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效應
半途效應是各類術語中的一個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目錄
名詞解釋
半途效應是指在激勵過程中達到半途時,由於心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導致的對於目標行為的一種負面影響。大量的事實表明,人的目標行為的中止期多發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標行為過程的中點附近是一個極其敏感和極其脆弱的活躍區域。
導致半途效應的原因
導致半途效應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目標選擇的合理性,目標選擇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現半途效應;
二是個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現半途效應。
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時教育學生時多注意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同時多注意進行意志力的磨練。行為學家提出了"大目標、小步子"的方法,對於防止半途效應的發生具有積極的意義。
解決半途效應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我可能更傾向於如何解決或者說如何克服半途效應。
辦法一:對於"大目標、小步子"的說法,也可以轉換成另外一個通俗點的概念,就是目標分解。當在過程中,快達到半途時所引發的半途效應,是否可以重新在大目標的基礎上,再制定若干個小目標,在半途附近由於其特殊性,可以多設置幾個小目標,如此,人們在接近半途時會有不斷去實現的小目標,建立一個不斷自我激勵的過程。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識別出來的,搜狐,2021-03-26
- ↑ 隸變,變什麼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