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雙龍營鎮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地處丘北縣東北部,東連溫瀏鄉,南接錦屏鎮,西與曰者鎮為界,北與曲靖市師宗縣毗鄰,鎮人民政府距丘北縣城24.5千米,行政區域面積635.3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雙龍營鎮戶籍人口為86936人。

清宣統三年(1911年),雙龍營鎮境域設北區。2001年,雙龍營鄉改鎮。截至2020年6月,雙龍營鎮轄13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雙龍營村東街338號。

2019年,雙龍營鎮有工業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5個。[1]

目錄

簡介

雙龍營是省定的革命老區,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和國防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境內山川秀美、風光旖旎,民族風情濃郁,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生物資源,是一塊待開發的寶地;被譽為世間罕見、國內獨一無二的山水田園風光和東方阿着底的普者黑風景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民間民族文化事業發展較快,有農村文藝隊30多支,專業文藝隊6支;景區內的仙人洞彝族撒尼人村被確定為雲南民族文化生態第一村,並已發展成為全鎮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的窗口;雙龍營是農業大鎮,農業以玉米、水稻、畜牧為主,被稱為"魚米之鄉";全鎮13個村民委161村小組已有159個自然村通電,交通通訊發展迅速,省道206線貫穿全鎮,全長49公里,涉及23村;鎮政府所在地是全縣的一個交通要道和集散地,擁有機動車903輛,開通了公交車,並已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通訊實現了通訊程控和光纜化。教育衛生事業發展較快,擁有4所中學,97所小學,3所幼兒園。

生物資源

境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林木有76科197種,藥類650種,菌類17種。珍稀植物有銀杏、董棕、野茶樹、紅椿、雲南七葉樹、雲南含笑、櫸木、三尖杉、紅花木蓮、黑節草(石斛)、鐵線蓮、雪上一枝蒿等28種;珍稀動物有穿山甲、岩羊、錦雞(箐雞)、狐狸、眼鏡王蛇、獨眼魚等33種。礦產資源已查明境內較多的礦產資源有錳、金、天然瓷土等。礦產資源豐富,分布範圍廣,具有良好開發前景。

全鎮共有林地面積302320.2畝,其中:集體商品林及宜林荒山荒地面積 143386.7畝,集體生態公益林面積158933.5畝。森林覆蓋率為:戈寒片區41.47%,雙龍營片區34.92%,普者黑自然保護區21.5%。

地理氣候

東連本縣溫瀏鄉,南接錦屏鎮,西與曰者鎮為界,北與師宗縣毗鄰。屬珠江水系上游之一,為低緯度季風氣候,境內具備南亞及南濕帶5種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為18-20℃,年均降雨量900-1200毫米,海拔最高1951米,最底786米。

人文地理

全鎮共常住人口71909人(2017年),轄區內居住着漢、壯、苗、彝、瑤、白六種民族。

雙龍營原名"足底",因鎮政府所在地有兩眼清澈見底的龍潭而得名。是文山州通往貴州興義、雲南曲靖等地的必經之地。東連溫瀏鄉,南接錦屏鎮,西與曰者鎮為界,北與師宗縣毗鄰。屬珠江水系上游之一,為低緯度季風氣候,境內具備南亞及南溫帶5種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8-200C,平均降雨量900-1200毫米。

境內山川秀美、風光旖旎,民族風情濃郁,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生物資源,是一塊待開發的寶地。被譽為世間罕見、國內獨一無二的山水田園風光和"東方阿着底"的普者黑風景區,是國家AAA級重點風景。[2]

歷史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雙龍營鎮黨委、政府團結和帶領全鎮各族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和上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狠抓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努力克服了各種自然災害,實現了工作重心的轉移,全鎮經濟二十多年來保持了平穩快速的增長,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鎮屬居民收入逐漸增加,碩果纍纍。

2005年底,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16969萬元,財政收入613.4萬元;糧食總產量27650噸。

雙龍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十一五"期間的工作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按照"圍繞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闖市場、依照科技促效益"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在穩步發展糧食的基礎上,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重點是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壯大烤煙、辣椒、旅遊三大重點支柱產業,培育畜牧業、林業、蔬菜、林果、生薑五大特色產業,突出城鎮化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教興鎮三個重點,實現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兩大目標,把雙龍營鎮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鄉風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農村經濟

雙龍營鎮國民生產總值完成16593.3萬元,同比增長15.7%。其中:農業總產值完成 8689.9萬元,同比增長17.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完成796萬元,同比增長29.85%。

烤煙生產穩步發展。2007年雙龍營鎮共育煙苗4171池,與落實的大田面積相配套。其中,商品化育苗1831池;半商品化育苗1117池,農戶自行管理一段式1223池。

