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开芦
卡开芦 |
中文名称:卡开芦 学名:Phragmites karka (Retz.) Trin. ex Steud. 门纲:木贼门(有胚植物门)、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亚纲超目:百合亚纲、鸭跖草超目 目科:禾本目、禾本科 属种:芦苇属、卡开芦 |
卡开芦(学名:Phragmites karka (Retz.) Trin. ex Steud.)又名:水竹、过江龙、过江芦荻。多年生苇状草本。根状茎粗而短,节间较短;节具多数粗约4毫米之不定根。秆高大直立,粗壮不具分枝,茎高4-6米。叶鞘通常平滑,具横脉;叶片扁平宽广,长达50厘米。圆锥花序大型,具稠密分枝与小穗,长30-50厘米,宽10-20厘米;穗颈无毛,颖窄椭圆形,具1-3脉,顶端渐尖;基盘细长,稍弯。产于海南、广东、台湾、福建、广西和云南南部。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江河湖岸与溪旁湿地。
目录
简介
卡开芦,禾本科,多年生草本,高1~2米。匍匐状根茎可延长到10米,直径5~10毫米,质轻软。叶2行排列;线形,长18~35厘米,宽7~12毫米;叶耳被白色长丝状毛,嫩时鞘顶脊部散生短毛。圆锥花序,形大而开展,长10~40厘米,分枝纤细,基部有时具丝状毛;小穗两侧压扁,有小花3~5朵,线状披针形,长8~12毫米;外颖无明显纵纹,颖不等长;基盘延长,有丝状软毛;外稃开展,向上渐渐缩小;内稃很短;鳞片2枚;种子黑色,圆锥状,花柱宿存。花期8~9月。果期11~12月。[1]
形态
多年生苇状草本。根状茎粗而短,节间较短,长1-2厘米,直径1-1.2厘米;节具多数粗约4毫米之不定根。
秆高大直立,粗壮不具分枝,茎高4-6米,直径1.5-2.5厘米,约具35节,中下部节间可长达35厘米。
叶鞘通常平滑,具横脉;叶舌长约1毫米;叶片扁平宽广,长达50厘米,下面与边缘粗糙,顶端长渐尖成丝形,基部与鞘等宽,不易脱离。
圆锥花序大型,具稠密分枝与小穗,长30-50厘米,宽10-20厘米;主轴直立,长约25厘米,分枝多数轮生于主轴各节,基部分枝长10-30厘米,斜升或开展,下部裸露;穗颈无毛;小穗柄长5毫米,无毛;小穗长8-10(11)毫米,含4-6小花;颖窄椭圆形,具1-3脉,顶端渐尖,第一颖长约3毫米,第二颖长约5毫米,第一外稃长6-9毫米,不孕;第二外秤长约8毫米,向上渐小,上部渐尖呈芒状;基盘细长,稍弯,疏生长约5毫米较短的丝状柔毛,毛长为其稃体的1/2-2/3。染色体2n=24 (Olorode 1975, Kalia 1978),36 (Renanathan 1950),38(Larsen 1936b),48(Tateoka 1955)。花果期8-12月。[2]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江河湖岸与溪旁湿地。
分布范围
产于海南、广东、台湾、福建、广西和云南南部。亚洲东南部、非洲、大洋洲、印度、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中南半岛、波利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北部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