純手工繪製,圖卷卻精美、細緻到了極點,山川、河流、城牆、村落、街道、廟宇盡收其中。細緻處,就連哪裡有一口水井,都能在圖上找到標註。令人稱奇的是,沿着城內的街巷,還密密麻麻標註着當時居住其間的戶主名字及其後代姓名。
隨行的淳安縣千島湖風景旅遊局工作人員稱,餘年春老人原先根本不懂繪畫,甚至連起碼的基本功都不具備,「為了畫這幅圖才慢慢鍛煉出來的」。
餘年春說,為了儘可能真實、完整地重現古城風貌,他在數年間連續走訪了600多名當年的原居民,回憶確認兩座古城的每一處細節。這3幅地圖也並非一夕之間完成,「賀城地圖畫了24次,獅城地圖畫了15次,都在2004年完成;村落淹沒圖畫了3次,2005年完成。」
窮盡13年的光陰,餘年春終於將兩座古城完整地在地圖上重現出來,不少回鄉尋根的人都來找他,看地圖聊以慰藉。2009年5月11日,回鄉尋根的作家龍應台找到了餘年春,在地圖上找到了「應芳苟」這個名字,其旁註有小字「冬英」這正是龍應台母親的名字。
離開時,龍應台特地題了一篇字送給餘年春:「母親應冬英1949年倉皇離開古城淳安,從此不曾回鄉,兒時常聽她說新安江江水清澈,家鄉上直街人情淳美,難以忘懷……餘年春先生十餘年之間手繪淳安古圖,情深義重……遺憾母親不得同行。余先生所繪實為浙江文化之寶藏。」
條件阻礙
水下千年古城保存完好的消息,讓淳安人興奮了起來。當地政府開始盤算,如何進一步開發利用,讓千島湖在靈山秀水之外,增加一份厚重濃郁的歷史人文氣息。
各種方案漸次提出。淳安縣千島湖風景旅遊局副局長徐香枝介紹說,各種方案至少有5種,但可行者寥寥。
有人提出潛到水下參觀,但馬上就有人提出反對: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潛到水面七八米以下,就會受不了強大的壓力。而要看古城,起碼要下潛數十米,「而且水底有很多淤泥,潛水下去會攪渾淤泥,能見度降低,幾乎看不到什麼。」
有人提出「水落城出」,用類似圍牆的建築將古城整個圍起來,抽取中間的水,讓古城露出來。這個方案也很快被否決:一來造價實在太大,二來一般的圍牆根本無法承受強大的水壓。要知道,千島湖的普遍水深可達百米,水下壓強可想而知。
更多的人參考國內外不少文物的保護措施,建議「異地重建」,將古城整體搬遷到陸地上,恢復其原貌。政府的考慮首先是土地不足去哪裡找一塊龐大而且平整的土地來安置古城?且文保專家指出,長期浸泡在水中的木質建築體,一旦脫離水體,水分蒸發後很容易縮水乾枯。 …… 這些方案在討論階段就被否決,但另一種嘗試卻切切實實地付諸了實施建潛水艇下水參觀。這對應了「水下參觀」的古城觀光方案。
在淳安天清島度假酒店旁能看到,一艘白色的潛艇被擱置在岸邊的空地上,這是杭州綠色世紀旅遊開發公司投資4000萬元建造的國內首艘內湖(河)觀光潛水艇「天清號」。潛艇全長23.6米、寬3.4米、高3.8米,共設48個座位,可潛深50米。
頗為尷尬的是,「天清號」從2004年建造完工至今,一直未能潛入水底一探古城風貌。在建造完工時,杭州市港航管理局港監處處長陳加升就明確表示,國內沒有潛水艇出現在內河的先例,國家對民用潛水艇的管理也沒有相關細則,因此當時未批准其下水。
「直到現在,我國仍然沒有潛艇在內陸水域下水的相關標準,"天清號"也就一直沒有啟用。」徐香枝說。
更麻煩的是,即使標準出台,「天清號」最終獲准下水,仍然不能用於水下古城的觀光。徐香枝介紹說,潛艇在水下掀起的水流大,衝擊力極強,而被水浸泡後的古城牆及民居牆體,根本經不起這樣的衝擊力,「被潛艇一攪,牆體完全有可能倒掉。」
「阿基米德橋」
似乎「無路可通」,此時,一項高難度的嘗試,使古城水下觀光重現曙光:建一座「阿基米德橋」。
阿基米德橋的學名是「水中懸浮隧道」,它一般由浮在水中一定深度的管狀結構(該結構的空間很大,足以適應道路和軌道交通的要求)、錨固在水下基礎的錨纜杆裝置(該裝置可防止隧道過大的位移)及與兩岸相連的構築物組成。
與隧道不同,阿基米德橋藉助浮力浮於水中;與一般的橋也不同,對於浮力大於重力的阿基米德橋,它和水底的連接方式與橋相反用纜索或其他方式固定於水底和兩岸,以防浮出水面;橋頂距水面保持20米以上的距離以便通行大噸位船隻。
