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繩金塔
南昌繩金塔 |
中文名;南昌繩金塔 地理位置;南昌市西湖區 始建;唐天佑年間(公元904~907年) 塔高;50.86米 |
繩金塔,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繩金塔街東側,原南昌城進賢門外,始建於唐天祐年間(公元904~907年),相傳建塔前異僧惟一掘地得鐵函一隻,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分別刻有「驅風」、「鎮火」、「降蛟」字樣),還有金瓶一個,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繩金塔因此而得名。
繩金塔古樸秀麗,具有中國江南建築的典型藝術風格,自唐代始建,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是歷史信息的載體,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繩金塔素有「水火既濟,坐鎮江城」之說,是南昌人的鎮城之寶。
2016年10月,獲得「中國特色商業街」稱號。[1]
目錄
建設歷史
繩金塔歷經滄桑,屢興屢毀。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繩金塔經歷多次重建。
第一次重建是在元末明初,當時陳友諒與朱元璋大戰南昌,繩金塔毀於兵火之中,明朝建立後,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
第二次重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因1709年塔體長期失修而「全仆於地,無一瓦一椽存矣」。在巡撫佟國勷的主持下重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塔圯,五十二年重建,後數次修繕。今塔為同治七年(1868年)修建。塔身為磚木結構,七層八面,高59米,周長33.6米,每層都有飛檐 ,八面均有門通往飛檐,塔內有樓梯。該塔是南昌市最高的古典建築,登上塔頂,可鳥瞰全市。此後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道光二年(1822年)、同治七年(1868年)多次重修,光緒二十二年(1886年)塔遭雷擊起火,部分本質結構被焚,嗣後又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劫難,整座塔僅存磚砌塔體及葫蘆形塔剎。
1985年,國家文物局、省、市人民政府撥款修復繩金塔。自1989年維修後,歷經十餘年,自然損壞較為嚴重,由於當時木材未經防腐處理,木構件被雨水、潮濕等侵蝕而糟爛,有的被蟲蛀、蟻齧而空朽,鎦金銅皮(塔剎)銹損,油漆斑駁、脫落,磚石風化。
2000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關心重視下,在社會各界的資助下,繩金塔重煥勃勃生機。
2014年改造後的繩金塔,復古金塔西街煥醒老南昌記憶,金塔美食街在保留6幢住宅建築的同時,建築風格上一、二層原商業店鋪採用一層內退,二層外擴的改造方式,下面兩層通過返租形式規範業態。在引進全國各地小吃的同時,又以南昌特色小吃為主。在業態布局上,已成功篩選入駐商戶31家。整個街區分為A、B、C、D、E五部分。其中B區為中華老字號區,以本土老字號企業為主,兼顧全國知名老字號。
