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葉蔓荊子
單葉蔓荊子
單葉蔓荊子別名沙荊子、灰棗、白布荊。破羅子,反背紅、硃砂草,紅肺筋、紅五匹、血盆草,紅青菜。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名貴藥材,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狀茸毛,有縱向淺溝4條,頂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萼長為果實的1/3~2/3,5齒裂,其中2裂較深,密被茸毛。體輕,質堅韌,不易破碎。橫切面可見4室,每室有種子1枚。氣特異芳香,味淡、微辛。這種名貴藥材不僅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還能夠止痛止血,防止傷口感染細菌化膿,可以說單葉蔓荊子渾身都是寶。[1]
目錄
形態特徵
單葉蔓荊子為百多年生落葉灌木,或匍匐蔓生,株高約1米,蔓生莖長達3米,有香氣;伏地斜生,節上生不定根;幼枝四棱形,密被柔毛。單葉對生,單葉蔓荊子葉片倒卵或度卵形,先端鈍,基部楔形呈圓形,全緣,葉面綠色,葉背灰白色,兩面均疏生短柔毛和腺點。單葉蔓荊子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狀,頂生;花萼鍾知形,5淺裂,外面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淡紫色,長1~1.5厘米,上部5裂;雌蕊4,伸出花冠管外,花葯個字形分叉;子房上位,球形,密生腺點,柱頭2裂。核果球形,灰黑色,直徑 5~7毫米,下半部為增大的灰白色宿萼包圍。輪傘花序,頂生及腋生,海輪約5朵小花,花徑4毫米;萼鐘形,有細毛,萼齒三角形,先端具小尖;花冠2唇形,上半部紫紅色,下部黃白色;發育雄蕊2,柱頭2裂,均伸出於花冠外面。小堅果卵形。花期5月。果期5~6月。[2]
生長環境
單葉蔓荊子生於海邊、湖畔、沙灘上喜充足的陽光,耐高溫,較耐旱,幼苗期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耐鹽鹼性較強。凡土質疏鬆,不積水的沙灘荒地、鹽鹼地均可栽種。但以土層深厚的沙灘荒洲上種植最好,在酸性土壤中生長不良。主產於山東、江蘇、浙江等地。[3]
功效與作用
單葉蔓荊子它有清肺熱、收斂止血、利水祛濕的作用,可治療吐血、咳血、產後寒、赤痢、血痢、創傷出血止血、清濕熱、治咳嗽吐血、風熱感冒等症。[4]
相關配伍
①治吐血:鮮單葉蔓荊子五錢,鮮八爪金龍五分。煎水服,分三次服完。
②治咳血:鮮單葉蔓荊子草一兩。煎水服。
③治產後寒及血崩:鮮單葉蔓荊子一兩。煮甜酒吃。
④治赤痢:鮮單葉蔓荊子一兩。用白糖炒後煎水服。
⑤治刀傷出血:單葉蔓荊子葉炕干。研末撒傷口。
[5]
種植技術
種子直播, 單葉蔓荊子苗3種種植繁育方法適用於既缺種苗又近水源的沙灘地。隨氣溫升高後,見貯藏的種子開始露芽時便取出,直接播入種植地里,條播或穴播,行株距以1.2X1米為宜,播後蓋沙平溝面或穴面,並鋪一層草。
枝條扦插 單葉蔓荊子宜選近兩年結果的莖條,若果枝多且粗長者更佳。割取後削去叉枝枯葉,置陰涼潮濕處儲藏備用。將選好的備用枝條(插條)切成20厘米長小段,按1.2X1米的行株距扦插。先用一根直徑2厘米左右的鐵釺,在地上呈45度角斜插成洞,深約20厘米左右,隨即將插條入洞內,踏緊沙土。一般宜選立春至春分期間的陰雨天進行為好。
枝條埋栽 成活率高,生長快,但用苗量大。其方法:先在地上按15厘米的行距開1.5厘米深的長溝,將枝條單株平鋪埋栽,不宜多放,然後蓋沙平溝或沙土高出地面,作龜背埂,踏實。栽後,4月長苗生葉後清除雜草、雜物。防止牲畜踩踏,覆蓋整理露蔸的莖枝。有條件可適當噴施葉面肥,促使莖葉生長快。2年後可在夏天進行除草。莖枝長到1米以上,可將鋪地而長的莖枝輕提拉離地面,然後將苗換動一個位置鋪好。並在其莖節上覆蓋少量沙子,隨即踏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