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華南植物園(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CAS)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是中國重要的植物科學與生態科學研究機構之一。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前身為國立中山大學農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學家陳煥鏞院士創建於1929年;1954年改隸中國科學院,同時易名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2003年10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2008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1]

截至2015年底,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共有在職職工40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07人(正高61人,副高79人)。建設有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資源庫,1個鑑定中心,3個中科院重點實驗室,4個園級研究中心,擁有3個野外生態觀測研究站點。

截至2015年8月,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標本館收藏標本100多萬號;圖書館收藏專業書刊21萬冊。根據2017年1月植物園官網顯示,1979年以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共招收培養研究生1059人,其中博士生383人,碩士生675人。 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

目錄

歷史沿革

1928年秋,陳煥鏞在國立中山大學設立植物研究室。

1929年,擴充為國立中山大學植物研究所。後因「設立植物研究所屬於研究部之事業,為了更符合農科應用之目的,故其後在植物研究所名稱之前冠以『農林』二字。」

1954年6月,改隸中國科學院,同時易名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

1955年,研究所下設生態地植物研究室,開設植物生理學。

1956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的陳煥鏞院士等創建華南植物園,同年還創建了鼎湖山樹木園(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創了中國自然保護區事業的先河。

1959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建成小良熱帶人工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

1962,研究所增設植物形態解剖學研究室。

1973,研究所增設植物遺傳學研究室。

1978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新建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

1984年,研究所在鶴山建立了鶴山丘陵綜合試驗站。

1986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與廣東省環保局共建「華南珍稀瀕危植物繁殖中心」。

2002年上半年順利進入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序列;同年12月,中國科學院作出「兩所三園」戰略調整,撤銷華南植物研究所建制,改為華南植物園建制。

2003年10月16日,經中編辦批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易名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2008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2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和國家環境保護部簽訂「共建廣東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協議。

文化傳統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園徽為華南植物園的形象標識。園徽以熱帶亞熱帶棕櫚科植物瓊棕(Chuniophoenix hainanensis Burret)、「1929」四個阿拉伯數字和「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中英文字體作為構圖的主體。採用瓊棕葉片為紀念我園創始人陳煥鏞院士(瓊棕又稱陳氏棕,是德國植物學家為表彰陳煥鏞院士在植物分類學上的造詣和貢獻而用其姓氏來命名該新屬植物),並寓意華南植物園從事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和生態學研究的定位。「1929」表示研究所的創建年份。外面的套圈內為圓形,外為平滑的菱形,是植物花圖式的變體,既體現植物科學研究的內涵,又給人以一種熱烈、和諧、大氣的美感。側面觀的葉片為一展翅高飛的鳳凰,意喻攀登科學高峰。此外,園徽採用了綠色和藍色兩種顏色,意喻植物與環境和諧共處。

科研成就

根據2017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1954年以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編撰出版了《中國植物志》和《中國植被》(主要編寫單位)、《廣州植物志》、《廣東植物志》、《廣東植被》、《熱帶亞熱帶退化生態系統生態恢復研究》、《中國景觀植物》等專著375部(卷、冊);發表SCI收錄論文2441餘篇,包括在《Nature》和《Science》等國際著名雜誌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共取得390項研究成果,其中207項獲各類科技成果獎勵285次,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科技發明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申請專利285件,授權153件,研究成果於2000年和2006年兩次榮獲「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1988年以來獲品種權/審定/國際登錄的新品種88個。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5年底,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共有在職職工40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07人(正高61人,副高79人),有國家引進人才1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1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2人。

國家引進人才(1人):區永祥

中科院「百人計劃」人才(13人):吳國江蔣躍明邱聲祥周國逸、譚建文、李建雄、吳克強、葉清、楊子銀、侯興亮、黃建國、王瑛、張昱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蔣躍明、周國逸、申衛軍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黃宏文 、蔣躍明[2]

組織體系

根據

2017年1月植物園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設有7個管理部門,建設有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資源庫,1個鑑定中心,3個中科院重點實驗室,4個園級研究中心,擁有3個野外生態觀測研究站點。同時,華南植物園還是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辦公室、國際植物園協會(IABG)秘書處所在單位,有3個學會掛靠在該園。

職能部門

職能部門(7個):綜合辦公室、科技外事處、人事教育處、財務資產處、科技促進發展中心、園藝中心、鼎湖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樹木園)

科研機構

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廣東省數字植物園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應用植物學重點實驗室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特色植物資源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級資源庫(1個):廣東省種質資源庫

中科院重點實驗室(3個):中科院植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與管理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華南農業植物分子分析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

野外生態觀測站(3個):廣東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廣東鶴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小良熱帶海岸帶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定位研究站

園級研究中心(4個):植物科學研究中心、生態及環境科學研究中心、農業及資源植物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分析及遺傳改良研究中心

