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廉若公园
卢廉若公园 |
卢廉若公园,又称卢园或卢九花园,以19世纪华人富商卢绰之之子卢廉若命名,位于中国澳门罗利老马路10号,占地面积约11846平方米。 卢廉若公园是澳门半岛唯一苏杭园林设计风格的名园,园内处处亭台楼阁,池塘桥榭,洞台飞瀑,奇石异岩,曲径回廊,展现苏杭园林的最大特色。 同时,园内仍融合了南欧特色建筑,如春草堂、围墙等,体现中西文化交融的澳门文化。 1992年,卢廉若公园被评为澳门新八景之一。[1]
目录
历史沿革
卢廉若公园园址原为龙田村的农田菜地,1870年(清同治九年)被富商卢华绍(卢九)购入作私人花园,并由其长子卢廉若聘请香山人刘吉六设计,按苏州名园风格构筑园林,原名“娱园”,始建于1904年,1925年正式建成。 1912年5月,孙中山应园主邀请下榻于园中的春草堂接见澳门中葡知名人士和革命人士。 1970年代初期,卢华绍和卢廉若先后去世导致家道衰落,1973年当时的澳门政府将卢园购入。 经修葺后于1974年9月28日对大众开放,成为“卢廉若公园”。
园内介绍
卢廉若公园位于澳门半岛的中部,东望洋山的北麓,罗利老马路与荷兰园马路的交界处,总面积1.78公顷。 园内景色如诗如画,俨然一幽雅、秀丽、恬静的江南风光,颇具苏州狮子林的格局,给人一种“小中见大”的感觉,是港澳地区唯一具有苏州园林风韵的公园。 从正门进入公园,是一座书有“屏山镜楼”四个大字的古色古香的圆形拱门,两旁是长满鲜花和翠竹的林荫小道,参天的榕树、成片的竹林、盛开的鲜花掩映着楼台亭阁、曲径回廊、池塘桥榭、流水飞瀑、假山怪石。园内景点分布得当,景色错落有致。 假山堆成的奇峰怪石玲珑剔透、峥嵘百态,涓涓流水从假山顶部跌落,形成五叠瀑布,水流又注入假山脚下的小池塘,一位用巨石垒成的古代美女玉立池中,池边垂柳依依,池内水明如镜,白莲摇曳,成群的非洲鲫鱼游来游去,圆圆的荷叶和横跨其上呈弧状弯曲的九曲桥相映成趣。 全园以“春草堂”水榭厅为建筑主体,通过堂前水面周围的石径将各景点连成一体。 梅亭旁是一道中式回廊——百步廊,廊外植有不少珍稀植物。百步廊现为老人家健身、运动的集合地,同时亦是进行小型展览活动的首选之地,每年举办兰花及盆景等展览。 穿过月洞,左方为“挹翠亭”,在此处周边可欣赏造型千姿百态的盆景。
旅游特色
春草堂虽是典型的中国建筑,但房屋的外墙却采用了葡萄牙人喜用的米黄色,并配以白色线条,12根廊柱也采取哥特式建筑形式,柱顶上修饰的是白色欧式花纹,而濒临水塘的平台上坐椅式栏栅则是中国人喜欢用的鲜艳的大红色,使人体会到这座中国建筑物上反映出来的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痕迹。 卢廉若公园的景色在澳门众多公园中一枝独秀,1992年被评为澳门新八景之一。
历史人物
卢廉若(1878—1927),中国澳门商人、慈善家。卢九长子,名鸿翔,号廉若。生于广东新会乡间。 卢廉若17岁补新会县弟子员,在乡中创组义学,倡办普仁堂,后迁居澳门,继承父业。也承投澳门山票、铺票,经营烟赌,且是南洋烟草公司大股东,宝亨银行两大老板之一。清末,卢廉若与同人筹资,创办澳门孔教学校,招纳贫苦少年入学。 1913年澳门商会成立后,被选为主席,1913、1919、1921及1923年被推举出任澳门镜湖医院总理。卢廉若支持孙中山革命,曾于1912、1913年二次接待孙中山访澳,下榻卢园春草堂。 卢廉若一生获清廷诰授资政大夫、花翎一品顶戴、浙江补用通禀贡生,1913年获葡国三等嘉章,1925年4月13日获葡国政府基督一等勋章。1927年病逝于澳门。
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 免费 开放时间 06:00-21:00 最佳季节 四季皆可 建议游玩 1-3小时 交通信息 公共汽车:乘2、5、9、9A、12、16、22、25、28C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