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安尼巴萊·卡拉齊Annibale Carracci(1560年11月3日- 1609年7月15日)

阿尼巴爾·卡拉齊(畫家)
原圖鏈接 數字驛站 阿尼巴爾·卡拉齊
出生 1609
國籍 意大利
職業 壁畫家
知名於 阿尼巴爾·卡拉齊(Annibale Carracci,1560--1609)在卡拉齊兄弟中最為著名,成就也最為突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美術上,他推崇古典雕塑和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盛期文藝復興大師。
知名作品上帝啊!往何處去?
《聖母憐子》

意大利畫家,在從風格主義的矯揉造作恢復文藝復興盛期崇尚古典的傳統方面曾起力挽狂瀾的作用。在卡拉齊家族的3位畫家中他才氣最高。

目錄

人物生平

安尼巴萊和他的哥哥阿戈斯蒂諾(Agostino)系一裁縫之子,最初師從堂兄洛多維科(Lodovico),堂兄為一畫師,勸服他們從事他的行業。

1580年代,安尼巴萊的早熟天才在漫遊意大利北部時發展起來,他遊覽威尼斯具有特別重要意義。據傳他在那個城市曾與畫家巴薩諾(Jacopo Bassano)同住一處,後者的畫風影響他一段時期。可以說是安尼巴萊重新發現了在帕爾馬(Parma)以外幾乎被完全遺忘了30年的16世紀初期畫家柯勒喬(Correggio);安尼巴萊為波隆那(Bologna)聖格列高利奧(San Gregorio)教堂所繪的《基督洗禮》(Baptism of Christ,1585)是對這位帕爾馬大師的光輝獻禮。

安尼巴萊回波隆那以後,與阿戈斯蒂諾洛多維科共同創立一所培育藝術家的學校,名為啟迪學院(Accademia degli Incamminati)。安尼巴萊為雷焦(Reggio)的聖普羅斯帕羅(San Prospero)教堂所繪的《登位的聖母與聖馬太》(Enthroned Madonna with St. Matthew,1588)顯示其藝術的兩個最持久的特徵,即高雅的古典格調加上歡快的田園氣氛。

安尼巴萊與另兩位卡拉齊合作,在瑪那尼宮(Palazzo Magnani,現稱塞勒姆宮〔Palazzo Salem〕;1588~1590)和其他兩所貴族府邸作濕壁畫時,他已領先兩位哥哥。他在這些豪華建築物中所繪的層次分明和飄逸灑脫的風景促使那一類型成為意大利濕壁畫的主要題材。

1595年,他在羅馬的法爾內塞宮(Palazzo Farnese)工作,在那裡他用神話人物的壁畫裝飾了畫廊的天花板。

1603年4月完成法爾內塞宮工作,該集合包含Agostino Carracci創作的兩幅漫畫。Annibale的早期作品包括自然主義 風格的繪畫,例如「噬豆者」。後來他執行了風景畫,這是多梅尼奇諾克勞德普桑古典風景畫的重要先驅。[1]

安尼巴萊在博洛尼亞成立了一所學院。雷尼多梅尼奇諾都是他們的學生。搬到羅馬後,安妮巴萊(Annibale)被視為從過分的風格主義和誇大的卡拉瓦喬現實主義中拯救意大利藝術。 Ludovico Carracci部分負責Annibale的培訓,後者於1580年代在意大利北部進行了廣泛旅行,研究了Correggio在帕爾馬的作品以及偉大的威尼斯畫家,特別是Veronese的作品。

視頻

【Annibale Carracci】在這段簡短而良好的影片中,向您介紹Accademia degli Incamminati學院最著名的創始人Annibale Carracci,他是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的意大利皮圖特拉藝術的偉大創新者。

