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星龜
印度星龜(學名:Geochelone elegans)是陸龜科、象龜屬爬行動物。印度星龜的個體大小為22-28厘米。
背甲絳黑色,每塊盾片均布滿淡黃色放射狀條紋(每一隻個體的背甲放射狀花紋均不相同,似星星狀),背甲長橢圓形,頂部隆起,無頸盾,前後緣不呈鋸齒狀。腹甲淡黃色,具有黑色放射狀條紋,具2枚喉盾,後綠缺刻。頭部大小適中,頭頂部具黑色、黃色鑲嵌的鱗片,上喙呈鈎形。四肢具黑色、黃色鑲嵌的鱗片,前肢具大塊鱗片,前肢5爪,後肢4爪。尾短。印度星龜幼體、成體的放射狀條紋變化較大。
印度星龜是陸生龜類,棲息地非常廣泛,包括潮濕的落葉林、半乾旱的低地林、荊棘灌叢林、乾旱的草原和半沙漠。性情溫和,喜爬動。它不懼怕人。喜暖怕寒。當溫度20℃以上時,能爬動、吃食,溫度18℃時少食、少動,溫度15℃左右時冬眠。人工飼養條件下,食植物莖葉、瓜果、菜葉,如西紅柿、蘋果、包菜葉等。分布於斯里蘭卡、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安得拉邦、奧里薩邦)和巴基斯坦。1997年中國有少量引進。
目錄
棲息環境
印度星龜是陸生龜類,棲息地非常廣泛,包括潮濕的落葉林、半乾旱的低地林、荊棘灌叢林、乾旱的草原和半沙漠。印度星龜對季節性潮濕或乾燥的棲息地具有很高的耐受性,許多印度星龜種群生活在季風(雨季)地區,隨後是一個漫長的乾熱期。有時棲息在農業區。[1]
分布範圍
印度星龜分布於斯里蘭卡、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安得拉邦、奧里薩邦)和巴基斯坦。1997年中國有少量引進。[2]
生活習性
印度星龜性情溫和,喜爬動。它不懼怕人,經人工飼養3-5個月並馴化後,投餵食物時,可引逗它爬動。在乾燥炎熱的天氣中,印度星龜主要在清晨和傍晚活躍。在一天的其餘時間裡,印度星龜躲在植被或其他掩護下。在雨季,它們的活動水平大大增加,可以觀察到它們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內到處走動和覓食。[3]
印度星龜屬亞熱帶龜類,喜暖怕寒。當溫度20℃以上時,能爬動、吃食,溫度18℃時少食、少動,溫度15℃左右時冬眠。人工飼養條件下,食植物莖葉、瓜果、菜葉,如西紅柿、蘋果、包菜葉等。
形態特徵
印度星龜的個體大小為22-28厘米。背甲絳黑色,每塊盾片均布滿淡黃色放射狀條紋(每一隻個體的背甲放射狀花紋均不相同,似星星狀),背甲長橢圓形,頂部隆起,無頸盾,前後緣不呈鋸齒狀。腹甲淡黃色,具有黑色放射狀條紋,具2枚喉盾,後綠缺刻。頭部大小適中,頭頂部具黑色、黃色鑲嵌的鱗片,上喙呈鈎形。四肢具黑色、黃色鑲嵌的鱗片,前肢具大塊鱗片,前肢5爪,後肢4爪。尾短。印度星龜幼體、成體的放射狀條紋變化較大。
雌雄鑑別:雌性免的腹甲中央平坦,無凹陷,尾短且細,泄殖腔孔距腹甲後部邊綠較近雄性龜的腹甲中央凹陷,年齡大的龜腹甲凹陷的程度越大,尾長且粗壯,泄殖腔孔距腹甲後部邊緣較遠。
近種區別
緬甸星龜(Geochelone platynota)和印度星龜外形十分相近,最大的不同,在於龜殼輻射的紋路不同,印度星龜每個背甲的輻射紋路在八條或以上,而且腹甲亦有相同的輻射紋,但緬甸星龜背甲的輻射紋只有六條或以下,呈現十分對稱的放射排列,不似印度星龜較為混亂的分布,而其腹甲則無輻射條紋,僅留下數個對稱的塊狀黑片。緬甸星龜的龜甲可長至30厘米,其背甲扁平不隆起,頭及四肢呈現黃棕色,前腳布有粗大隆起的鱗片,腹甲是黃色的,而且有着大塊的三角形黑色斑點,而不像印度星龜的放射狀黃線。緬甸星龜在體型上也和印度星龜相差無幾,而且二者都以雌龜的體型較大。
繁殖方式
雄性通過推擠敵對雄性或將其倒立來爭奪配偶。與許多其他種類的龜相比,求偶在某種程度上更為溫和,通常雌性龜很少或沒有推搡、撞擊和咬人的行為,交配時,雄性發出咕嚕聲。
當雨季來臨(6月中旬至11月在南印度),繁殖開始。交配後大約60-90天,通常是在晚上,雌性開始遊蕩和嗅探地面。當雌性找到一個可以接受的巢位時,它經常用小便軟化土壤,並開始用後腳挖掘一個燒瓶狀的巢穴。產卵後,雌性重新填滿巢穴,並用腹部把土弄平。印度星龜每次產卵2-10枚,卵長徑38-52毫米,短徑27-39毫米。孵化期為47-180天左右。幼體重量在25-45克之間,平均殼長約35毫米。在野外,雌龜在8-12年內性成熟,雄龜在6-8年內性成熟,但在圈養龜中,這些時間可以大大縮短。[4]
主要價值
印度星龜背甲花紋較美麗,深受養龜者喜愛。在中國國內市場上,印度星龜的數量較多。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5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