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衛姓,衛滿朝鮮國姓。

舊百家姓排名:第12位。

出自周代王族,山東名門望族也。周文王第九個兒子,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在康地,稱"康叔",後來轉封衛地,國都在殷商舊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遺民。後來衛國又遷到今天的河南濮陽。衛國被秦所滅後,衛國貴族子孫便以國名"衛"或以康為氏。季子曾有名言曰:衛有君子,其國無故。"(衛國有很多君子,所以這個國家不會有大難!)

分布於河南、河東郡、河南濮陽。

目錄

得姓始祖

衛康叔。據《姓纂》的考證,衛姓的開山祖是康叔。上古周文王第九子叫康叔,被封於上古商代首都朝歌,商朝已為周朝代替,原商遺民,有七族歸康叔管理,康叔於是建立衛國,即河南省淇縣,就在衛地繁衍了40餘代。後衛國遷至濮陽,至春秋戰國末年,衛國才被強秦所滅,衛併入秦,衛國公族的後代,遂約定以國名為姓,子孫都姓衛,稱為衛氏。

研究考證

源出一

衛(Wèi 衛)出自姬姓,來源於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之後,以周國封地國名為氏。上古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被封於衛(今河南省淇縣),接管舊殷都朝歌七族的遺民,建立了衛國。到春秋戰國時,衛國被秦國兼併。衛國公族子孫就以故國名為姓,世代相傳姓衛。據《辭源》記載:衛,古國名。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為狄所滅。戴公野處漕邑,文公又什居楚丘。秦始皇既統一。全國獨置衛郡,為附庸。至二世元年廢;衛,姓。周文王子康叔封於衛,子孫以國為氏。漢有丞相衛綰,見《元和姓篡》

衛國滅亡之後,其公族子孫以及國民中有以故國名為姓氏者,稱衛氏,世代相傳至今。衛氏族人大多尊奉衛康叔(姬封)為得姓始祖。

源出二

源於鮮卑族,出自十六國時期鮮卑昌黎衛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後燕錄》記載:晉朝時期,居於昌黎地區(今河南昌黎)鮮卑民族中有昌黎衛氏、渴燭渾氏部落,為鮮卑族的兩支氏族部落,北魏王朝建立後,皆隸屬於鮮卑拓拔部。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後,昌黎衛部隨之進入中原,在北魏孝文帝進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昌黎衛氏、渴燭渾氏皆漢化為單姓衛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出三

漢成帝鴻嘉年賜侍者李平姓衛氏。

源出四

源於衛國公室,出自漢朝時期朝鮮半島衛滿朝鮮,屬於以國名為氏。衛滿朝鮮,亦稱衛氏朝鮮,公元前195~前108年,是漢朝初期由故燕國流亡者衛滿推翻了原朝鮮半島上的箕子朝鮮自立的一個政權,是朝鮮半島歷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獻證明的國家。在戰國時期,燕國在全盛時期勢力曾一度進入朝鮮半島,其地域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後,朝鮮就成了遼東郡以外的邊界國家。據史籍《史記》的記載,漢朝初期,有一個名叫衛滿的故燕國人,原來是燕王盧綰的屬下。後燕王盧綰背叛漢朝,漢高祖劉邦率軍鎮壓,盧綰亡命匈奴,衛滿亦一同前往。後衛滿帶同千餘名黨徒進入朝鮮半島地區。漢武帝之後,西漢在朝鮮半島北部的郡縣(比如漢四郡:臨屯郡、真番郡、樂浪郡、玄菟郡)設置情況有所變化。漢昭帝劉弗陵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罷去臨屯、真番二郡,併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鮮平壤,管轄貊、沃沮等族;玄菟郡治所則初在夫租(今朝鮮咸興),後因受貊所侵而遷往高句麗西北(今遼寧東部新賓地區),管轄高句麗、夫余等族。漢王朝在朝鮮北部地區進行郡縣統治,客觀上大大促進了漢與朝鮮半島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助於漢朝先進文化在朝鮮漢朝郡縣地區的傳播。當時不僅有漢人官吏到朝鮮四郡去任職,更有很多富商大賈與農民前往經商、墾荒,史學家將這一時期朝鮮半島的文化稱作"樂浪文化",其實也就是漢文化。

衛滿朝鮮滅亡之後,有其王族後裔子孫內遷中原,以故國名稱為姓氏,稱衛氏,主要分布在河南與山西交界處的焦作地區,逐漸生息繁衍,世代相傳至今。

源出五

源於女真族,出自明朝時期建州女真首領、建州衛官阿哈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阿哈出,完顏氏族成員,是明朝時期建州女真的第一任行政長官,原為女真胡里改(火兒阿)部首領。胡里改部,源出宋朝時期的女真族英雄完顏•胡里改(烏延•胡里改),曷懶路星顯水人(今黑龍江牡丹江),公元1010~1170年,後為愛也窟(今黑龍江圖們江一帶)謀克,後授世襲河東南路婆朵火河(今山西汾陽河)謀克,其族逐漸來壯大為胡里改部。"胡里改",就是金國東北部邊境地區的總稱,鎮所在今黑龍江省的依蘭市。北宋末期的公元十二世紀初,女真統領完顏•阿骨打統一了女真民族各部,建立了強大一時的金國政權。以後,部分女真族人遷入中原,逐漸與漢族融合。留居在東北地區的部分女真族人,在元朝時期歸合芝府水達達等路管轄,在明朝初期,被分稱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三部分。 在火兒阿豆漫古論•阿哈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早在明朝中葉就漢化稱衛氏,為滿族漢姓衛氏之先。

源出六

源於滿族,出自明、清時期巴佳爾氏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巴佳爾氏,亦稱巴佳拉氏,滿語為Bajara mongu或Pajala mongu,漢義"皇帝衛士",出自金國時期宮廷侍衛軍,成員大多為完顏氏族人。"巴佳爾",實際上原是一種官職稱謂,相當於明、清時期的"大內侍衛",在元朝時期演變為一批由原金廷侍衛組成的部落名稱,後成為該部落的族人姓氏。這是非常古老的老滿洲部族之一,人數甚少,有四個小分支。 清朝中葉以後,巴佳爾氏大多冠漢姓為衛氏、富氏、巴氏等。

源出七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旺舒特部,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旺舒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奉命遷駐中衛(今遼寧瀋陽)。明朝中葉以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Wangsut Hala,在明朝時期即已冠漢姓為衛氏。

⑵.蒙古族土默特氏,以部為氏,世居中衛(今遼寧瀋陽)。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umot Hala。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衛氏。

⑶.蒙古族旺古爾沁氏,世居中衛(今遼寧瀋陽)。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Wanggurcin Hala。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王氏,其中亦有部分族人以世居地名稱為衛氏者。 [1]

郡望堂號

郡望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

①指今整個山西省。

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

③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

④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丁酉併入河南省開封縣。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

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

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

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

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陳留堂:以望立堂。

河東堂:以望立堂,亦稱蒲坂堂、太原堂、并州堂、平陽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亦稱扶餘堂、襄平堂、遼陽堂、凌東堂。

友順堂:資料有待補充。

一部堂:資料有待補充。

光大堂:山西衛氏某派。

永世堂:安徽衛氏某派。

敦本堂:肥西衛氏一派。

鑑湖堂:安徽合肥南鄉(萬年埠)衛氏一派。(河東郡)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