建築格局
繩金塔為中國江南典型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為七層八面(明七暗八層)內正外八形,其朱欄青瓦,墨角淨牆及鑒金葫蘆型頂,有濃重的宗教色彩,飄逸的飛檐,並懸掛銅鈴(按照製作古代編鐘的工藝,重新鑄造風鈴,七層七音)。葫蘆銅頂金光透亮,通身朱欄青瓦,墨角淨牆,古樸無華。
塔身每層均設有四面真門洞、四面假門洞,各層真假門洞上下相互錯開,門洞的形式各層也不盡相同。第一層為月亮門;第二、三層為如意門;第四至七層為火焰門,三種拱門形式集於一塔,這種做法是不多見的。它古樸秀麗,具有江南建築的典型藝術風格,它是歷史信息的載體,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塔剎高3米,最大直徑1.75米,內以樟木構架為胎,外釘2—3毫米厚鎦金銅皮。1988年維修拆卸塔剎時發現,該塔剎為同治六年製造,而重修該塔是同治七年七月始至同治八年冬完成(見劉坤——《重修繩金塔記》)。由此可見,在施工之前就對塔剎有周密的考慮和設計,塔剎各部位尺寸比例勻稱,線條柔和流暢,在江南民間的諸多寶塔中,象這樣的格局也是不多見的。
塔以須彌座為塔基(基礎僅深60厘米),歷經近三百年未見嚴重沉陷和傾斜,這與我們現代建築基礎處理大相徑庭。繩金塔內旋步梯直通其頂層,直視湖山千里道,"下窺城郭萬人家"(明、王直詩),是我市僅存的高層古建築,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繩金塔層層「飛檐翹角,銅鈴高掛」,「雙樹影回平野暮,百鈴聲徹大江寒」(明、吳國倫吟繩金塔詩)。繩金塔風鈴每層一個音階,七層七音,微風吹過,悅耳動聽。
地宮為塔基下的一種建築設施,1988年在維修繩金塔的過程中,在其他宮和塔剎內發現一批珍貴文物(現陳於繩金塔千佛寺內)。有古謠云:「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藤」諧「滕」音,指滕王閣;「葫蘆」,乃藏寶之物;「塔」,指繩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這首古謠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將流失,城市亦將敗落,不復繁榮昌盛。
相傳,古時候的南昌是個水鄉澤園。素有「木排之地」之說。常有蛟龍精作怪,鬧風、水、火三災,稱為「三害」。被三害奪去生命的人不計其數。當時豫章郡牧劉太守,為了安撫百姓,開倉賑災。貼榜招賢治理三害。
卻說進賢門外一老人,姓金名牛根,生性聰明,略通文墨,還懂得一些風水。以搓牛繩為生,獨生兒子喪生於四十年前的火災之中。金老頭立志誓除三害,造福子孫。便一邊搓牛繩,一邊研究天文地理知識。三年的時間跑遍七門九州十八坡,走遍了三街六市和所有的里巷,考察了三湖九津的地形地勢。繪製了豫章地理圖和治水圖,但仍然沒有找到一個適合的除害方法。
一天,金牛根夢一高僧,用禪杖在他家菜地重敲三下,說:「進賢門外,吾佛重地,水火既濟,坐鎮江城,在此建一塔,便永保平安。」老人立即挖地三尺得鐵函一隻,函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每一劍柄上鏤刻着兩個字:「驅風」,「鎮火」,「降蛟」;金瓶舍利三百個;竹簡一塊,上面刻着二十個字的偈語:「一塔鎮洪州,千年不漂流。金繩勾地脈,萬載永無憂。」
