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縮略圖博興


博興縣,隸屬於山東省濱州市,位於濱州市東南部,總面積900.7平方千米。

博興縣境內有黃河小清河、支脈河三大水系,盛產小麥棉花大豆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種農副產品,是全國蒲草系列工藝製品的唯一產地、全國草柳編工藝品出口基地,柳編和草編分別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山東省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被命名為「中國草柳編之鄉」、「中國優質西紅柿之鄉」。  截至2018年,博興縣下轄3個街道、9個鎮 。截至2017年末,博興縣總人口50.3283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47.1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1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71.6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49.35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7.54:49.45:43.03,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8459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0139美元)。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0年山東省四星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預試點城市。

中文名博兴县行政区划代码371625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山东省滨州市地理位置山东省滨州市东南部面积900.7 km²下辖地区3个街道、9个镇政府驻地博城二路399号电话区号0543邮政区码256500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人口数量50.3283万人(2017年总人口)车牌代码鲁M [1]

目錄

歷史沿革

博興縣歷史悠久。在利城、村高、曹家等村莊發掘的龍山文化遺址證明,遠在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境內已是父系氏族社會,是比較稠密的人煙聚居區。 春秋時期為博昌邑(故址在今寨郝鄉寨郝村南)與樂安邑(故址即今老縣城)。戰國時期置博昌縣、樂安縣與千乘縣。秦朝因之,皆屬齊郡。


西漢時期,境內置六縣一國:縣境東部為利縣,包括廣饒縣西部,治所在今店子鎮利城村;利縣以西為博昌縣,治所在今湖濱鎮寨郝村南;縣境南部為延鄉侯國,其域包括桓台、高青部分縣地,治所在今錦秋街道辦事處安柴村西;縣境西南為高昌縣,包括高青縣東南部,治所在今錦秋街道辦事處灣頭村南;縣境中部為樂安縣,治所即今博興老縣城;樂安以北為千乘縣,其域橫跨今博興、高青兩縣部分地區,其治所,一說在高青縣東境,一說在今博興縣陳戶鎮馮吳村;縣境北部沿黃地區為濕沃縣,其域大部在今濱州市,治所蒲城。諸縣中,利縣屬齊郡,濕沃縣屬渤海郡,其餘皆屬千乘郡。新莽時期,改千乘郡為建信郡。

東漢初年襲西漢建制。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為樂安郡(後改「國」,復改郡)境內為五縣地:博昌縣、樂安縣、千乘縣、利縣、沿黃地區仍為濕沃縣地。俱屬樂安國,各縣治所未變。三國曹魏因之。

晉代,千乘縣地併入濕沃縣,境內為博昌縣、樂安縣、利縣與濕沃縣,屬青州樂安郡。

南北朝北魏時期,博昌縣移置今壽光縣,境內置樂陵縣、陽信縣與般縣。前二縣屬樂陵郡。樂陵縣治所始在蒲姑城舊址,北齊時移樂安故城。陽信縣治所在原博昌城。樂陵郡城在今陳戶鎮馮吳村。般縣治所在今店子鎮般若村。北齊沿襲北魏制,後周又因之。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撤樂陵縣、陽信縣及般縣復置博昌縣,治所仍在博昌故城。開皇二十年置新河縣,大業初年,廢,併入博昌縣。濕沃縣改為蒲台縣。俱屬青州北海郡。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復置樂安縣、新河縣,連同原博昌縣俱屬乘州(武德二年置,領五縣,另有千乘、壽光二縣)。武德八年(625年)廢乘州,新河縣、樂安縣併入博昌縣。境內北部沿黃地區為蒲台縣地,仍屬青北海郡。總章二年(669年)博昌治所移於樂安故城即今縣城,再未遷址。 五代時期,梁朝沿襲唐代建置,後唐避獻祖李國昌諱,改博昌縣為博興縣。 宋代屬京東東路青州北海郡。 金代屬山東東路益都府。


元朝初年,升博興縣為博興州,屬益都路總管府。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博興州為博興縣,屬山東布政司青州府。 清朝沿襲明制。

