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址
卢址,(1725年-1794年),清朝中期大藏书家。字丹陛,一字青厓,浙江省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诸生。卢址是当时著名学者卢文弨的族人。恰巧卢址有抱经楼,在宁波鄞县,而卢文弨筑有抱经堂,在杭州仁和,时人及后世称作“东西二抱经”。[1]
目录
简介
卢址博学嗜古,工于诗词,藏书是他的一大嗜好。每当遇到古籍善本,卢址均不惜重金购买收藏之。他的藏书楼藏有很多诸如叶氏箓竹堂、丰氏万卷堂、毛氏汲古阁、祁氏澹生堂、汪氏古香楼等名家名馆的旧藏。
如果朋友中有奇异的书籍,卢址必千方百计借来抄写。卢址不分日夜校刊核对古籍善本,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卢址搜集收藏书籍长达三十年多年,收藏的书有好几万卷,一共装了四十七个大书橱,蔚为壮观。卢址的藏书楼名叫抱经楼,来自韩愈《赠玉川子》中的句子“独抱遗经救始终”,学者钱大昕曾为之记。
逸事
卢址藏书严格学习遵守天一阁的范例。卢址的藏书楼在建筑格局上刻意模仿了天一阁。
卢址抱经楼之规章制度,诸如平日封锁、禁私开、禁出借、每岁伏日曝书等,均模仿自天一阁。
天一阁曾因为上呈清廷书籍六百余种,为清廷修编《四库全书》之用,得到御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卢址非常羡慕,竟然刻意模仿,派家僮北上京师,购《古今图书集成》的底稿,运回自己的藏书楼。书不远千里运到家的那一天,卢址穿戴严整,以大礼迎接书的到来,成为一时佳话。
卢址因为藏有很多方志书籍,如宁波地区的乡邦文献,以致当时的鄞县县令钱维乔要编写县志,也要到卢址抱经楼察阅搜罗资料。
藏书名家
清著名藏书家。字青崖,一字丹陛。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县诸生,补增广生,乾隆十九年(1754),因赈灾有功,以贡生议叙,授中书舍人,因双目失明,遂辞官。少嗜古博学,尤喜聚书。遇有善本书,不惜重价购获。闻亲朋好友有异书,婉转抄借,晨夕雠校。聚书达30年,先后得到谢象三、全祖望等家遗书,藏书数万卷。后又陆续购藏毛氏“汲古阁”、祁氏“澹生堂”、汪氏“古香楼”、丰氏“万卷楼”、叶氏“菉竹堂”、金氏“文瑞楼”等著名藏家的旧椠,著名文献如宋刻本《春秋经传集解》、《开庆四明续志》、金刻本《经史类证大全本草》、明抄本《修文殿御览》360卷、《册府元龟》1 000卷、明十四朝《实录》、全祖望《四明文献》以及全祖望手批、钱谦益手稿等。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藏书楼,取韩昌黎《赠玉川子》中“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救终始”诗句,名为“抱经楼”。结构仿“天一阁”,与余姚卢文弨“抱经堂”有“东西抱经”之称。又延请倪象占为他校编藏书,长达10余年,编撰《抱经楼藏书目录》4册12卷,著录图书90 144卷。钱大昕作《抱经楼记》,倪象占作《抱经楼藏书记》1篇,阮元为之书写匾额。钱惟乔编纂县志,曾观览择采他的藏书。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馆,征集图书,他家进呈20余种。所藏书延续到民国初年流散,相继售与书贾,刘承干、孙毓修等家亦搜罗有旧藏多种。晚年辑有《志乘》一书。
后话
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卢址的抱经楼藏书惨遭劫掠。但这些藏书不久后被人出售,被鄞县商人杨氏发现。杨氏花了二千六百金的高价将这些出售的书籍一通买下,并将它们悉数免费归还抱经楼,亦成为一时佳话。
1916年,有抱经楼所藏的五万多卷书籍在上海“古书流通处”书肆出售,开价五万元。这些藏书遂分散于江浙各藏家,其中的大部分,流入吴兴刘氏嘉业堂(王欣夫《藏书纪事诗补正》中有记载)。
著作
视频
卢址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明清著名藏书家——卢址 ,新浪博客 ,200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