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千年文脈韻黃州(陳響平)

​​ 千年文脈韻黃州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千年文脈韻黃州》中國當代作家江繼祥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千年文脈韻黃州

宋元豐三年正月初一,蘇軾一家離開京城,來到了被貶地——黃岡黃州。他的被貶是因為他的詩隱刺了皇帝,惹得龍顏震怒,先是把蘇軾打入監獄,幸得開國皇帝趙匡胤時期制定了不殺大臣的國策才保其住一命。

到了黃州後,由於薪資不夠用,生活極期困難,在朋友的幫助下,東坡向官府申請了一塊城中的廢地,開墾耕種,主人還美其名「東坡」,別號「東坡居士」,這也便是東坡的來歷。據說這是源於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步東坡》一詩:朝上東坡路,夕上東坡路,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此詩的本意是希望自己能象白居易一樣曠達從容,「詩酒樂天真」。為了防寒,東坡先生還在「東坡」崗的高處搭建了幾間茅草房,題名為「雪堂」,自此,他就邊種地收糧,邊吟詩作畫。

此時的蘇東坡四十有五,人至中年。雖然蘇軾此時跌入人生低谷,治國安邦的抱負化成了泡影,但大志不墜,詩心不改,浪漫依舊,寫下了著名的《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醒。

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在這首詞中,蘇軾托物抒情,抒發他初來黃州時的孤高、淒清、寂寞的情緒,是他貶謫生活中的苦悶、孤獨心理的寫照。蘇軾是在借「缺月掛疏桐」來表達自己生活清冷,借孤鴻狀寫自己的心境淒涼。

但蘇東坡沒有沉倫,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自得其樂,這在他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詞中就有體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

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詞中突出表現了一種擺脫痛苦、化解悲愁、對抗挫折、迎戰命運的積極向上的精神。「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他的大胸懷更是體現在黃州時所作的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世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這樣的一首詞,詩人借抒發對逝去英雄的追懷景仰之情,表現自己政治失意時的苦悶,雖遭貶謫,但仍壓不住建功立業的雄心,在對昔日英雄的回顧中,突然轉到最終的「人生如夢」。內心始終關心着大宋安危。

陸游在《入蜀記》記載:「赤壁磯,亦茅岡耳,略無草木。」南宋詩人范成大《吳船錄》也寫到:「庚寅,發三江口;辰時,過赤壁,泊黃州臨皋亭下。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見所謂『亂石穿空』及蒙茸巉岩之境。東坡辭賦微夸焉。」從這兩段文字來看,以及我經常去參觀的真實情況看,黃州赤壁山就是小土崗罷了。為什麼蘇先生在前後《赤壁賦》和《赤壁懷古》中將赤壁描寫得那樣氣勢恢弘、波瀾壯闊呢?我想,可能在蘇軾時代,赤壁的確是懸涯,只是隨着長江改道起了變化,到了南宋,赤壁再無昔日風采;也有可能蘇先生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赤壁」只是作為他抒發感情的載體,景為情所用。但不管怎樣,如果沒有蘇軾的詩文,赤壁就不會成為一個文化符號流傳至今,黃州也不會有今天的這麼大的名氣。

蘇軾曾對自己的一生作了這樣的總結:「心如槁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問汝平生事業,黃州、惠州、儋州。」黃州,是蘇軾思想苦悶時期,又是他文學創作豐收之時。可以說東坡居士得名於黃州,黃州也得益於蘇東坡。在黃州這方土地上,他的藝術成就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其文學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還有我國第三大行書的代表作《寒食帖》都作於黃州。此前,雖有杜牧和王禹偁寫過關於黃州的詩文,但直到蘇軾來黃州寫下上述著名的「一詞兩賦」之後,黃州才逐步進入人文視野,成為一座文化名城,而名揚四海。

[1]

作者簡介

江繼祥,筆名大江東去、江影沉香、江晚莫愁;網絡詩人,發表詩歌七百多首,擅長寫舊體詩;業餘作家,發表散文、短篇小說等四十餘篇,有一部長篇小說發表;高級工程師,在國家和省級期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