鑑定中心(1個):華南植物鑑定中心

學術機構

根據2017年1月植物園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是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辦公室、國際植物園協會(IABG)秘書處所在單位,以及廣東省植物學會、廣東省植物生理學會、廣東省生態學會掛靠單位。

設備資源

儀器設備

根據2017年1月植物園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擁有1200平方米的實驗室和300平方米的儀器維修、設計製作車間及相關的機械加工設備,26台(套)價值2046萬元的大型精密儀器,下設微結構儀器組、光譜色譜儀器組、元素分析儀器組、分子生物學及生理儀器組、野外儀器組,能滿足科研人員進行微觀與宏觀分析研究的需要。是廣東省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植物學大型分析儀器開放共享的技術支撐平台,透射電鏡等九台(套)儀器為廣州地區大型科研儀器協作共用網入網儀器。

圖書資源

截至2015年8月,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標本館收藏標本100多萬號;圖書館收藏專業書刊21萬冊;參加科學院集團購買使用權的數據庫:Nature,Science,Elsevier,Wiley,ACS,OUP,BioOne,STOR,AnnualReviews等9個,有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為全院開通的SpringerLink,ISIwebofknowledge,CNKI,維普等數據庫,以及中國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為全國科研院所開通的各種國內外數據庫資源。

標本資源

根據2017年1月植物園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館藏熱帶亞熱帶植物標本超過100萬份,其中種子植物85萬份、苔蘚植物4萬份、蕨類植物4萬份、模式標本超7000份、復份標本10萬份,液浸標本6400份。該館收藏的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的植物標本占本館標本的8%,其中有一批菲律賓標本,其本國標本已被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該館在抗日期間由於將標本轉移到香港得以完好保存。該館收藏最早的標本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該館還與國內外標本館進行標本交換,已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標本館建立了標本交換關係。

華南植物園標本館於1999年率先在國內實施了標本數字化,並於2009年底完成了植物標本數據庫,與全國各大標本館合作,建立了一套數字標本館系統,實現資源共享。

合作交流

根據2017年1月植物園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在建所初期就開始植物標本、種子與學術資料的國際間交換。陳煥鏞院士是中國植物學界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先行者之一,他多次代表中國出席國際學術會議,並在國際學術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在20世紀50年代,該園與前蘇聯有關單位建立起長期的交流與合作關係,多次互派專家交流並開展合作研究。

根據2017年1月植物園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與歐美、東南亞以及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廣泛合作與交流,先後接待了美國、澳大利亞、德國、加拿大等國的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來訪,並就科學植物園建設、陸地生態系統與全球變化、生物多樣性長期監測等領域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開展了實質性的合作。2002年以來成功組織和主辦了「生態系統演替理論與生態恢復實踐學術研討會」、「第三屆國際香根草大會與展覽」、「生態系統碳平衡和碳循環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研討會」、「菊科蒿屬植物資源與利用國際研討會」、「能值和複雜系統:自然資本、生物圈服務與經濟過程研討會」、「BGCI中國項目高級研討會」、「第二屆國際木蘭科植物學術討論會」、「NewPhytologist第23屆國際學術研討會--熱帶生態系統碳循環」等國際學術會議10多次。7年間共計有700多人次國外與海外專家與同行到華南植物園考察訪問或科研合作,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等。

2002年主辦了「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之陸地樣帶會議」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演替理論和生態恢復實踐學術研討會」兩次國際會議。

2002年12月,中科院、廣東省、廣州市三方領導簽訂了共建華南植物園(所)協議書,三年內投資3億元進行大型溫室、地帶性植被園暨廣州第一村、珍稀瀕危植物繁育中心、專類園、科普信息中心、城市生態景觀園、標本館建設和舊展示區改造工作。

從2007年開始,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決定在中國設立辦事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為中國植物園的植物保護及教育服務,更好地開展中國項目。鑑於華南植物園在中國植物園的影響與地位,BGCI決定將中國辦事處辦公室設在華南植物園。2008年2月26日,該辦公室正式揭牌成立,目前已組織出版了中英文版兩冊的《中國植物保護戰略》(2008),並組織實施了多項植物保護項目。這些工作的開展,使華南植物園與國際機構的合作工作邁上新台階。

2009年5月,「第二屆國際木蘭科植物學術討論會」在在華南植物園召開,來自世界22個國家和地區的150餘名植物學家出席會議。本次會議的一項重要成果是華南植物園與BGCI和國際木蘭協會((MSI)簽署協議,將「世界木蘭中心」設在該園。華南植物園將以其現有的木蘭園為依託,通過與各國的植物園、農場、苗圃進行種苗交換,開展引種栽培試驗和遷地保育研究,收集保存世界各地的木蘭科種質資源。

所獲榮譽

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

優惠政策

為致敬全國醫護人員仁心、褒揚人間大愛,自疫情結束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醫護工作者免費開放。[3]

視頻

《杞源傳奇》—華南植物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