次日,金老頭便揭榜獻策,太守便命人破土動工造塔。經過三年的時間,一座十七丈高,方圓十丈另八尺的七層寶塔和塔下寺終於建成。那四根金繩在塔基底下伸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勾鎖地脈;那三把寶劍高懸在法華殿上;那淨重六十兩的金瓶和金老頭捐的四兩黃金一起溶鍍在塔頂上;那三百粒珍珠鑲嵌在佛台上。因金老頭搓繩獻金,挖地又挖到金瓶、金繩,所以就命名為「繩金塔」。
正門牌樓上高懸「永鎮江城」燙金牌匾,往裡看,很通透,一眼能見金塔首層大書一副對聯:「深夜珠光浮舍利,半空金色見如來」寓意此塔黃金澆頂,內藏三百粒佛陀舍利。
寶鼎傳說
繩金塔巍然聳立在進賢門外已經1100多年了,然而那葫蘆形的塔頂卻終年熠熠生輝,金黃金黃的光澤永遠也不會褪去,這是什麼原因呢?據說這是一個「寶鼎」。傳說在建塔的時候,地仙郭璞用風火寶銅在煉丹爐里錘鍊了九九八十一天;安裝的時候,禪月大師設壇祭天,花了九九八十一天才裝上去的。此鼎高約二尺八寸,周長一丈一尺八寸,裡層是九九八百一十斤風火銅,外層是八八六十四兩黃金。鼎內裝有八卦,鼎壁畫有水族水獸,鼎底刻有「驅風鎮火,降妖伏魔」八個大字。因為有了這個寶鼎,南昌才避免了風、火、水三災。
清朝乾隆年間,南昌來了個新任知府,姓霍名守正。此人本是滿洲旗人,生就一副奸臣相,一對賊溜溜的三角眼,配上一個鷹鈎鼻子,叫人一看就討厭。霍守正的為人也確實陰險狼毒,貪贓枉法,無惡不作,臉上卻常常皮笑肉不笑地對人打哈哈,老百姓都恨透了他。但是,由於他在京為官時,善於吹牛拍馬,阿諛奉承,得到乾隆皇帝的賞識和權貴和珅的庇護,所以誰也奈何他不得。有一年乾隆帝在宮裡住膩了,聽說江南一帶風光秀麗,便帶了幾個親信跑到江南一帶來游山玩景。當他來到南昌府時,這位霍大人忙得不可開交,他陪着乾隆帝游遍了豫章十景後,又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來到繩金塔寺。乾隆皇帝抬頭一看,只見繩金塔頂金光燦燦,便連連說道:「好塔,好塔!」這位霍大人立即趨奉道:「啟奏萬歲,這個塔頂是件稀世珍寶,它既可驅風,又能鎮火,倘遇雷鳴電閃,火球墜落,此鼎就會張開葫蘆口,把遠遠近近的火球一個個吞了進去。有了這個葫蘆寶鼎就不怕火了。」乾隆帝聽了連連點頭,口稱「妙哉,妙哉!」霍大人聽了眼睛一轉,懂得乾隆帝的心思,認為自己升官發財的機會到了,連忙跪下請旨修塔。乾隆點點頭答應回京以後再說。
乾隆皇帝回京不久就傳下了聖旨,命霍守正擇日修塔。霍守正滿心歡喜,一面派人四出徵收塔捐,乘機撈一筆;一面命西山的鐘鼎匠偷偷鑄造了一個金質的塔鼎,以備修塔時偷換那隻寶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樣大的事情還能瞞得住麼?霍守正想偷換寶鼎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一下子傳遍了全城。男女老少,怒氣衝天,三街六市,奔走相告,塔寺前後擠滿了憤怒的人群。大家圍着塔寺老方丈,七嘴八舌,議論紛紛,可是誰也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來。因為修塔是皇上下的聖旨呀!正當大家爭論不休,左右為難的時候,忽然來了一個花白鬍鬚的老人。只見他兩眼炯炯有神,雙手分開眾人來到塔前,聲音洪亮地說:「別急,別急,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吧!」