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蟲
原蟲,(英語:protozoan )為單細胞真核動物,體積微小而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的全部生理功能。在自然界分布廣泛,種類繁多,迄今已發現約65000餘種,多數營自生或腐生生活,分布在海洋、土壤、水體或腐敗物內。約有近萬種為寄生性原蟲,生活在動物體內或體表,另外還有醫療原蟲。
原蟲 | |
---|---|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原生動物門 [1] 拉丁學名 Protozoa
別稱 單細胞動物
界 原生生物界 [2]
門 原生動物門
亞門
纖毛亞門
綱 鞭毛綱、肉足綱、孢子綱、纖毛綱
亞綱 纖毛亞門
分布區域 分布是十分廣泛的,淡水、海水、潮濕的土壤、污水溝、雨後積水
生物介紹
[protozoon] 單細胞的真核生物,最原始最簡單的動物,大多營自生生活或腐生生活,部分原蟲營寄生生活。生活在水中或其他生物體內,大都是單細胞動物,有的由多數個體組成群體生活 ,部分可致病。重要的致病
原蟲有:瘧原蟲,阿米巴原蟲,杜氏利什曼原蟲,弓形蟲。
形態
原蟲結構與單個動物細胞基本相似,外形為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大小從2μm至200μm不等。
原蟲主要結構有表膜、胞質和胞核3部分。
1、表膜:亦稱包膜或質膜(plasmalemma)類似人體細胞膜的單位膜結構,表膜是宿主與寄生蟲之間相互作用的界面,起溝通與阻隔的作用。
功能:
參與蟲體運動。攝食、排泄、侵襲等多種生理功能。
表膜上帶有與診斷或致病有關的抗原、受體、酶甚至毒素。
2、胞質:有基質、細胞器和內含物組成。
功能:
參與原蟲運動、攝食、排泄、感覺及呼吸功能。
原蟲代謝與營養儲存的重要場所。
胞核:胞核由核膜、核質、核仁和染色質組成。
3、胞核:是維持原蟲生命和繁殖的重要結構,由核膜、核質、核仁和染色質構成。寄生性原蟲多位泡狀核(vesicular nucleus),核內染色質稀呈顆粒狀,分布於核質或核膜內緣,具有一個粒狀核仁,如阿米巴、鞭毛
蟲。少數為實質核(compact nucleus),核大而不規則,染色質豐富,具有一個以上的核仁,如纖毛蟲。染色後胞核形態特徵是醫學原蟲病原診斷的重要依據。
分類
1、按生物學分為四個綱動鞭綱(鞭毛蟲)、葉足綱(阿米巴)、孢子綱(孢子蟲)和動基裂綱(纖毛蟲)。
2、按寄生部位分類:腔道內寄生原蟲(腸道、陰道)和血液及組織內寄生原蟲(紅細胞內、有核細胞內、肝、肺、腦及其他組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