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南京浦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國家級江北新區共建區範圍內,總規劃面積約41.29平方公里。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目錄
園區介紹
在南京海峽兩岸科工園管委會基礎上,設立中共南京市浦口區委南京浦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作委員會、南京浦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為浦口區委、區政府派出機構,正處級建制,與科工園管委會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按照「一區七園」發展思路,由南京海峽兩岸科工園牽頭(12.85平方公里),整合浦口國際企業研發園(4.97平方公里)、江北新區服務外包產業園(3.26平方公里)、浦口經濟開發區研創園(10.91平方公里)、南京求雨山文化創意產業園(1.53平方公里)、浦口科學城(7.44平方公里)、農業科創園(0.33平方公里)。
主導產業:以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文化創意為主導產業,以量子通信和無人機為精尖產業。
發展理念
堅持以對標找差創新實幹,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工作主線,聚焦「地標性產業高地,都市圈最美花園」兩大支柱,大力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優化區域營商環境,奮力為開創「江北明珠」建設新局面貢獻園區力量。
發展現狀
目前,園區已與南京大學、重慶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審計大學等高校建立校地融合機制,加強科研資源與企業的聯合,助推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成果、發明專利在高新區進行實驗、開發、應用;深化「生根出訪」,建立南京市海外協同創新中心(硅谷)、南京市海外協同創新中心(墨爾本)、南京市海外協同創新中心(悉尼)3處協同創新中心,對接海外資源;在產業招商上,圍繞主導產業,聚集中創為量子通信、凱鼎電子、華控創為等優質品牌,簽約了南京國際軟件質量總部基地、益昂通信全球總部及研發中心、康佳磐旭工業物聯網產業研發中心及產業化基地等一批重點產業項目;在營商環境上,2020年,伊諾·光點創夢空間為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園區獲江蘇省創業投資綜合服務基地稱號,科創集團被認定為南京市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創新孵化基地試點;在產城融合上,蘭溪公園B、C區建成開放,江北設計小鎮獲評省級優秀特色小鎮,求雨山文創園、伊諾光點創夢基地兩家為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在教育配套上,南藝附中正式落戶,金陵中學浦口分校、游府西街小學浦口分校已於2020年9月開學,未來將成為江北義務教育階段優質資源的富集地;在品牌創新上,打造全國首家淘政策、淘服務的「金牌服務超市」,創新性地實現政策精準供給,專業服務精準提供,企業需求精準滿足,目前已基本構建出金牌代辦員、金牌服務超市、金牌管家三大品牌體系,形成金字招牌護航助企之勢。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南京浦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關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中國政府網,2020-07-13
- ↑ 從北方到南國,國家級高新區詮釋科技轉化「中國模式」,搜狐,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