大家仔細一看,這個老人就是那赫赫有名的西山鐘鼎老師傅。他本姓宗,家住西山腳下的宗村,因為他有一手鑄造鐘鼎的好手藝,因此人人都叫他做「鍾老座」。老方丈連忙把鍾老座和領頭的泥、木工讓進了方丈禪房,大家共同商量對付霍守正的辦法。鍾老座讓大家講完了以後,站起來不慌不忙地說:「諸位,不瞞你們說,霍守正想偷換寶鼎的事情我早就知道,他那隻金鼎就是我鑄造的。我們只要如此這般秘密行事,保險能夠保住這個寶鼎。」大家聽說金鼎是鍾老座造的,先是一怔,後來聽了他對付霍守正的辦法,都覺得主意很好。於是大家歡天喜地分頭準備去了。到了動工修塔的這一天,霍守正坐着綠呢大轎,前呼後擁地來到了塔寺前。他裝模作樣地登壇拜祭之後,就命鍾老座趕快動工,自己則搖搖擺擺來到寺內喝茶。塔寺方丈連忙上前招呼,與他下棋消磨時光。當衙役跑來向他報告寶鼎已經取下時,他高興得一推棋盤,忙向方丈告辭,命令眾人把寶鼎抬到撫台衙門去,自己坐上轎子一閃一閃打道回府。當晚子時時分,命心腹之人把寶鼎、銅鐘、蛤蟆石三件寶物一起偷偷裝上一隻大船,往北京迸發。
來到北京,霍守正首先拜會了和珅大人,然後由和珅把他引進皇宮後院,向乾隆皇帝稟告了送寶到京之事。乾隆聽了呵呵大笑,連誇他辦事能幹。
第二天,文武百官,朝賀已畢。乾隆皇帝一道聖旨下來,命將銅鐘和蛤蟆石收藏寶庫,將寶鼎抬到天壇南邊的祭天台上。然後選擇了一個黃道吉日,召集文武百官到祭天台去拜祭,試一試寶鼎的靈驗。這一天,文武百官到齊之後,只見一百個武官騎着高頭大馬,舉着一百個熊熊燃燒着的火把球,站在祭天台旁等候命令。鼓響三通之後,這一百武官環繞着祭天台上的寶鼎轉圓圈,把一百個火球向寶鼎擲去。乾隆皇帝和文武百官一個個瞪圓着眼想看看寶鼎吞火球的奇觀。可是萬萬沒有想到,轟的一聲烈焰騰空而起,嚇得文武百官屁滾尿流,抱頭鼠竄。等到大火撲滅以後,祭天台早已燒毀了一角。這下霍守正可犯了欺君大罪,乾隆立即下旨將霍打入天牢問罪。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鍾師傅在奉命鑄造金鼎時,暗暗鑄造了一個與金鼎一模一樣的銅鼎,霍守正與方丈下棋的時候,就用這隻銅鼎冒充寶鼎抬到了知府衙門,把金鼎裝上了繩金塔,又把那隻真正的寶鼎埋藏在寺後的老槐樹下。待霍守正走後,又偷偷將寶鼎挖了出來,裝上了繩金塔。然後把換下來的金鼎溶化,重鍍菩薩金身。所以寶鼎才得以保全下來。
可是,二百年以後,日寇侵占南昌,有個黑田少佐聽說繩金塔鼎是稀世珍寶,便處心積慮地想把它弄到日本的寺院上去,但因為日本人是信仰佛教的,不敢強搶,便鑄了一個鐵鼎,派了一個連的鬼子兵去,企圖換下寶鼎。
這一天,黑田少佐率領大隊人馬來到繩金塔下,按照塔的外八面形扎架豎梯,命令八個鬼子兵從八個方向爬上塔去。但這八個日本鬼子剛一摸到塔鼎就一個個倒栽下來,摔得粉身碎骨而死。黑田以為是鬼子兵不小心,嚎嚎亂罵了一通,接着又派很多鬼子兵爬上去。領頭的鬼子喊着「一、二、三!」想抬起寶鼎來,但手一觸到寶鼎又倒栽蔥掉了下來,黑田默想片刻,嗯了一聲說:「有了,有了!」便率領所有的鬼子兵進寺去焚香燃燭,拜敬菩薩,隨後又命令十六個鬼子兵再爬上去。可是這一回剛剛爬到塔頂邊上,還沒等喊完「一、二、三」,就轟隆一聲梯倒架散,全部摔了下來,死的死,傷的傷。黑田少佐簡直嚇懵了,連忙跑進寺院跪地叩頭謝罪,請求佛爺寬恕,然後悻悻而歸。黑田少佐回到營房坐臥不安,忽然覺得頭昏眼花,心口疼痛,不久就患病而死。大家都說這是觸犯了神靈的結果。
