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口典之
原口典之(平假名:はらぐちのりゆき,罗马拼音:Noriyuki Haraguti,1946年-),日本艺术家。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美术学科,1970年代因协助参加日本国际美术展“人类和物质”展的美国艺术家里查·塞拉(Richard Serra),而受里查·塞拉影响。擅长将物件重新诠释,和李禹焕、关根伸夫、菅木志雄等人被称为“后物派”,是“后物派”中“日大系”(日本大学艺术学部)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为雕塑作品“A-4E天鹰式攻击机”。是第一位被德国卡塞尔文件展选出展出作品的日本人。
目录
经历
原口典之1968年于村松画廊(东京・银座)第一次开设个展,之后几乎每年都有作品发表。原口典之早期的绘画和雕塑,如“船”系列 (1963-65)、Tsumu 147 (货运车厢) (1966)、空气管系列 (1968-69),皆参考重工业的美学及材料,其中以1968-69年制作的雕塑作品“A-4E天鹰式攻击机”让他声名大噪,这件作品是和美国海军战机同名的全比例复制品,当时正值抗议越战与美日安保条约的学生运动年代,而横须贺又是美国海军的基地,原口典之把杀人武器变身为推崇和平的象征,在防暴警察重新进入校园之前在大学校园展出[1]。
原口典之在1970年毕业于日本大学美术学科,同年美国艺术家里查·塞拉(Richard Serra)到日本参加国际美术展“人类和物质”展,原口典之协助塞拉制作与布展,因而受到塞拉影响[2]。
1977年,原口典之是第一位被德国卡塞尔文件展选出展出作品的日本人,他展出一个装满废油的巨大铁槽《Matter and Mind》,冲击了以欧美为中心的美术界[3]。这件作品被昵称为“油泳池”,池中的废油静如止水,看不透的黑色表面却清晰地反映该作品所存在的背景环境,反映了工业社会中人文与自然的共存灭关系,此作品后由伊朗德黑兰当代艺术博物馆典藏[4]。同年,原口典之也参加了巴黎市立近代美术馆“第10回巴黎青年双年展”;1978年在德国杜塞道夫的Galerie Alfred Schmela完成海外的第一次个展[3]。
原口典之在2001年,于慕尼黑连巴赫市立美术馆举行回顾展,2007年参与德国汉堡美术馆举办的“黑方块:向马列维奇致敬”展览;2009年在他的故乡神奈川县横滨艺术特区,举行“原口典之:社会与物质”回顾展;2012年,与关根伸夫、草间弥生、白发一雄等多位日本现代艺术史的重量级艺术家,共同参加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MoMA) 的“东京1955-1970:新前卫艺术”展[1]。
2018年,原口典之参与了Art Base百岛艺术区计画,在瀬戸内海的百岛展出了他的作品《物性1》,是一个5.5×4.5公尺大、装满废油的铁槽,像镜子一样光滑的表面表应了窗外的风景,但同时也伴随著巨大的臭味,原口典之笑说,这无法在普通的美术馆展示[5],这也是他在世界上唯二的永久性特定艺术品之一。
2019年“台北艺术周”,在〈艺术台北/One Art Taipei〉中展出了原口典之的作品,大部份都是新作,但仍不脱离令他著迷的透过金属元素产生光泽,所构建出来的装置型雕塑[6]。同年6月,原口典之在台湾也举办了他的首次个展“物,及其动势—原口典之台湾首展”[7]。
创作理念
被誉为“后物派”代表人物,日本在60年代至70年代间,出现了一个被概括称为“物派”的重要艺术“现象”,以大量使用未经加工的木、石、土等自然材料为其主要特征,尽可能避免“人为加工”的痕迹,并同时注重“物体彼此之间”,及“物质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揭示人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从而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世界的“本质”。相较于李禹焕、关根伸夫等人,原口典之对于材料的选择上,倾向取材于他所成长的横须贺附近常见的工业材料[6]。
原口典之自我解读:“我们之间些微的年龄差距不曾消逝,我们永远活在两条平行的轴线上,我与物也是如次。”原口典之正是透过对物的距离感,探究“物”在历史洪流中不断的演变,并思考人应如何透过“物”反观自身与时下世界的关联[4]。
影像
参考来源
- ↑ 1.0 1.1 原口典之亚洲艺术中心
- ↑ 《日本大百科全书》 小学馆
- ↑ 3.0 3.1 原口 典之 ART BASE MOMOSHIMA
- ↑ 4.0 4.1 后物派原口典之 台湾首展 中国时报 [2019-06-09]。
- ↑ 瀬戸内海に新たな现代アート岛 柳幸典が百岛で纺ぐ梦日本経済新闻[2018-12-4]
- ↑ 6.0 6.1 “小艺博・大宝藏”- One Art Taipei 2019值得关注艺术家系列之(一),非池中艺术网,[2019-01-29]
- ↑ 物,及其动势—原口典之台湾首展 亚洲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