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南湖大山

南湖大山

图片来自hillmont

南湖大山台湾第五高山,中央山脉第三高峰、中央山脉北段的最高峰,海拔3742(3,741.595)公尺,设有一等三角点、三等卫星点LP59,台湾百岳排名第8。

处于中央山脉主棱线北段,南湖山群为台中市宜兰县花莲县的边界,最高峰南湖大山山顶位于台中市和平区平等里,东南方距离花莲县秀林乡和平村的边界约400多公尺,在太鲁阁国家公园内。南湖大山与玉山雪山秀姑峦山北大武山合称“五嶽”,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山型端凝厚重,素有帝王之山王者之山之称;主山的山体,别号“帝王头”[1]

南湖大山亦为现行流通第五版新台币贰仟圆钞票背面之主题。

目录

山脉群

南湖山群高山林立,许多山峰和棱脉高于3,500公尺,主要的山峰有主峰(3,742公尺)、南湖大山东峰(3,639公尺)、南湖大山东北峰(3,563公尺)、南湖大山东南峰、南湖大山中南峰、南湖大山南峰巴巴山、巴巴山南峰、南湖大山北峰(3,595公尺)、南湖北山(3,534公尺),甚至还包括东棱的马比杉山、西棱的审马阵山、北棱的巴都服山拔都诺府山,是整个中央山脉最北的高山区,南湖大山东峰也是宜兰县的最高峰。

南湖大山因位处中央山脉的北缘,纬度较高、海拔高、山体庞大等地理因素,再加上宽大的兰阳溪河谷与思源垭口的通谷地形,每当冬季寒流来袭,大陆冷气团即循此通谷顺势导入大量的湿冷空气,受通谷两侧高耸山脉的推升夹挤,逐渐凝聚随地势上升,当气团上升到3,000公尺以上,随著高山温度骤降,湿冷上升气团的迎风面的高山便会飘下纷纷白雪。南湖大山与西侧夹挤的雪山成为台湾最容易降雪与积雪深厚的高山。

南湖山区的地层主要由板岩构成,时夹有薄层细粒砂岩始新世砾岩石灰岩。一部分为始新世地层,称为毕禄山层,而其西斜面可能为中新世地层,称为庐山层。南湖山区的冰河地形圈谷的岩层,主要以板岩为主,如北峰经东北峰、东峰至主峰的棱脉,出露多处板岩露头。南湖山区的变质砂岩,呈带状分布,由主峰经南湖南峰南延至中央尖山出露石英砂岩为主的变质砂岩,中央尖山更出露粗粒石英砂岩,甚至石英砾岩。这个极坚硬的带状石英砂岩区形成南湖山区主要的棱脉与突出的山峰。

林朝棨认为南湖山块原本与其西方的雪山山块相连,属同一个山块,后受地块运动形成地垒状山地,之后两山块之间发生断裂,形成匹亚南构造线(梨山断层),将两山块分割东西两侧。南湖大山最具特色的地形景观为“南湖圈谷”,日治时田中薰与鹿野忠雄在1934年发表的研究,指出南湖大山曾为冰帽覆盖,南湖山区周遭形成有19个圈谷,其中南湖大山北峰、东北峰、东峰、主峰附近有12个圈谷,保存最显著、最完好的是此四峰包围的上、下圈谷。

2000年杨建夫的研究报告在南湖大山主峰周边发现3个U形谷、18个圈谷、1处冰帽等的主要冰河地貌,以及多处冰坎冰碛丘和擦痕等冰河作用的直接地貌证据,还在上、下圈谷的四周谷壁发现许多属于冰缘地貌的石流坡。位在下圈谷(一号圈谷)的南湖山屋原为泰雅猎寮所在地,溪头群匹亚南泰雅族人称为Bunakei,意为岩屑砂石平坦地,后来演变为上圈谷(二号圈谷)的别名,又称上圈谷为“布那奎圈谷”。杨建夫研判上、下圈谷是两条U型谷,而非冰斗

一、二号圈谷南侧顶端是南湖主峰与东峰间非常平坦的鞍部,标高约3500公尺,水系上是台湾海峡与太平洋的分水岭,这块平坦的鞍部东西长约400公尺,南北宽约250–300公尺,其北侧的上、下圈谷和东南侧的大浊水南溪源头谷地全是冰蚀的U形谷,应是古冰帽遗迹,估算冰期的冰层厚度达70–80公尺。

冰河时期,台湾与亚洲大陆相连,寒带植物扩展到台湾。冰河期结束,气温与海平面上升,寒带植物不得不往高山迁徙,于高山地区找到栖息地,保存了许多第三、四纪的冰河孑遗生物,其中以南湖大山山区最多。南湖上、下圈谷是高山野花的故乡,台湾珍贵的地理宝地,冰河孑遗植物大都遗留这里,成为这批娇客的最后一块根据地。

南湖山区多达百馀种的高山植物,几乎涵盖台湾绝大多数高山植物。上、下圈谷最高点为冰河最高点寒原地带,气候严苛低温,风化剧烈,石砾铺盖,土层浅薄,几乎寸草不生,这荒僻孤冷所在,居然可以开出娇艳媚丽的花朵。南湖山区中特有最著名的有南湖大山柳叶菜,俗名为大轮红花,美名远播,是孑遗自冰河时期的珍稀物种,在高海拔3400公尺以上的山区呈现孤岛狭隘之点状分布,族群数量稀少,农委会依《文化资产保存法》于1988年8月22日公告明订为珍贵稀有植物之一。[2][3]

此外有冈本氏岩蕨高山柳南湖附地草南湖蒿草南湖碎雪草南湖马兰南湖紫云英南湖大山黄芮)、南湖倒提壶双黄花堇菜高山铁线莲奇莱喜普鞋兰玉山薄雪草南湖杜鹃(南湖石楠)等,都是台湾特有与珍稀的植物。

影片

4天完成7座南湖群峰到底难不难 !? / 马比杉山真的有那么远吗 ? / 陶塞峰最美的岩峰 / 此生必访百岳纵走路线🔥

参考文献

  1. 百岳2.0小组. 陈远建, 编. 第二世代台湾百岳全集 初版. 台北市: 户外生活. 2007-08-31. ISBN 978-986-6994-39-5. 
  2. 南湖柳叶菜(10/04).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花果历〉回顾2005年花果历〉秋季(8.9.10月). 2020-02-01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3. 珍贵稀有植物. 自然保育网.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 物种保育 > 植物保育. 2020-04-29 [2022-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