實際上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一位愛國的京劇武生,在黑田少佐換鼎的頭天晚上,從塔內的樓梯上摸到了塔頂,暗地裡在寶鼎的底部裝了根電線,接通了電源,所以鬼子兵一摸到寶鼎觸了電,被打了下來活活摔死,而黑田少佐卻是因為受了驚嚇,心臟病暴發而死的。
狐妖傳說
相傳很早以前,繩金塔一帶非常繁華,遊人絡繹不絕,四鄉農民都在這裡交易,因而這裡有「豬市」之稱。
但是,奇怪的事情也發生了:人們經常在陰雨天氣看見塔上有個年青貌美的女子出現,在月朗星燦的晚上聽見塔上樂聲悠揚;在電閃雷鳴,狂風大作之夜聽到塔上有悽厲的哀鳴……
於是,繩金塔上有狐狸精的消息傳開了。沒有人登塔縱覽風光了,一下子市場變得蕭條起來,四鄉農民也不來交易了,繩金塔上塔下很快長滿了青苔和野草。
繩金塔附近的司馬廟有一戶漁民,戶主趙老漢和獨子趙龍相依為命,長年累月在撫河上打魚為生。由於妖精作祟,市場蕭條,他們生活非常困苦。一個春雨瀟瀟的晚上,趙老漢因病無錢醫治而死去了。臨終時,囑咐兒子一定要將妖精除滅,讓父老鄉親重新過上好日子。趙龍含淚將父親埋葬了。
次日,趙龍腰插尖刀,徑直來到繩金塔下。拔出刀,從一層上到七層。突然間,陰風四起,沙塵撲面,在趙龍的面前倏地出現了一個絕色女子,伸出纖指動手扯他。趙龍將刀砍去,女子倏地不見。突然間,一陣狂風把趙龍吹到空中,跌落到塔邊的一口水塘里。趙龍帶着傷痕,在別人攙扶下回到了家裡。
晚上,趙龍躺在床上,朦朧中只見一白髮老人把他領到屋後一個洞口邊,從懷裡取出一面圓鏡說:「持此鏡沿洞進去,妖精可除滅,」說完不見人影。趙龍突然驚醒,卻是一夢。
次晨,趙龍起床,跌傷部位奇怪地好了。他從床底抽出尖刀,忽然發現有一面圓鏡在刀旁,他拿起圓鏡,插好尖刀,來到屋後,果然發現亂草叢中有一個盆口大小的洞。他撥開亂草,爬了進去,越往裡進,洞口越大越深。不一會兒,水漫到了膝蓋,又不久水就齊胸深了。趙龍在黑暗的洞中淌着水,不知走了多久。最後,他發現了亮光,洞口的水也淺多了。他顧不得疲勞,加快腳步來到了有亮光的地方,原來這裡有一道拱形門,亮光是從這裡照進洞中的。趙龍左手拿鏡,右手持刀,摸索着進了拱門。不一會兒,他來到一間石室門口,推門進去一看,只見一個絕色女子躺在一張巨大的石床上,牆角亂七八糟地堆着一些人的骷髏。女子突然驚醒,正在慌亂間,趙龍拿着鏡子對他一照,女子竟象被釘子釘住了似的,一動也不能動。趙龍上前一步,一刀往她胸中捅去,鮮血如注,哀鳴聲中女子現了原形,原來是一隻麻色大狐狸。
狐狸精除滅了,人們又能安居樂業了。
對聯招婿
相傳,1100多年以前,南昌繩金塔建成以後,塔高五十九米,七層八面五十六孔。每逢中秋節燒太平塔,繩金塔上也要點燈,一眼望去,四面八方閃光耀眼,甚是壯觀。
這年中秋節,豫章劉太守捐燈油五十斤,命家人送往繩金塔寺,要和尚加添繩金塔上燈火。夜晚,帶領夫人王氏、女兒瑞蓮來到繩金塔寺敬香賞月。和尚把塔上燈火點得通明,侍候劉太守到佛殿上香完畢,請到塔寺前觀塔賞月。
一輪明月升起,萬家燈火閃閃,全城爆竹聲聲,好不熱鬧。瑞蓮小姐很有才學,題詩答對,樣樣精通。今夜來到繩金塔,看見塔上燈火輝煌,華光四射,心情非常激動,隨口嗆出一副上聯:「塔上點燈,層層孔明諸葛亮。」太守見上聯文字不俗,「孔明諸葛(格)亮」引用了先輩名人字號,同音寓意,是副絕對,連聲叫好,夫人也很高興。再問瑞蓮下聯怎樣?瑞蓮回答不出來,想了一下,含羞地說道:爹爹,豫章人傑地靈,何不寫張榜文出去,若有人對得下聯,也算是個才子。女兒我……」太守一聽,滿心歡喜,知道女兒的心事,心想:寫張榜文出去,若有人對得下聯,將女兒終身相許,豈不了卻我二老的心愿嗎?
