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印度尼西亞國家博物館

印度尼西亞國家博物館

圖片來自hisour

印度尼西亞國家博物館 (印尼語:Museum Nasional),是一座集考古學、歷史學、人種學與地質學於一身的綜合性博物館,位於中雅加達行政市西獨立廣場大街,獨立廣場西側。因其前院有一座大象雕像,該博物館被當地居民稱作大象博物館(印尼語:Gedung gajah)。博物館收藏了印尼的大量歷史文物,始終在盡力保護着兩個世紀以來印度尼西亞的傳統與精髓。該館實行雙重票價制。[1]

目錄

歷史

在1778年4月24日,若干位荷蘭學者組建了皇家巴塔維亞藝術與科學協會。其目的是在科學及藝術領域展開研究。其中,在考古、人種研究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更為突出,發表過各類調查報告。

其中一位名為J.C.M.拉德馬赫爾的學者捐贈了一座大樓及整套的文物和書籍,這些藏品對於設立博物館及社會圖書館來說是很有價值的。 由於藏品的增多,時任總督斯坦福·萊佛士爵士於19世紀初在滿者伯夷街3號建設新館址,並將其命名為文學會。1862年,荷屬東印度政府決定興建新博物館,新博物館不僅可以作為協會辦公室,而且還可以安置、保護並陳列展品。

新博物館於1868年正式開放,並被當地居民稱作「大象博物館」(印尼語:Gedung Gajah),又被稱作「雕塑宮」(印尼語:Gedung Arca)。「大象博物館」的名字源於博物館前院的一尊大象雕塑,這是1871年由暹羅國王朱拉隆功大帝贈予巴達維亞城的禮物。而另一個別稱「雕像宮」的命名原因是因為博物館裡展示了不同時期的各種各樣的雕塑,故得名「雕塑宮」。

1931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文化博覽會上,博物館的數件藏品被展出。不幸的是,在博覽會上,一場大火燒掉了荷屬東印度館並燒毀了大量文物。博物館在事後收到了一筆保險金作為補償,次年,博物館用這些補償款建造了古瓷器廳與青銅器廳,以及二樓的珍品室。

1950年2月,巴達維亞皇家藝術與科學協會更名為印度尼西亞文化協會(印尼語:Lembaga Kebudayaan Indonesia)。1962年9月17日,印度尼西亞文化協會將博物館移交給印尼政府,並被稱為中央博物館(印尼語:Museum Pusat)。1979年5月28日,教育與文化部頒布第092/0/1979號令,中央博物館更名為國家博物館。

2007年,原來有博物館北側的新建築向遊客開放,並展出了大量從史前到現代的手工藝品。新建築被命名為雕塑宮,它的落成為博物館提供了新的展覽空間,而早期的博物館建築仍名為大象博物館。

館藏

博物館館藏有史前人類學文物及考古文物約61600件,它們多來自於印尼和亞洲各地,是全印尼乃至於全東南亞博物館中最豐富、最完整、種類最多的。

設計說明

該項目是由Aboday設計的印度尼西亞國家博物館一等獎獲獎項目,旨在將這龐大的機構,帶回其原來作為一個公共設施的角色。其設計通過在現有的博物館建築(A)和(B)建設之間,插入一個的新走廊,從而維持東部開放的行人和城市公園。稱為博物館走廊,這個未來城市流東西方的同軸度,進一步組織和幫助訪問者瀏覽博物館內的旅程。由一個巨的城市冠層陰影,設計師沿走廊介紹新的活動,以吸引更多的觀眾。細長的鋼形狀柱廊之間安排了一系列的社會和商業節點,如書店,博物館商店,定位/展覽大廳和餐飲等領域,在這個美食天堂城市,必將吸引市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