參考資料

成就及榮譽

1595年安尼巴萊去羅馬為年輕富有的樞機主教法爾內塞(Odoardo Farnese)工作。法爾內塞宮是羅馬最豪華的宮殿之一,這位主教希望用濕壁畫裝飾它的主層。在該城,安尼巴萊為了把他在意大利北部各藝術中心所形成的風格應用於新環境,急切地潛心研究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以及古希臘、羅馬的藝術。他在法爾內塞宮裝飾書齋(Camerino)之後,與阿戈斯蒂諾一道(1597)從事他畢生的主要事業--以奧維德(繭vid)的愛情寓言為題材,為門廊(Galleia,1597~1603/1604)的拱形天頂繪濕壁畫。這些裝飾畫把對現實的各種幻想交織在一起,甚至比拉斐爾在梵諦岡敞廊的名畫顯得更複雜得多,實乃充滿人性的古典主義的一大勝利。這些濕壁畫有力地塑造人物,把他們置入高度複雜的構圖,其虛構手法表明在想像力方面足以與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Sistine)教堂天頂濕壁畫媲美。雖然這些濕壁畫組織繁複,但由於色彩富麗以及整個運筆生動有力,仍能具有直接的感染力。法爾內塞門廊不久即成為青年畫家們真正必不可少的研究對象,直至18世紀開始很久還是如此,對於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和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等等巴洛克藝術家的想像力來說,這是一個特別豐富的啟示源泉。

個人作品

安尼巴萊在法爾內塞宮的長期緊張勞動僅僅從樞機主教法爾內塞得到少得可憐的報酬,這位畫家始終沒有得到完全補償。1605年他乾脆放棄法爾內塞宮的工作,但是隨後繪出幾幅他的最傑出的宗教畫,著名的有《上帝啊!往何處去?》(Domine,Quo Vadis?,1601?;現藏倫敦國立美術館)和《聖母憐子》(Pieta,1607?;現藏巴黎羅浮宮博物館)。這些作品構圖極為簡單,而所繪人物凝重有力。安尼巴萊為阿爾多布蘭迪尼宮(Palazzo Aldobrandini)所繪的弧形風景畫,特別是《逃往埃及》[2](Flight into Egypt,1604?)和《埋葬基督》(Entombment,1604?;現藏羅馬多里亞·潘斐利美術館〔Doria Pamphili Gallery〕),對日後多梅尼基諾(Domenichino)和普桑(Nicolas Poussin)在羅馬所繪的那種「英雄式風景畫」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安尼巴萊歷經幾年患憂鬱症和斷斷續續作畫之後卒於羅馬

社會評價

他最優秀的作品,是為羅馬宏大的法爾耐塞宮大廳繪製的大型裝飾壁畫。我們知道,意大利人是擅長創作壁畫的民族,文藝復興時期眾多名家和大師均在這個領域內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卡拉齊融合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的長處,創造出頗具個人特色的風格,把充滿生動古典神話形象的世界,帶到一種優美、華麗、輕快、豐富,但又不乏和諧的境地。這由眾多圖景構成的壁畫,是繼米開朗琪歲西斯廷天頂畫、拉斐爾署名室壁畫之後,羅馬最著名的古典風格壁畫。從它的一個局部《維納斯安喀塞斯》(1597--1600)上,大體可以看出他的藝術特色。另外,體現在這幅壁畫上的揉合建築與繪畫來創造生動的視覺景象的作法,則透露出巴洛克美術家渲染欺騙眼睛的藝術效果的先兆。

阿尼巴爾·卡拉齊在風景畫發展史上,也是一位不容忽略的人物。《逃亡埃及》(約1604)這幅以聖經故事為題材的風景畫,構圖嚴謹、形象清晰,具有莊重之感,開創了深受歡迎的理想風景畫的道路。

後來,不同追求的眾多畫家都從他的創作中獲得啟示。傾心古典理想的普桑發展了他優美嚴謹的一面;巴洛克繪畫的代表柯爾托納則把他錯覺性的手法當成楷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