第二天,劉太守在繩金塔前,貼了一張榜文,上面書寫了上聯:「塔上點燈層層孔明諸葛亮」。豫章才子,若有人對得下聯,揭榜招為門婿。榜文一出,看榜的人絡繹不絕。官家公子,豪門子弟,城裡讀書人奔走相告,前往繩金塔看榜,只是沒有人敢揭榜。
且說蓮塘漆家莊,有位漆公子,名喚子菱,是村上有名的秀才。這日聽了消息,趕到城內看榜,見上聯是:「塔上點燈層層孔明諸葛亮」。既寫了繩金塔的景色,同音寓意,又有前輩人字號,仔細一想,無法對得下聯,只好邁步回鄉。但是「塔上點燈層層孔明諸葛亮」反覆在腦子裡思考,不得平靜。一路走來,不覺過了淡溪,已經累了,在小橋頭坐下歇息。忽見一老農民,肩挑一擔糞想過橋去。但是橋板狹小,不敢跨步。於是放下糞桶,請子菱抬過橋去,子菱從小生長在農村,對抬糞並不討厭,於是撩起長衫,抬起糞桶,小心地和農民抬過去一桶。回來又抬過去一桶。老農感激不盡,說道:「相公,你在這裡歇息,我到池塘里挖幾節藕給你吃。」子菱忙說:「老伯伯,不用,不用。」老農說:「池中藕是我栽的,不要緊。我要選幾節好藕給你吃。」他一邊說,一邊走到池邊,只見荷葉茂盛,一支嬌嫩的紅蓮,迎風怒放,他高興地說:「蓮花歡笑,瑞氣盈門,是一朵瑞蓮。下面必有好藕。」子菱失聲地說:「啊!一朵瑞蓮。」「相公,你的彩頭不錯。剛才跟我抬了兩桶『屎』,兩桶為一雙,可說是『雙喜』(屎:南昌音嗆喜)臨門」。說着把蓮花摘下,送到子菱手裡,子菱滿心歡喜。老農順手拿起丟在塘邊的鐵鍬,挖出一節白嫩的藕,用水洗淨,拿在手中稱讚說:「相公,你走鴻運,這藕太白了。」子菱正在思考上聯,老農的言談舉動,使他驚住了。「池中藕是我栽的,」「一朵瑞蓮,」「這藕太白了」這些話重新在腦子中閃過,一副下聯正在孕育。這時老農把一節白藕拋上岸來說:「這節藕好,沒有帶根,根藏在泥里,讓我再取第二節。」子菱想:泥里藏根。不覺頓時驚叫起來:「對上啦!對上啦!」帶着蓮花,轉身奔過橋去,老農莫明其妙。
子菱再也不覺疲勞,一口氣跑進了城,來到繩金塔揭下榜文。早有家人稟報劉太守,太守請出夫人和小姐瑞蓮,大堂落坐。瑞蓮坐在帘子後面等侯,傳揭榜人進見。子菱邁步進了大堂。太守和夫人見來人眉目清秀,一身文生打扮,年將二十歲左右,心裡早有幾分歡喜。劉太守和夫人讓子菱在一旁坐下,太守問了子菱姓名而後說:「既然揭榜,請把下聯對來。」子菱立即對道:「池中栽藕節節太白李長庚。」太守一聽:「塔上點燈」,正好對「池中栽藕」,「層層孔明諸葛(格)亮」正好對「節節太白李(里)長(藏)庚(根)。」同音寓意,也是先輩名人字號,不禁失口叫絕。太守高興,即問下聯怎樣得來?子菱將遇老農之事說了一遍。太守感嘆地說:「鄉間出真才。」即令子菱書寫下聯,與瑞蓮上聯匹對。子菱書法也是筆走龍蛇,得到太守的讚賞,連聲稱道:「佳婿,佳婿。」子菱將蓮花獻給太守,作為聘禮,夫人將這支蓮花交給小姐瑞蓮,小姐早已看在眼裡,喜在心頭。接過蓮花,含羞帶笑,隨着丫環轉至後堂去了。太守夫婦高興得呵呵大笑,說道:「將對聯掛在繩金塔寺,公布於眾,擇吉完婚。」
豫章落華,古邑西郊,攬一浮屠。得天澤潤惠,地靈輔佑,拈金繩四匝,古刃三鋒,而富盛名。此贛府洪城之瑰寶----繩金塔。
自進賢門出,舉目眺極,朱欄青瓦,壘甃成樓;鎦金玉頂,風鈴繞樑;金禪舍利,霞光隱映;文鼎墨寶,粘壁而題。高雅清流之聲,遠播不散,虔誠信念之意,經久長存。真乃「東華上府尋仙處,南域接天禮佛台」。
唐壁開鑿,歷四百年,浮屠蒙難。明初,太祖揮兵與漢王獵鹿鄱陽之畔,殃及繩金。巍巍神台,盡圮於斯。椽梁桷棟,如鋪蕘積薪,置於戰火。此天不忍顧,佛不欲觀,信民之悲,猶煎心於盆,聲聲泣血。幸天道澤霖,太祖臨恩,洪武元年,金身重塑,復享千秋之香爇,發萬民之弘願。天高聽卑之德,千古銘篆。
