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園十三首·其五 李賀

南園十三首·其五
圖片來自大眾網

南園十三首·其五是一首近體詩。這首詩由兩個設問句組成,頓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酣暢淋漓地表達出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第一個設問是泛問,也是自問,含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詩人怎甘蟄居鄉間,無所作為?因而他嚮往建功立業,報效國家

目錄

原文

李賀〔唐代〕74

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上凌煙閣,個書生萬戶侯?

譯文

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不腰帶武器,去收復黃河南北被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呢?

請你暫且登上那凌煙閣去看一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賞析

  這首詩由兩個設問句組成,頓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暢地表達出來。

  第一個設問是反問,也是自問,含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男兒何不帶吳鈎」,起句峻急,緊連次句「收取關山五十州」,猶如懸流飛瀑,從高處跌落而下,顯得氣勢磅礴。「帶吳鈎」指從軍的行動,身佩軍刀,奔赴疆場,那氣概多麼豪邁!「收復關山」是從軍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詩人怎甘蟄居鄉間,無所作為呢?因而他嚮往建功立業,報效國家。一、二兩句,十四字一氣呵成,節奏明快,與詩人那昂揚的意緒和緊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首句「何不」二字極富表現力,它不只構成了特定句式(疑問),而且強調了反詰的語氣,增強了詩句傳情達意的力量。詩人面對烽火連天、戰亂不已的局面,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寶刀,奔赴沙場,保衛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問,有勢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軍情和詩人自己焦慮不安的心境。此外,它還使人感受到詩人那鬱積已久的憤懣情懷。李賀是個書生,早就詩名遠揚,本可以才學入仕,但這條進身之路被「避父諱」這一封建禮教無情地堵死了,使他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語,表示實在出於無奈。

  「收取關山五十州」一個「取」字,舉重若輕,有破竹之勢,生動地表達了詩人急切的救國心愿。然而「收取關山五十州」談何容易?書生意氣,自然成就不了收復關山的大業,而要想擺脫眼前悲涼的處境,又非經歷戎馬生涯,殺敵建功不可。這一矛盾,突出表現了詩人憤激不平之情。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小詩的後兩句是說,請你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凌煙閣去看一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為萬戶侯?

  詩人問道:封侯拜相,繪像凌煙閣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這裡詩人不用陳述句而用反問句,發牢騷的意味顯得更加濃郁。看起來,詩人是從反面襯托投筆從戎的必要性,實際上是進一步抒發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由昂揚激越轉入沉鬱哀怨,既見出反襯的筆法,又見出起伏的節奏,峻急中作迴蕩之姿。就這樣,詩人把自己複雜的思想感情表現在詩歌的節奏里,使讀者從節奏的感染中加深對主題的理解和感受。

創作背景

  這首詩歌是《南園》組詩十三首中的第五首,是李賀應進士試受挫回昌谷閒居時陸續吟成,撰作時間可繫於公元811年(唐憲宗元和六年)春夏之交。

簡析

  《南園十三首·其五》是一首近體詩。這首詩由兩個設問句組成,頓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酣暢淋漓地表達出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第一個設問是泛問,也是自問,含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詩人怎甘蟄居鄉間,無所作為?因而他嚮往建功立業,報效國家。

  第二個設問則顯示出更濃郁的牢騷意味,表面上看,詩人是從反面襯托投筆從戎的必要性,實際上是進一步抒發了其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由昂揚激越轉入沉鬱哀怨,既運用反襯的筆法,又疊加起伏的節奏,峻急中作迴蕩之姿。詩人把自己複雜的思想感情表現在詩歌的節奏里,加深了語氣,更深化了主題。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長吉體」詩歌的開創者,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因長期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體抱恙。元和十一年(816年),強撐病軀,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詩作,不久病卒,時年二十七歲(一說二十四歲)。[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