民國初年,廢府設道,博興縣屬岱北道;民國四年(1915年),改屬濟南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改屬淄青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道制廢,博興縣直屬省政府;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全省先後設魯西、魯北、膠東3個行署轄17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博興縣屬魯北行署第十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設魯北、魯西北、魯西、魯南、魯中、魯東6個政府辦事處,仍轄17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博興縣屬魯北辦事處第十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直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24日,中華民國在山東的政權消亡。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了山東省臨時參議會及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是年秋,共產黨領導的博興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民國三十年(1941年),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劃全省為膠東、清河、冀魯邊區、魯中、魯南、魯西6個行政區,博興縣屬清河行政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9月省戰工委改為省戰時行政委員會,領膠東、魯中、魯南、清河、冀魯邊5個主任公署及濱海直屬專員公署,博興縣屬清河主任公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3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山東省政府成立,劃全省為膠東、魯中、魯南、渤海、濱海5個行政公署,領21個專員公署。9月,博興縣抗日民主政府更名博興縣政府,屬渤海行政公署清河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山東省政府更名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博興縣政府更名為博興縣人民政府,仍屬渤海行署清河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博興縣屬惠民專員公署。1956年3月撤蒲台縣,其地域併入博興縣。1958年撤桓台縣、齊東縣,其大部地域併入博興縣。同時,撤惠民地區,博興縣改屬淄博專員公署。1961年復置惠民地區,博興縣改屬惠民地區專員公署。1978年惠民專員公署更名惠民行政公署,博興縣仍屬之。1992年3月惠民地區行政公署改為濱州地區行政公署,博興縣仍屬之。2000年6月,濱州地區行政公署改為濱州市,博興屬之。

位置境域

博興縣位於山東省濱州市東南部,東鄰東營市的東營區與廣饒縣,南接淄博市臨淄區與桓台縣,西與淄博市的高青縣接壤,北與濱城區相連,並隔黃河與東營市利津縣向望。介於東經118°03′—118°23′,北緯36°58′—37°23′之間,南北長45.8千米,東西寬29.5千米,總面積900.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博興縣地處燕山運動斷裂帶,渤海凹陷西南邊緣與泰沂山區山前衝擊平原的交接地帶。縣境地貌呈南北高、中間窪、西高東低、簸箕狀。小清河自西向東穿過縣域中部,以北屬黃泛平原,以南屬泰沂山區山前沖積平原。地形分為平地、窪地、斜坡地三大類,微地貌較為複雜。全縣海拔最高點為21.6米(曹王鎮王海村),最低點為5.4米(店子鎮大劉村北) 博興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6℃,年平均無霜期191天,年平均日照2479.8小時,年平均降水582.8毫米。

水系水文

博興縣平均海拔8米,最高21.6米,最低5.4米。境內有黃河、小清河、支脈河三大水系,與其支系預備河、北支新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興福河、溢洪河、漁溝子、小河子、三號溝、蒲窪溝、工農河、打漁張河8條河流為季節性河流。勝利河縱觀南北,對北水南調起重要作用。全境河網縱橫,排灌暢通。麻大湖位於博興、桓台交界處,入湖河流有烏河、孝婦河等,是小清河水量的調蓄區。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博興縣水資源可利用量2.9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2.3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338立方米。

礦產資源

博興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氣、地下熱水、礦泉水、磚瓦用粘土、建築用沙等。其中石油儲量豐富,已發現並開採的有5個油田,面積164.4平方千米。 [2]

人口

截至2017年末,博興縣總戶數160820戶,總人口503283人。2017年出生8545人,出生率為17.1‰,死亡4126人,死亡率8.3‰,人口自然增長率8.8‰。全縣出生嬰兒性別比為111.7。 [4]

經濟

2017年,博興縣實現生產總值347.1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15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71.62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149.35億元,增長9.0%。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7.86:50.33:41.81調整為7.54:49.45:43.03。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8459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0139美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2%。新增市場主體6013戶,市場主體總數達35047戶,共發出「一照一碼」營業執照10775份,換照率達100%。

2017年,博興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85.82億元,增長11.2%。施工項目個數547個,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91個。三次產業投資結構比調整為1.33:66.28:32.39。其中,服務業投資92.56億元;下降17.50%,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完成137.59億元,增長9.26%。

2017年,博興縣完成財政總收入54.67億元,增長17.42%,其中: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05億元,增長11.29%。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20億元,增長1.46%。兩稅收入52.24億元,增長35.8%,其中國稅收入32.88億元,增長46.97%;地稅各項收入19.36億元,可比增長20.29%。

2017年,博興縣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71442元,比上年增長6.2%。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0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68元,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0元,增長8.4%。全縣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6686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947元,增長6.9%;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492元,增長7.6%。

第一產業

2017年,博興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88%,其中農、林、牧、漁、農林牧漁服務業分別為30.01億元、0.57億元、9.38億元、9.61億元、2.81億元。結構比為57.3:1.09:17.91:18.35:5.37。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7.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2%,其中:農業(種植業)增加值18.52億元,林業增加值0.3億元,牧業增加值3.1億元,漁業增加值4.23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44億元,分別增長4.36%、-31.15%、-1.51%、9.48%和14.28%。

2017年,博興縣糧食種植面積113.48萬畝,增長16.51%,總產量58.36萬噸,增長26.6%。棉花播種面積7.39萬畝,減少3.77萬畝,總產量0.55萬噸,減少0.24萬噸。蔬菜及食用菌面積2.65萬畝,減少了0.63萬畝,總產量16.39萬噸,減少了4.65萬噸。[2]