又四百年,明隕清興,戰火荼毒。千年之堤,疏於修繕,金塔崩闕,瓦椽無存。康熙朝五十二年,時任巡撫冬國襄經歷次上策,得天府隆恩,金身重建。飛檐橫壁,懸鈴擎鍾,祥和玉磬之聲復播千里湖山。魔障辟除,滄海歸源,祈萬世無量之功德。
德披四海則命行坎坷,天道蒙瞀至此,靈之殤矣。其後二百餘年,盡受荼棘,更僕難數。光緒年九天雷動,文革中愚火焚灼……銅駝荊棘。直至世紀之交,千年之數,金塔重現光明氣息。新姿美致,光艷灼人,更有風鈴七音,層層疊翠。朽骨重肉,枯木發榮,萬象奪目,華夏慶忭。
繩金塔歷經千載,已化不朽,堪嘆宇內神機。被澤蒙庥者,無計其數。而今河清海晏,普天極樂,愚民寥以此篇以賀玉身一千一百年壽誕,共祈四海昌平,神州大統。
繩金塔記
鄰水滕閣,多帝王之氣,凌霄繩金,多黎庶之風。塔閣雖並古於唐,然閣因勃賦而名天下,塔則以廟會而蔚人間。故曰:昔之豫章,今之南昌,若論人文名片,滕閣之宏,遜於寶塔之朴。
撫古思今,漢唐氣象,明清風物,潛化而綿延。贛鄱洪都,七門猶在,九津何存!幸有西湖活水,平添一城生動。湖蘊塔古,塔輝湖艷,四海雲集,十里繁華。更有塔下佛寺,塔興寺榮,塔廢寺荒,多少戲文說舊盛衰道理。
奇聞異事,自唐多有聞,繩金逸事,亦實亦虛。降蛟鎮河妖,不足為怪。鎮火防災,何能?想由元及清,毀建復修多矣!偶因天火雷擊,多因戰火人為。驅風辟邪,又何能耳!文革劫難,人風猛於戰火。塔興於盛世,衰於國弱,原在人為也。
今之墨角淨牆,朱欄青瓦,飛檐銅鈴,遵古標新。直視碧湖,下窺新城,皆賴政通人和,重振而恆昌。繩金如是,滕閣亦然。滕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昔之動盪,民謠亦不安。滕壯葫蘆燦,塔矗南昌靚,今之氣象,出自民之心志。
千年古繩金,六屆新廟會,風情萬種,愈演愈烈,愈品愈濃。斯天斯地,斯城斯湖,有其形勝經之,人文緯之,留記於盛世,豈不快哉!
塔記碑文
豫章故跡,南昌勝景。夫繩金一塔,綽態飛騁。迎面以撥地之勢,仰觀以卓立之姿。摩天一指,盡收吳楚之山色;窮極八目,曠覽天地之雲影。煙波浩渺,襟鄱陽而遙對滕王之閣;川岳縈帶,枕廬山而牽手梅嶺之境。磚木巧構,匠心妙造。四門一圍,牖列楹排;七層八面,崇置廊迥。朱欄青瓦,疑是魏邑之雀台;墨角淨牆,恰似漢京之鳳閣。飛檐翹角,懸掛銅鈴。雙樹影平,雨師臨而齊綠,百鈴聲徹,風伯至而互鳴。古樸秀異,涵宗教色彩之濃重;飄逸靈動,融江南建築之風情。昭彰霄漢,濯大雁之神秀;暉耀日月,挹雷峰之壯采。登斯塔也,誠可含霞飲景,滌煩冗於心胸,盪遺塵於旋靜。登高則身氣俱淨,眺遠而神魂皆穎。
浮屠何覓,地處進賢門外;溯史究源,始建天佑年間。鐵函一隻,掘寶物於地基;舍利三百,結佛緣于慧根。四匝金繩,鐫驅風鎮火之符;三把古劍,寓降蛟伏虎之意。塔因繩而得名,地無金而鑠聲。幾經焚毀,無片瓦之所存;數……
節慶活動
繩金塔廟會
繩金塔在四十畝左右範圍進行規劃改造形成塔體文物規劃為主軸線,四大區域組成的繩金塔公園格局,具有濃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從市場經濟的眼光來看,具有巨大的旅遊觀光價值,是一處不可多得旅遊資源。具體來說,形成以歷史文化為主線,四大區域的格局。繩金塔在四十畝的規劃基礎上,改造形成了塔體文物規劃為主軸線,四大區域組成的繩 金塔公園格局,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的繩金塔風景區。滿足了善男信女及當代文人雅士朝拜美好願望。第四大區域是在園區8.4畝土地面積上興建了一座隆興院(戲台、茶樓),每天演出都有南昌的地方戲。
