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卡,隱匿與彰顯(​田福民)

卡,隱匿與彰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卡,隱匿與彰顯》中國當代作家田福民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卡,隱匿與彰顯

卡的明堂越來越多了。

象我不喜繁複的人,也有三張卡。一張醫保卡。我原本對保險是很有看法的,以為做保險業務的,就是巧言令色,虛情假意,憑着一張利嘴,騙取人家信任。家人是有醫療保險的,2012年一場大病,花掉幾十萬,幸虧有保險,可以貼補一點,避免了一場家庭經濟危機的爆發。躲過此劫,始知醫保的重要,隨即就辦了醫保卡。

另一張卡與醫保卡也有點關係。我去藥店取藥,年輕的女營業員問我,有購物卡嗎?我說沒有。她建議我辦一個,並且免費。我便辦了一張。後來,有幾次去藥店,營業員又問我,有卡嗎?我說有。我這才想起我沒有帶卡。有卡不帶,等於沒有,但不影響取藥。

第三張卡是在圖書館任領導職的的一位朋友所贈。為鼓勵學生養成讀書習慣,圖書館舉辦讀書徵文活動。我應約看了幾期文章。那位朋友贈我讀書卡。我持卡在新華書店刷了幾次書,感覺非常的好,好象買書不要錢。

我的三張卡,歸結起來,醫保卡是必不可少的保命卡,藥店的購物卡是可有可無的消費卡,書店的貴賓卡是長我臉面的讀書卡。

我大概是有卡比較少的。見過一人,他的卡包一開,我眼前一亮,約摸有幾十張卡齊刷刷地站起來。一篇小說里寫到一位女士豐富的藏卡:超市的購物卡,特產店的取貨卡,酒店美容店的儲值卡,還有信用卡、瑜伽卡、游泳卡、理髮卡。這麼多卡,對一個人的記憶能力力與分辨打理能力絕對是一個考驗。關於卡,我總有一個感覺,你不理卡,卡不理你。銀行有一陣在清理僵死卡,那些常年無人問津的卡,證實我的感覺的準確。

卡是隱匿的。

就我的智商,大概是想不通,卡是以何種方式儲存或多或少的錢幣的信息的。它建了多大的庫容?鋪了多少的管網?它是如何得知錢幣的進入信息的?它接收到錢幣的信息之後,又是如何動作的?錢幣信息進入之後,它是如何日夜守護的?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總之有一點,自從有了卡,錢幣的流動就多了一條通道,這條通道是隱秘的,象過江隧道,上面是風動日耀,江水滔滔,底下是燈光閃爍,車流滾滾。

卡與人究竟是怎樣的關係?是卡認人還是人認卡?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關係到卡的安全。假如是卡認人,那麼卡如何判斷它認的人就是那個人呢?這是一個難題。人是聰明的,與卡約定一個暗號,當人按下這個暗號之後,卡就依約行事。但是,當這個暗號泄露,人與卡分離之後,那個掌握了暗號的人,冒充卡原來的主人,後果是不是很嚴重?假如是人認卡,人如何保證卡的緊密相隨?人遺失卡,卡換了主人之後,還會忠於原來的主人嗎?忠誠是永恆的計較,然而,叛變卻是瞬間的改變。忠誠可以宣告,叛變必定沉默。對叛變的懲罰,除了決裂還能怎樣呢?

不妨深究。卡認人時,卡的暗號是誰泄密的?是誰在覬覦,他又是如何竊得這個暗號的?卡是如何防衛的?那人在突破卡的最後防線時,卡經歷了怎樣的痛苦?它又是如何的絕望?人認卡時,卡是在什麼時候離開人的?卡在人不知情時的無奈而別,有着怎樣的惆悵與不舍?卡到了新主人那裡,在忠誠與背叛的選擇之間,有着怎樣的掙扎?新主人又是用了什麼手段,使卡放棄了對忠誠的堅守?失節之後的卡,對老主人有着怎樣的愧疚,對新主人又有着怎樣的不甘?

卡與人,不管是卡認人還是人認卡,當卡與一個人結合之後,卡便是人對外的形象代言。卡多的人,他與外部的聯繫必定廣泛。現代社會持卡人的身份得以顯現,也即是如果沒有卡,人的身份不會有被外界多重解讀的可能。現在是刷卡的時代,刷信用卡,表明你是一個善理財的人;刷游泳卡,表明你是一個愛運動的人;刷理髮卡,表明你是一個講衛生的人;刷美容卡,表明你是一個懂保養的人;刷瑜伽卡,表明你是一個知情趣的人。多種身份的切換,象電影裡鏡頭的快閃,攝人眼,撩人心。現代人或許需要的就是這種身份的疊加,在身份的切換中,贏得外界「不是簡單人」的讚譽。

「送你一張卡。」當有人向你說這句話時,說明你已經在他心目中存有相當的地位。卡里有什麼?你打開卡自然便知。你可以向外界炫耀:這是我的**卡。沒人問你卡是哪裡來的,但送卡人知道你會去向哪裡。他目里含笑。

送卡人是可以遙控持卡人的。這種遙控反映的是兩人之間關係的客觀存在,性質有良有惡,距離有遠有近。有點象風箏,線短,風箏飛得越低,線長,風箏飛得越高。太長的線,風箏會產生一種天大地大、無羈無絆的錯覺。然而,當有一天,放風箏的人想收迴風箏,他是可以做到的。只是,當他收迴風箏時,因為線太長,收回的時間相對很長,風箏不易覺察。風箏被拽回時,一定大驚失色。

我崇尚簡約生活,我的身份就是如此,卑微黯淡,卡的有無我不會有多大的在意。那篇小說里說,「這些卡,總能把她卡住。」卡越多,被卡得越多,卡得越緊。

我卡少,輕鬆自在,甚幸。 [1]

作者簡介

田福民,自2000年始業餘寫作,以散文為主,迄今為止,累計文字量200餘萬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