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反夸克,即正夸克的反粒子,它與正夸克電荷符號相反(絕對值相同),自旋相反(夸克1/2自旋)。必須味色同時相反,才互稱反夸克。共有18種正夸克(其中常見的正夸克有6種),對應的反夸克有18種(其中常見的反夸克有6種)。每種正夸克有紅、綠、藍三色, 反夸克就是指自旋相反為-1/2(也可能是超對稱性相反-1),電荷相反,色味相反的夸克(反夸克三色為「反紅」,「反綠」與「反藍」)。常見的反夸克包括反上夸克反下夸克反粲夸克反奇夸克反頂夸克反底夸克六種。

中文名:反夸克

外文名:Antiquark

釋 義:即正夸克的反粒子

屬 性:詞語

目錄

簡介

夸克(英語:quark)是一種基本粒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夸克互相結合,形成一種複合粒子,叫強子,強子中最穩定的是質子中子,它們是構成原子核的單元。由於一種叫「夸克禁閉」的現象,夸克不能夠直接被觀測到,或是被分離出來;只能夠在強子裡面找到夸克。因為這個原因,人類對夸克的所知大都是來自對強子的觀測。

夸克有六種「味」,分別是上、下、粲、奇、底及頂。上及下夸克的質量是所有夸克中最低的。較重的夸克會通過一個叫粒子衰變的過程,來迅速地變成上或下夸克。粒子衰變是一個從高質量態變成低質量態的過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上及下夸克一般來說很穩定,所以它們在宇宙中很常見,而奇、粲、頂及底則只能經由高能粒子的碰撞產生(例如宇宙射線及粒子加速器)。

夸克有着多種不同的內在特性,包括電荷色荷自旋及質量等。在標準模型中,夸克是唯一一種能經受全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基本相互作用有時會被稱為「基本力」(電磁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強相互作用力及弱相互作用力)。夸克同時是現時已知唯一一種基本電荷非整數的粒子。夸克每一種味都有一種對應的反粒子,叫反夸克,它跟夸克的不同之處,只在於它的一些特性跟夸克大小一樣但正負不同。

夸克模型分別由默里·蓋爾曼喬治·茨威格於1964年獨立地提出。引入夸克這一概念,是為了能更好地整理各種強子,而當時並沒有什麼能證實夸克存在的物理證據,直到1968年SLAC開發出深度非彈性散射實驗為止。夸克的六種味已經全部被加速器實驗所觀測到;而於1995年在費米實驗室被觀測到的頂夸克,是最後發現的一種。

分類

標準模型是描述所有已知基本粒子的理論框架。此模型包含六種味的夸克(q):上(u)、下(d)、奇(s)、粲(c)、底(b)及頂(t)。夸克的反粒子叫反夸克,在對應的夸克符號上加一橫作為標記,例如u代表反上夸克。跟一般反物質一樣,反夸克跟對應的夸克有着相同的質量、平均壽命及自旋,但兩者的電荷及其他荷的正負則相反。

夸克的自旋為⁄2,因此根據自旋統計定理,它們是費米子。它們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即兩個相同的費米子,不能同時擁有相同的量子態。這點跟玻色子相反(擁有整數自旋的粒子),在相同的量子態上,相同的玻色子沒有數量限制。跟輕子不同的是,夸克擁有色荷,因此它們會參與強相互作用。因為這種夸克間吸引力的關係,而形成的複合粒子,叫做「強子」(見下文強相互作用與色荷部分)。

在強子中決定量子數的夸克叫「價夸克」;除了這些夸克,任何強子都可以含有無限量的虛(或「海」)夸克、反夸克,及不影響其量子數的膠子。強子分兩種:帶三個價夸克的重子,及帶一個價夸克和一個反價夸克的介子。最常見的重子是質子和中子,它們是構成原子核的基礎材料。我們已經知道有很多不同的強子(見重子列表及介子列表),它們的不同點在於其所含的夸克,及這些內含物所賦予的性質。而含有更多價夸克的「奇異」強子,如四夸克粒子(qqqq)及五夸克粒子(qqqqq),目前仍在理論階段,它們的存在仍未被證實。