2002年年底,中科院院長路甬祥在千島湖考察時了解到千島湖發現水下古城。次年7月,淳安縣相關領導赴北京與中科院專家會晤,在路甬祥的牽線下,中科院力學研究所與淳安縣提出了建造阿基米德橋的設想,雙方簽訂了合作意向書。
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與意大利那波里大學、米蘭理工大學和阿基米德橋公司合作的「中意阿基米德橋聯合實驗室」進行技術攻關。2010年10月,首屆國際阿基米德橋學術研討會在千島湖召開,中外科研人員濟濟一堂,對千島湖阿基米德橋原型橋的工程設計和建設方案進行了深入討論。
千島湖風景旅遊管理局局長方陽稱:「阿基米德橋在實驗室製造的模擬橋的試驗已經通過,接下來,就是要按照一定比例到與千島湖相同的水環境裡試驗,然後才能到千島湖實踐。」
「(阿基米德橋)如果真能建成,不會破壞水下的古城,遊客也可以進入懸浮在水中的隧道參觀古城。」徐香枝說。
然而,阿基米德橋的建設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世界上有7個國家(挪威、意大利、日本、中國、瑞士、巴西、美國)在研究。如果千島湖的阿基米德橋建造成功,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座真正建成的阿基米德橋。
從 2012年4月27日開始,浙江衛視將聯手央視,對千島湖水下古城之一的獅城(原遂安縣城)進行為期5天的水下直播。包括婁善良在內的六位「蛙人」,作為本次直播的「先頭部隊」,已經對水下古城進行了近兩周的「前期排摸」,並且收穫頗豐。浙江衛視「探秘千島湖水下古城」直播主策劃周福增告訴記者,6個「蛙人」已經在千島湖的水下排摸了近兩周,「以前只探過(千島湖水下古城)北門,這次東門、南門、西門、小西門都探,直播時,會帶大家去看很多以前沒看到過的遺址。」
本次水下直播前方負責人、央視新聞中心的康銳導演告訴記者,之前,國內水下考古電視直播最大的下點深度在29米,而這次最淺的是27米,深的有30多米,可說是創下了國內電視直播史上的一個紀錄。
重見天日
目前國內第一艘深水觀光潛艇「天清號」已建成,世界首座水下懸浮橋「阿基米德橋」已開始實驗,坐潛艇、走水下懸浮橋、潛水觀光看水下古城已成為千島湖開掘旅遊一大創意。有關部門和專家正在尋找開發旅遊資源和保護水下古城之間平衡點。千島湖旅遊局有關負責人首次披露,為保護水下古城不受破壞,「天清號」潛水觀光將有待批准,「阿基米德橋」將繼續實驗,有關部門正在研製「千島湖水下古城4D影院」,明年有望建成。遊客不能潛水觀光,只能通過4D影院了解「古城之謎」。
資源保護
水下觀光
淳安縣千島湖旅遊局副局長何亦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千島湖水下古城———獅城和賀城在常年20℃水體中保存完好,4里城牆、5座城樓和11座牌坊在湖底基本完好,「乾隆四十二年」等字樣清晰可見,古城有可能是至今保存較為完整和規模最大的水下建築群。
淳安縣千島湖旅遊局策劃部主任余濤稱,開發水下古城是千島湖旅遊一大亮點,但在開發的同時如何保護卻要謹慎再謹慎。古城離水面約20至30米,水下能見度非常低,如果潛艇偏離航道撞上古城,或者離得太近,水流對古城牆造成衝擊,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天清號」和「阿基米德橋」有待批准和試驗,只有在能夠最好地保護古城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進行水下觀光。
千島湖旅遊部門曾於2002年進行水下勘測,結果潛水員在水下25米處發現了獅城的城牆,而且綿延幾里完好無損,不少城樓上雕花和大型牌坊清晰可見。據介紹,獅城為當時遂安縣縣城,共有1347戶人家,5371人,明朝時期,城寬1公里,歷史已有1339年。1955年10月,國家電力工業部建設新安江水電站,選址淳安和建德交界的銅官。按照水庫蓄水需要,海拔108米以下全部淹沒,1959年9月21日,新安江截流,庫區開始蓄水。這兩座歷史悠久古城連同1000多村莊「沉入」了千島湖底。
