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姓名 卓夢采
別名 狷夫
出生年 1679
死亡年 1758
教育背景 庠生
出版作品 《重修鳳山縣志》、《鳳山縣采訪冊》


卓夢采(1679-1758),字狷夫,鳳山縣庠生。為人秉性溫良,孝友方正,精通醫術濟世,詩文俱工。康熙60 年(1721)朱一貴起事,因慕卓夢采賢名而訪求之,卓氏再三堅辭不仕。後舉家避隱鼓山,且以財物賑濟親族鄰里。知縣陳志泰聞其行誼,曾贈「儒林芳標」匾襃揚之。卓夢采著名詩作如〈避寇鼓山〉、〈鳳岫春水〉、〈泮水荷香〉、〈半屏列嶂〉、〈龍目井泉〉……以描述當時鳳山縣景致為主,對左營、鼓山著墨亦多,為瞭解高雄歷史發展之重要史料之一。其生平與詩作於《重修鳳山縣志》、《鳳山縣采訪冊》史籍均有相關記載。

生平

卓夢采生於清康熙年間,為鳳山縣庠生(生員),卒於乾隆23年(乾隆歲次戊寅年,西元1758年),距今248年,其詩作如「鳳岫春水」、「泮水荷香」、「龍目井泉」、「半屏列嶂」等,以描述當時的鳳山縣景色為主,對現在的左營、鼓山著墨甚多,亦是瞭解高雄歷史發展之重要參考史料。

康熙60年(1721)朱一貴作亂,攻陷鳳山縣,亂賊召募之,卓夢采堅持「不善不入,昔有明訓」,「寧餓死,毋從賊」,並舉家逃入打鼓山,鳳山知縣肯定其崇高志節,曾頒贈「儒林芳標」匾額。其弟卓夢華亦為詩人,兄弟二人見重於時,其子卓肇昌為乾隆15年(1750)之舉人,詩作「鼓山八詠」、「龜山八景」仍是膾炙人口之佳句。 「卓夢采墓」建築年代久遠,且為清領時期鳳山縣時期漢人墓葬式樣,加上其形制完整,現況尚佳,因此墓前有象徵功名地位的旗杆座,其生平及詩作於《鳳山縣采訪冊》、《重修鳳山縣志》史籍中均有記載。

「卓夢采墓」在鼓山區青泉街龍泉宮旁之中華電信公司用地山坡上,因墓地屬柴山自然公園範圍,未來可結合作為本土教材,深具歷史文化價值潛力。 清代鳳山縣舊城為台灣第一座土城,亦為第一座石城,具有重要歷史價值;而鳳山縣內更是人才輩出,卓夢采及卓肇昌父子即為其中代表人物,其詩作無論寫景或抒情,皆有極高造詣,為研究台灣古典文學之重要作品。

卓夢采墓位於柴山,出入有所管制,故能保存良好,且卓家來台第七代子孫卓郭其田等人,本著緬懷先祖、顯揚先人的胸懷,同意將卓夢采墓指定為市定古蹟,讓更多民眾藉此認識其行誼、人格與文學,實為大孝顯親、不忘根本之最佳典範。

著作

《重修鳳山縣志》、《鳳山縣采訪冊》


七言律詩

岡山樹色
大岡山畔小岡連[1],翠色蒼茫[2]欲接天。

石洞[3]雲關閑去鳥,丹楓烏桕[4]半殘煙。

染成瑪瑙蘤[5]疑剩,削出芙蓉[6]水欲然[7]

攬勝遊人臨絕頂,幾回搖曳為誰牽。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貳冊。大岡山,位於高雄縣岡山鎮,海拔約300 公尺,與阿蓮鄉交界,從高雄外海遠望如覆舟,十分突出。詩歌描述高雄大岡山上縱翠疊碧,綠意如煙的樹景,與山頂石湖古洞、丹楓烏桕的色彩變化等。「岡山樹色」是清代鳳山八景之一。又,岡山奇石嶙峋,景色變幻無窮,引人無限聯想,因此素有許多傳說,《臺灣紀略》記載:「大岡山,壯如覆舟,天陰埋影,晴霽則見。上有仙人跡,鐵貓兒碇、籠耳甕在焉。相傳國有大事,此山必鳴。」既言其陰晴殊別,景色奇麗,,又述其有仙踪傳言,山上尚且遺留有鐵貓兒碇、籠耳甕等遺跡,增益神秘色彩。自清代以來,詩人歌頌之作甚多。

【延伸閱讀】
1. 卓肇昌〈岡山樹色〉,《全臺詩》第貳冊。

2. 朱仕玠〈岡山樹色〉,《全臺詩》第貳冊。

五言律詩

避寇鼓山
世途多荊棘,吾欲向誰親?高臥為長策,孤栖是逸民[8]。洞虛花寫影,樹靜月窺人。趺坐[9]如禪相,爨虛[10]未我貧。食魚羞看鋏[11], 漉酒好將巾[12]。始覺書生拙,空懷百戰身。

【題解】
本詩為五言排律,收入《全臺詩》第貳冊。乃鳳山縣文人卓夢采躲避朱一貴事件而隱居鼓山之作。鼓山又名打鼓山、打狗山、埋金山。此詩首聯描寫世路艱困,作者曾註:「辛丑(1721)賊陷縣,予逃鼓山避禍,匝月乃歸。」三、四句說明為避亂而隱居山林的抉擇;五、六句進而描寫山林景致;七、八句寫學禪靜坐以養性,以及現實層面的絕糧斷炊,故而安於困頓的情況。九、十句描寫與同居於當地的居民,下海捕魚共食之生活景況;末兩句則感嘆書生無用的無奈心情,全詩真情流露,誠懇動人。

【延伸閱讀】
1. 朱仕玠〈打鼓山〉,《全臺詩》第貳冊。
2. 許南英〈鼓山紀遊〉,《窺園留草》。

相關影片

十方法界》20180428卓夢采古墓
101.10.3臺灣漢詩【避亂鼓山】卓夢采作/林正三老師朗讀.wmv

註釋

  1. 岡山畔小岡連:大岡山南有小岡山相聯。
  2. 蒼茫:廣闊無邊的樣子。
  3. 石洞:大岡山頂有湖,山南有石洞。《初修臺灣府志》云:「大岡山之頂,蠣房殼甚多,滄海桑田,亦不知其何時物也。山頂有湖,雨則水滿,山陰有古石洞,莫測其所底,或以物擲之,窅然無聲,相對其下通於海。」
  4. 烏桕:桕,音ㄐㄧㄡ ˋ。烏桕,落葉樹,相傳其木老,則根下黑爛成臼,故得此名。
  5. 蘤:音ㄏㄨㄚ。古同「花」。
  6. 芙蓉:荷花的別稱。在此形容岡山奇石嶙峋,如芙蓉出水般,孤峰突起。
  7. 然:通「燃」,火燒的樣子。
  8. 逸民:即指隱居遁世者。
  9. 趺坐:趺,音ㄈㄨ。即盤腿打坐之意。
  10. 爨虛:爨,音ㄘㄨㄢˋ,竈也。意指竈中空無一物可烹煮。
  11. 食魚羞看鋏:典出於《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表雖有出仕之意,但時勢所趨而避居於此。
  12. 漉酒好將巾:即指以巾濾酒。典出於《宋書》卷九十三〈隱逸列傳‧ 陶潛〉「取頭上葛巾漉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