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靉靆拼音ài dài[1]

搜狐

目錄

國語辭典

靉靆[ ài dài ] ⒈ 雲多而昏暗的樣子。 引晉·潘尼〈逸民吟〉:「朝雲靉靆,行露未晞。」 唐·鄭谷〈入閣〉詩:「壽山晴靉靆,顥氣暖連延。」

⒉ 眼鏡。見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摘抄·卷二·靉靆》。

引證解釋

⒈ 雲盛貌。 引晉 潘尼 《逸民吟》:「朝雲靉靆,行露未晞。」 《敦煌變文集·頻婆娑羅王后宮綵女功德意供養塔生天因緣變》:「波旬 自領軍眾,來至林中,先鋪靉靆之雲,後降撥霖之雨。」 元 卞思義 《溪山春雨圖》詩:「雲林靉靆春日低,小橋流水行人稀。」 明 王錂 《尋親記·對雪》:「彤雲靉靆,茅屋頓成銀界。」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今夕月華如水,安知明夕不黑雲靉靆耶?」

⒉ 飄拂貌;繚繞貌。 引唐 劉禹錫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改月偶書所懷二十二韻》:「衣風飄靉靆,燭淚滴巉巖。」 元 盍西村 《脫布衫·春讌》套曲:「錦綉雲紅窗縹緲,麝蘭煙翠簾靉靆。」 明 蔣一葵 《安客話·通惠河》:「曹代蕭 詩:靉靆煙光上苑通,紫泉繚繞玉河東。」 錢鍾書 《圍城》五:「自己不會喝酒,只在水裡沖一點點紅酒,常看這紅液體在白液體裡泛布靉靆,做出雲霧狀態。」

⒊ 眼鏡。 引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靉靆》:「提學副使 潮陽 林公 有二物,如大錢形,質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雲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倍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余。余曰:此靉靆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相傳 翁覃谿 ……六七十時猶能於燈下作細書,閲蠅頭字,不假靉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