「天清號」觀光潛艇靜待水中總造價3000萬元,能容納48名遊客、最大下潛深度75米、最高航速每小時2公里的國內首艘深水觀光潛艇「天清號」已在千島湖天清島建成,並進行小範圍試航,但由於水下古城觀光方案還未最後出台,「天清號」潛艇被暫時擱淺。
「天清號」潛艇正安靜地停在天清島遊船碼頭,觀光艙全部在水面以下,只露出上層艙板。據負責該潛艇開發項目的天清島度假村有關負責人介紹,該水下觀光潛艇為國內第一,總長24.1米,艇深3.8米,有24個平面觀光窗設在潛艇兩側,同時,潛艇頂部設有直流聚光照明燈和3個攝像頭,遊客還可通過28台顯示屏看到水下奇觀。
據該負責人介紹,「天清號」已通過船檢,何時運營、怎樣運營還有待批准。無法觀光水下古城主要原因是水下40多米能見度太差,即使潛艇下潛之後,採用直流聚光仍很難看清古城;其次是關於潛艇航道和古城範圍,生怕潛艇對古城保護造成損害。淳安縣千島湖旅遊局策劃部主任余濤介紹,「天清號」只有被批准運營之後,再可考慮進行水下古城觀光。
專家建議
從浙江省文物局查詢到,2011年1月7日,浙江省政府下發「浙政發【2011】2號」文件,公布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獅城水下古城」正式被收入其中,「年代」一欄註明為「明、清」。
這座古城的歷史、文化價值到底有多高?技術條件下,該開發還是該保護?
淳安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曾任縣文物保護所所長的方明華。介紹說,文物保護部門對古代建築價值高低的判斷,一般會看幾個方面標準:古建築數量多少,是否能成規模;古建築選址布局是否能體現傳統思想;當地居民的生存生活方式是否延續傳統等。
對保護和開發利用之間的矛盾,方明華認為,文物保護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利用其價值,「不管是教育作用、經濟作用還是歷史文化研究作用,最終都是為了利用。當然,利用的前提是保護。
對於獅城水下古城,方明華稱其個人的態度是技術條件下,不動就是最好的保護,想要開發利用為時尚早。
他舉了個例子:當時水下探摸時打撈上來2根木質的「牛腿」(梁架屋檐上的配件),「剛出水的時候都好好的,大家還擺弄過一番,但過了一段時間,水分蒸發完以後馬上就縮進去幹掉了。」方明華認為,目前國內還沒有成熟的技術,把長期浸泡於水中的文物在離水環境下妥善保存好。
而根據以往的經驗,木質的建築浸泡於水中,隔絕了空氣,往往能保存較長時間。
倒是古城內的牆體頗令方明華擔心:「以前的牆體,磚頭和磚頭之間都是用稀泥拌上石灰等材料粘連的,這些材料在水中浸泡久了會化掉,牆體根本就不牢固,如果有大的水流衝擊,很容易垮塌。」
方明華稱,管理部門應該把水下古城區域圈起來,標註界限,「區域內嚴禁行船、捕魚、挖沙,以免對水下的古城造成影響。[2]
2012年古城保護升級。年初,當地各部門統一意見後,淳安縣委當即委託漁政部門對水域進行控制管理,古城潛水旅遊被禁。[3]
發展
從淳安縣千島湖旅遊局獲悉,世界首座水下懸浮隧道———「阿基米德橋」已選址在五龍島風景區,而不是水下古城區域。負責此次項目試驗的中科院力學研究所正在進行實驗階段。
據介紹,所謂水下懸浮隧道,就是隧道安放在水下,並利用水體懸浮力,將隧道固定住,並用特殊材料製成水下觀光廊,隧道出口全部在岸上。由於千島湖水體較為平靜,受颱風影響較小,所以水下懸浮隧道選在千島湖。
據淳安縣千島湖旅遊局策劃部主任余濤介紹,此次五龍島景區水下懸浮隧道將連接鳥島和奇石島,全長不足1000米,進行淺水區觀光,屆時遊客可通過水下隧道看見清澈的千島湖水底世界。如果五龍島試驗成功,才有可能進行水下古城嘗試。
旅遊信息
穿衣指南
千島湖一年四季內水上和陸地溫差不大,除了常規的夏短袖,冬棉襖,春秋季節早晚溫差較大,要多準備一件外套。最好選擇衝鋒衣一類防水性好的衣服,隔絕濕氣。4、5月份記得帶上雨具,夏季的防曬功夫要做足。
高鐵方案
- 杭州--千島湖
乘坐杭黃高鐵專線到千島湖下車,轉乘酒店穿梭巴士(001,002,003專線均可,或乘坐高鐵快速專線)即可到達千島湖城區,票價為每人15元。乘坐巴士到中心湖區下車即可到達千島湖旅遊碼頭。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