隨着繩金塔周邊環境改造公園擴建工程的竣工,園區內綠化面積的增多,參觀內容的豐富,整個布局形成為:一塔一寺(繩金塔、千佛寺)、一園一廟(藝林園、文廟)、一台一村(戲台、民俗村)的總體布局。打通了一條15米寬250米長由前進路直通沿江路的通道,道路兩旁建成了仿古小吃一條街,開闢了一處遊覽停車場。繩金塔公園及周邊環境面積上了規模,品位了上檔次,廣開聲譽,成為一個人們有的看、有的吃、有的玩、有的樂的名勝景區。直接與上海的城皇廟、南京的夫子廟相媲美。
廟會分為園內、園外兩部分。園內將開展一系列節日慶祝活動,如「金塔明月夜,詩意頌西湖」——品月餅、賞月亮、慶佳節中秋賞月晚會;按照一屆廟會留存一個紀念雕塑的傳統。
留存「惟一」和尚的形象雕塑。園外活動的主要內容為風味小吃展和商貿展。廟會歷時19天,每天將有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民俗展示、奇人絕技、綜合性大型文化演出等。
第十屆繩金塔廟會歷時15天,有近50場大型演出及活動,規劃了風味小吃、名優特產、服裝百貨等三大區域,設立標準攤位300多個。南昌民間戲曲、大型歌舞表演將陸續上演,興國米粉魚、西安羊肉泡饃等全國名小吃齊聚一堂,市民既飽眼福又飽口福。 開幕式時,活動主辦方將在繩金塔景區北門廣場西側牆新建20.12米長、2.8米高,由一千個不同書法表現形式的「龍」字組成的「千龍文化壁」。
每逢金秋,繩金塔熱鬧非凡,好戲連台。數百萬觀光客蜂擁至此,或參加廟會祭祀活動,或觀看民間歌舞、時裝表演、曲藝特技、民間絕藝,或品嘗中國各地風味小吃,採購來自天南海北的各式物品。一座名塔,一場廟會,聚萬種風情,集天下民俗,五彩繽紛的場景令觀眾眼花繚亂,真正讓遊客樂在南昌。
第一大區域是藝林園,在近四畝的土地面積上栽種名貴花草樹木,有南昌市名樹之列的香樟,以及高杆蘇鐵、倒槐之類樹木、風雨亭等諸多內容和品種,具有觀賞、休閒功能。第二大區域是民俗村,在7.8畝土地面積上,重建一幢在清末民初保留下來的民居、按照傳統有着獨特民俗風情建立一個民俗村。裡面陳列擺放着傳統鄉土風情的勞動生產用具,犁、耙、輾、水車等諸多勞動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讓遊客觀賞為之耳目一新的感覺。第三大區域在4.8畝土地面積上建一座文廟,內在涵意是歷代文人雅士的聚集場所,為祭奠孔子及屬下門生72賢人、12真人的展示場所。此建築物落成後,能滿足善男信女及當代文人雅士朝拜的一種美好願望。第四大區域在園區8.4畝土地面積上興建一座隆興院(戲台、茶樓)每天演出南昌的地方戲。經常有省京劇團、市採茶戲團、市歌舞團在塔前寺演出數台地方戲,吸引了很多觀眾,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使用功能
隨着繩金塔周邊環境改造公園擴建工程正在逐步進行。 打通一條15米寬250米長由前進路直通沿江路的通道,道路兩旁建成仿古小吃一條街,開闢一遊覽停車場。經過一段時期的開發與建設,使繩金塔公園及周邊環境面積上規模,品位上檔次。
18路,219路長班,221路,225路,230路,233路,242路,32路,5路,305路,310路公交線路
軌道交通
南昌地鐵3號線、南昌地鐵4號線:繩金塔站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