育苗基本做到了統一時間、統一地塊、集中連片、統一消毒,同一品種適時播種育苗;全鎮共有9個村民委94個村小組3680戶農戶種植烤煙,種植面積達23417畝,完成收購煙葉2900519.4公斤(58010.39擔),完成計劃的99%;收購總金額29658587.41元;畝產量124公斤,畝產值達1266.5元;總均價10.23元。

糧食生產持續增長。按照"圍繞增收調整結構,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原則,通過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和實施綜合科技服務等有關農民增收政策和措施,全年共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11865畝,實現糧食總產2808.1萬公斤,超計劃完成0.67個百分點。

畜牧業健康發展。積極引導農戶調整和優化畜禽品種結構,大力推廣畜牧業科技和做好各種動物疫情疫病的預防、監測、監控工作,促進畜牧業和養殖業的穩步發展。全年共完成畜牧業總產值6683.8萬元,同比增長13.4%。實現肉類總產量6465噸。[3]

特色產業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逐步壯大烤煙、辣椒、旅遊三大重點支柱產業,積極培育畜牧業、林業、蔬菜、林果、生薑五大特色產業。

丘北辣椒,又名"丘北小椒",具有個小、皮厚、肉多、色艷、含油量高、辣而香,味道純正的特點,富含蛋白質、糖類、脂肪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六種營養素。丘北辣椒系列產品有:呼辣圈、胖大嫂、紅椒娘、邱辣王、世霸辣、辣得爽、一吃福等,遠銷日本、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是本縣的名優特產。2007年,全鎮辣椒種植13萬畝,產量1361萬公斤,產值超1億元,成為本鎮獨具特色的一大支柱產業。

烤煙生產穩步發展。烤煙作為雙龍營鎮財政增收、群眾解困的一項支柱產業,在我鎮安家落戶,並形成了一定規模,鎮黨委、政府圍繞"市場引導、計劃種植、主攻質量、調整布局"的煙葉生產方針,常抓不懈,並把烤煙生產工作列為全鎮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來抓。

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的烤煙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由一名副鎮長帶隊掛鈎各村民委負責具體的烤煙生產工作,實行工作人員分片包村、包地到人,切實增強全鎮幹部職工對烤煙生產的高度認識,進一步明確了職責,並與職工年底福利和公務員考核相掛鈎。做到人員、技術、服務、措施四到位。

基礎設施

全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完成了橫山機械閘工程,恢復和新增灌溉面積1200畝,總投資6.5萬元;完成彌撓引灌工程,渠道修復480米,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積450畝,國家投資1.06萬元;完成文告戈塘防洪溝土方開挖、石方支砌,總投資4.6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96萬元;完成上普格攔河壩工程,國家補助4938元,受益面積300畝。

煙水工程建設:完成雄山村民委烤煙小水窯工程75口、橫山至水圍營煙水工程1.9公里,總投資140萬元,其中國家投資70.1萬元,共解決2200畝烤煙生產用水問題。

山區人畜飲水工程又上新台階:2006年,雙龍營鎮山區人畜飲水工程分布在9個村民委18個自然村,共解決391戶1789人,340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總投資82.58萬元,其中國家補助資金30.3萬元。

人口與衛生

全鎮有衛生院2所,村級衛生室14個,共有醫務人員70人,把握醫療改革的發展趨勢,增強醫療技術培訓,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加強村醫隊伍管理,保證全鎮預防、保健工作的正常運轉,大力改善醫療條件。2007年,全鎮共投入8萬元資金建設馬者龍村、普者黑村衛生室,並根據中央關於在農村實行新型合作醫療的相關要求,全面啟動了農村合作醫療工程,共有56483人參保,參保率達78.6%。切實改善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文化教育

按照"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不斷加大文化市場整治力度,依法整頓、規範和培育文化市場,保證了我鎮文化市場的繁榮有序。

全鎮共有中學4所,小學97所,幼兒園3所,在校學生達14068人之多,教職工714人。一年來,認真貫徹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努力鞏固和提高"兩基"成果的同時,加強師風師德建設,重視教學常規管理,不斷改善硬件設施和後勤服務,抓住課程改革的有利契機,堅持以人為本,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教學質量為中心,以科研興校為保障,以確保安全為前提,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指導思想,一心一意搞教學,千方百計抓質量,同舟共濟,拼搏實幹,各項工作齊頭並進,圓滿完成了本學年的教育教學任務,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2007年,我鎮一共投入20.6萬元解決了平龍小學和布玉小學的教學條件。[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