林業

2017年,博興縣累計完成合格造林802公頃,林場擴建4000畝,道路綠化54千米,水系綠化62千米。「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持續推進,截至2017年,全縣已完成合格造林2000畝,挖樹坑10萬餘個,植樹13萬餘株。

畜牧業

截至2017年末,博興縣生豬出欄27.134萬頭,肉牛出欄2.9295萬頭,肉羊出欄6.925萬隻,家禽出欄2328.74萬羽,其中櫻桃谷鴨出欄1089.95萬隻,奶牛存欄0.0633萬頭。肉、蛋、奶總產量分別達到6.7978萬噸、1.8361萬噸和0.2863萬噸。畜牧產業化水平全面提升,畜禽屠宰加工企業發展到9家,肉禽年屠宰加工能力達1.8億隻,肉類加工能力達45萬噸。

漁業

2017年,博興縣漁業水域面積37.1萬畝,池塘精養面積達到8.2萬畝,其中無公害南美白對蝦精養面積達到3萬畝,套養面積達到2萬畝。水產品總產量5.14萬噸。

生產條件

截至2017年末,博興縣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率達到99.1%,較2016年提高0.1%。

風景名勝

魏休庵紀念館

魏幫基,字休庵,號方石,明代庠生。生於明嘉靖八年(公元1530年),卒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7年),享年七十八歲。乾隆時賜諡「天外逸人」。因鄉舉屢不得志,隨書劍天涯,雲遊四海,覽名山大川,晚年隱居鄉里。有關魏休庵的故事在當地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時常帶有神話色彩。

王海石橋

又稱鳳陽橋,位於博興縣曹王鎮王海村東西大街中部,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青石結構三孔拱型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博興縣人民公園

位於博興縣博城二路以南新城二路以東行政中心前,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約450畝),總投資1.2億元。人民公園是按照自然、生態、環保、低碳的基本理念,建設的一座以水體景觀和綠化為主體的現代園林式城市公園,公園內有樹陣廣場、和諧廣場、親水廣場、棧橋、人工湖、水體景觀、假山、跌水瀑布,噴泉、和平鴿廣場、親子樂園、迷宮、景石、小品和商務休閒中心、活動中心、藝術館、管理中心等基礎設施和景觀。公園全部進行了綠化、亮化等工程建設,共有綠植100餘種,其綠化面積占地約15萬平方米(約225畝),人工湖占地約100畝。

麻大湖國家濕地公園

位於博興縣城南3公里處,是魯北平原的一大淡水湖泊和北方典型的內陸濕地,全湖東西最長處7公里,南北最寬處3.5公里,總面積20餘平方公里。湖區風景秀麗多姿,魚類資源豐富,水生植物繁多,水域廣闊,葦蒲叢生,芙蓉似錦,湖中有河,河中有渠,船道縱橫,素有「北國江南,魚米之鄉」美稱。湖區自然資源豐富,主要以葦、蒲、藕等傳統性水生植物和魚、蝦、蟹等水生生物為主,輔有其他稀有的水生生物和植物類,構成的獨特的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價格的科普教育和研究價值。湖中特產九孔白蓮藕、金絲鴨蛋、四鼻鯉魚。

李佐車墓

位於博昌街道辦事處王木村北約1000米處。李佐車,秦末謀士,初仕趙,封廣武君,韓信破趙後募得,並師從之。現墓封土殘高4米,徑22米。黃粘土夯築,內含有漢代陶片。墓前現存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碑刻一通,高2.5、寬0.85、厚0.28米。碑文記敘李佐車生平及立碑之故。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碑一通,高2米,寬0.8米,厚0.32米,文為「漢廣武君李佐車之墓」。2016年12月被濱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洪福園

位於博興縣興福鎮興一村南側,古稱姑棼行宮,又稱洪福寺。古因後靠貝丘,前有澠水,以「背倚寶山、襟懷聖水」而被薄姑古國封土為壇;春秋時期成為齊國接待國賓使臣田獵遊覽之所。相傳孔子早年居齊三月曾游姑棼觀人射雁,由此發出「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的論語。洪福園廟會列為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洪福園占地50餘畝,有傳統民族特色的文化大殿、玉皇殿、百子殿、三賢祠等仿古建築11座;栽植花卉、樹木2萬餘株。

董永祠

位於漢孝子董永的故里,河西村西鄰的董家村,占地1000平方,建築面積50平方,該祠始建於清康熙四年(1665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對董公祠進行了重修。據舊《博興縣誌》記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邑人高學禮等曾重修董永墓。」此外,在博興城內曾建有「仙孝祠」,在董家莊曾建有「董公廟」(也就是現在的陳戶鎮董家村董公祠),廟內塑有大型董永石造像。董公祠系「四梁八柱」式古典建築,祠內四壁及房頂繪有二十四孝圖等壁畫。是市、縣兩級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