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農鋼琴曲
中文名
卡農鋼琴曲
目錄
簡介
卡農歷史
簡介
卡農Canon是一種曲式的名稱,這種曲式的特徵是間隔數音節不停重複同一段樂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僅有兩小節的旋律供重複拉奏;大提琴的調子從頭到尾只有兩小節,重複達廿八次之多,可是聽者卻陶醉在這旋律之中,絲毫不會感到單調。能御簡如繁,作者可說已臻化境。
卡農歷史
作者是德國人 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曾是巴赫的老師。不過有人說是當時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為了售出此曲而冒稱是當時享有盛名的帕卡貝爾的作品。
最出名的卡農是十七世紀德國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卡貝爾, 1653-1706)的卡農,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調卡農)。因為有一部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凡夫俗子》採用它作為電影配樂,這首曲子便廣為人知,《我的野蠻女友》同樣也在場景中運用了這首作品。這是個德國作曲家,用了迴旋曲曲式,有無窮動音樂的元素在裡面。而這個音樂之所以在所有卡農裡面特別有名,因為它帶着一絲甜蜜寧靜的憂傷。
從來沒有哪一首音樂能象卡農,準確地說,是帕赫貝爾的卡農(Pachelbel's Canon),讓我如此瘋狂地迷戀,伴隨我生命過程中的所有快樂與憂傷。
有個同樣熱愛卡農的國外朋友,在他專門為這首音樂製作的網站上寫道:「它能讓我感受到一種穿透脊骨的顫抖,直達靈魂」------對我來說,每次聆聽卡農,感受是同樣地刻骨銘心,儘管我已經聽了它不下數千遍,儘管我有近40個不同的演奏版本;而每次我都會按照不同版本,一遍又一遍地聽,讓自己沉醉,然後莫名感傷,接着沉默,思緒開始發呆,沉溺在感動之中。
因為聆聽卡農;當年年輕的帕卡貝爾,忍受着愛妻孩子死於鼠疫的巨大痛苦,創作出一組不朽的音樂,以紀念往逝的死者,其中的一首變奏曲,就是後人所稱呼的D大調卡農(Canon in D Major)。準確地說,作為一種曲式名稱,卡農並非特指一首曲子,其原意為「規則」,「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聲部先後出現,造成此起彼落連續不斷的模仿」,一如人世間至死不渝的愛情,相愛的兩人生死相隨,纏綿至極。
在帕卡貝爾的卡農誕生後約三百年,好萊塢將其改編成電影《凡夫俗子》的配樂,首次進入流行文化和大眾視野,至今魅力不減,成為最受現代人喜愛的器樂作品,卻也因此被美國作家保羅·福塞爾在其名作《惡俗》中列為惡俗音樂。儘管如此,人們絲毫不減對卡農的熱愛,在生命的某個幸福或不幸福時刻,仔細聆聽卡農,體會其中包含的無窮音樂元素,一種淡淡的憂傷油然而生,卻又攜帶着一絲甜蜜和安靜。《詩經》里說,執子之手,與子攜老,此般安寧的追求,地老天荒的愛情,又何嘗不是卡農所要表達的呢?[1]
參考文獻
- ↑ 吳牧野致敬巴黎聖母院 首次給粉絲演奏卡農全場戀愛,環球網,19-04-29 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