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風樟
半風樟(拉丁學名:Sassafras tzumu(Hemsl.) Hemsl),又名檫樹(浙江、江西),南樹、山檫(浙江),青檫(安徽),桐梓樹、梨火哄(福建),梓木、黃楸樹(湖北),刷木(廣東封川),花楸樹(雲南鎮雄、四川),鵝腳板(雲南威信),半風樟(廣西)。
落葉喬木,高可達35米,胸徑達2.5米。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不耐陰。
目錄
生長環境
常生於疏林或密林中,海拔150-1900米。
檫樹喜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為12-20℃,
造林地一般在海拔800米發下,向陽山坡。適宜土層深厚、通氣、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長。
凡屬酸性紅壤或微酸性黃壤等土類如紅壤土、黃壤土、沙壤土,
黑沙土及其它類型的填方土等,土質疏鬆、土層深厚、水分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均適宜栽種檫樹。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可達35米,胸徑達2.5米;樹皮幼時黃綠色,平滑,老時變灰褐色,呈不規則縱裂。
頂芽大,橢圓形,長達1.4厘米,直徑0.9厘米,芽鱗近圓形,外面密被黃色絹毛。
枝條粗壯,近圓柱形,多少具梭角,無毛,初時帶紅色,干後變黑色。
葉互生,聚集於枝頂,卵形或倒卵形,長9-18厘米,寬6-10厘米,先端漸尖,
基部楔形,全緣或淺裂,裂片先端略鈍,堅紙質,上面綠色,晦暗或略光亮,
下面灰綠色,兩面無毛或下面尤其是沿脈網疏被短硬毛,
羽狀脈或離基三出脈,中脈、側脈及支脈兩面稍明顯,最下方一對側脈對生,
十分發達,向葉緣一方生出多數支脈,支脈向葉緣弧狀網結;葉柄纖細,長(1)2-7厘米,
花序頂生,先葉開放,長4-5厘米,多花,具梗,梗長不及1厘米,與序軸密被棕褐色柔毛,
基部承有遲落互生的總苞片;苞片線形至絲狀,長1-8毫米,位於花序最下部者最長。
花黃色,長約4毫米,雌雄異株[註 1];花梗纖細,長4.5-6毫米,密被棕褐色柔毛。雄花:
花被筒極短,花被裂片6,披針形,近相等,長約3.5毫米,先端稍鈍,外面疏被柔毛,
內面近於無毛;能育雄蕊9,成三輪排列,近相等,長約3毫米,花絲扁平,
被柔毛,第一、二輪雄蕊花絲無腺體,第三輪雄蕊花絲近基部有一對具短柄的腺體,
花葯均為卵圓狀長圓形,4室,上方2室較小,藥室均內向,退化雄蕊3,
長1.5毫米,三角狀鑽形,具柄;退化雌蕊明顯。雌花:退化雄蕊12,
排成四輪,體態上類似雄花的能育雄蕊及退化雄蕊;子房卵珠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1.2毫米,等粗,柱頭盤狀。
果近球形,直徑達8毫米,成熟時藍黑色而帶有白蠟粉,着生於淺杯狀的果托上,
果梗長1.5-2厘米,上端漸增粗,無毛,與果托呈紅色。花期3-4月,果期5-9月。
植物價值
本種木材淺黃色,材質優良,細緻,耐久,用於造船、水車及上等家具。
種子含油主要用於製造油漆。樹皮及葉入藥,有祛風逐濕,活血散瘀之效。
果、葉和根尚含芳香油,根含油1% 以 上,油主要成分為黃樟油素。四川樂山及湖南、安徽常有栽培。
注釋
- ↑ 「雌雄異株」: 雌雄異株指在具有單性花的種子植物中,雌花與雄花分別生長在不同的株體。 性別決定方式是XY型。僅有雌花的植株稱為雌株,僅有雄花的稱為雄株。 有的植物雌株與雄株的染色體組成具有顯著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