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冬草莓
雙流冬草莓是四川省雙流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雙流冬草莓,以春節前上市而得名。經雙流縣20世紀引種後不斷的更新、提純復壯及適宜的氣候條件,雙流冬草莓品質優異,深受中國國內甚至周邊國家地區消費者喜愛。
每一種民族特色食物都代表了當地獨一無二的民俗文化[1],也凝聚了親情與溫暖,展示了一幅關於人情與美食的溫暖畫卷[2]。
目錄
特產簡介
雙流冬草莓,四川省雙流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雙流冬草莓,以春節前上市而得名。經雙流縣20世紀引種後不斷的更新、提純復壯及適宜的氣候條件,雙流冬草莓品質優異,深受中國國內甚至周邊國家地區消費者喜愛。
雙流縣草莓的採摘期從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在當地,人們一般把.春節前出產的草莓稱為冬草莓,春節後出產的草莓-草莓。.雙流冬草莓以其含糖量高、成熟期提前、採摘期長等特點,飲譽北方市場,成為知名的農產品品牌。
產品特點
雙流縣草莓的採摘期從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在當地,人們一般把春節前出產的草莓稱為冬草莓,春節後出產的草莓叫春草莓。雙流冬草莓以其含糖量高、成熟期提前、採摘期長等特點,飲譽北方市場,成為知名的農產品品牌。
產地條件
雙流縣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由於地理位置、地形、大氣環境長期相互作用,形成全年氣候溫和、無霜期長,春早秋涼,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四季特徵。按照氣候學家張保坤劃分四季的方法(平均氣溫10°~22℃之間為春、秋季,22℃以上為夏季,10℃以下為冬季),雙流地區呈現冬夏季長、春秋季短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6.2度,降雨921毫米,氣候溫和,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特別是冬無嚴寒的特徵,為冬草莓的培育與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發展歷程
1981年,雙流縣紅花鄉(後併入永安鎮)鹽井村農民謝尚楷引種野生草莓獲得成功,揭開了雙流縣草莓產業發展的序幕。
1983年,當時的雙流縣農林畜牧局農技站牽頭,農技員干大木等先後分赴河北、江蘇、上海等草莓種植地和科研院所,引進了「春香」、「利紅」兩個草莓優質品種在金橋、黃甲、東升等鎮種植,當年就種了100多畝。到1989年前,全縣規模種植面積已達到1000畝,每畝的產值可達3500元至5000元。
1989年,在四川省農業部門專家的指導下,雙流縣引進了日本「豐香」早熟草莓品種,同時引進的還有日本的栽培技術。根據獨特的氣候、土壤、耕作制度和栽培習慣,雙流人不斷探索改進,形成了「改良型促成栽培技術」,草莓上市時間從春節提早到元旦,再從元旦提早到11月上旬,最終提早到10月上旬,這也就促成了雙流草莓獨特品牌的誕生———「雙流冬草莓」。
草莓上市時間迅速提前,經濟效益迅速提升,催生草莓種植面積迅速擴大。2002年,為了擴大銷售渠道,雙流合江鎮1300多戶果農成立了世達冬草莓專業合作社,負責收購、銷售社員生產的草莓。
2003年雙流草莓標準化項目被列入四川省標準化示範項目,2004年又被列為國家級示範項目,2005年12月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檢查驗收。雙流縣農林畜牧局農技站干大木也於2005年11月被中國農學會推薦選舉為「中國農業高級專家庫」專家。
從1998年開始,雙流縣農業部門用了8年時間為冬草莓申請地理標誌,2006年獲批准正式啟用。從2006年開始,雙流連續舉辦了四屆冬草莓節,「雙流冬草莓」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從2008年開始,雙流草莓種植開始進入「有機時代」,當年9月榮獲農業部頒發的「有機轉換產品認證」證書。
到2010年,雙流縣年種植冬草莓面積穩定在5萬畝以上,總產量7100萬公斤,總產值3.5億元以上,成為雙流丘區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項目之一。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組織了對雙流冬草莓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審查合格,批准自2005-12-28日起對雙流冬草莓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05年第194號)。
保護範圍
雙流冬草莓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四川省雙流縣 《關於雙流冬草莓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種植區域圖的說明》(雙府函[2005]86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四川省雙流縣所轄行政區域。
參考文獻
- ↑ 【中原文化】民俗文化:斑斕多姿 民族之根 ,搜狐,2018-11-29
- ↑ 從民族飲食到「中國飲食」的轉型——以北京為考察點 ,搜狐,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