基本費米子被分成三代,每一代由兩個輕子和兩個夸克組成。第一代有上及下夸克,第二代有奇及粲夸克,而第三代則有頂及底夸克。過去所有搜尋第四代基本粒子的研究均以失敗告終,又有有力的間接證據支持不會有超過三代。代數較高的粒子,一般會有較大的質量及較低的穩定性,於是它們會通過弱相互作用,衰變成代數較低的粒子。在自然中,只有第一代夸克(上及下)是常見的。較重的夸克只能通過高能碰撞來生成(例如宇宙射線),而且它們很快就會衰變;然而,科學家們相信大爆炸後,第一秒的最早部分會存有重夸克,那時宇宙處於溫度及密度極高的狀態(夸克時期)。重夸克的實驗研究都在人工的環境下進行,例如粒子加速器

同時擁有電荷、質量、色荷及味,夸克是唯一一種能經受現代物理全部四種相互作用的已知粒子,這四種作用為:電磁、重力、強相互作用及弱相互作用。對於個別粒子的相互作用而言,除非是在極端的能量(普朗克能量)及距離尺度(普朗克距離)下,重力實在是小得微不足道。然而,由於現時仍沒有成功的量子引力理論,所以標準模型並不描述重力。

歷史

夸克模型於1964年由物理學家默里·蓋爾曼和喬治·茨威格(George Zweig)獨立提出。在這個提案前不久的1961年,蓋爾曼提出了一種粒子分類系統,叫「八重道」——或技術上應叫特殊幺正群味對稱。以色列物理學家尤瓦勒·內埃曼(Yuval Ne'eman),在同年亦獨立地開發出一套跟八重道相近的理論。

在夸克理論的初期,當時的「粒子園」除了其他各種粒子,還包括了許多強子。蓋爾曼和茨威格假定它們不是基本粒子,而是由夸克和反夸克組成的。在他們的模型中,夸克有三種味,分別是上、下及奇,他們把電荷及自旋等性質都歸因於這些味。初時物理學界對於這份提案的意見不一。當時學界對於夸克的本質有所爭論,一方認為夸克是物理實體,另一方則認為,它只是用來解釋當時未明物理的抽象概念而已。

在一年之內,就有人提出了蓋爾曼-茨威格模型的延伸方案。謝爾登·李·格拉肖詹姆斯·布約肯(James Bjorken)預測有第四種夸克存在,他們把它叫做「粲」。加上第四種夸克的原因有三:一、能更好地描述弱相互作用(導致夸克衰變的機制);二、夸克的數量會變得與當時已知的輕子數量一樣;三、能產生一條質量方程,可以計算出已知介子的質量。

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深度非彈性散射實驗在1968年指出,質子含有比自己小得多的點狀物,因此質子並非基本粒子。物理學家當時並不願意把這些物體視為夸克,反而叫它們做「成子」(parton)——一個由理查德·費曼所創造的新詞隨着更多味的發現,在SLAC所觀測到的粒子後來被鑑定為上及下夸克。不過,「成子」一詞到現在還在使用,是重子構成物(夸克、反夸克和膠子)的總稱。

奇夸克的存在由SLAC的散射實驗間接證實:奇夸克不但是蓋爾曼和茨威格三夸克模型的必要部分,而且還解釋到1947年從宇宙射線中發現的K和π強子。

在1971年的一份論文中,格拉肖、約翰·李爾普羅斯盧奇亞諾·馬伊阿尼(Luciano Maiani)一起對當時尚未發現的粲夸克,提出更多它存在的理據。到1973年,小林誠和益川敏英指出再加一對夸克,就能解釋實驗中觀測到的CP破壞,於是夸克應有的味被提升到現時的六種。

粲夸克在1974年被兩個研究小組幾乎同時發現(見十一月革命)——一組在SLAC,由伯頓·里克特領導;而另一組則在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由丁肇中領導。觀測到的粲夸克在介子裡面,與一個反粲夸克束縛(Bound state)在一起。兩組分別為這種介子起了不同的名子:J及ψ;因此這種粒子的正式名子叫J/ψ介子。這個發現終於使物理學界相信夸克模型是正確的。

在之後的幾年,有一些把夸克數量增至六個的提案。其中,以色列物理學家哈伊姆·哈拉里(Haim Harari)在1975年的論文中,最早把加上的夸克命名為「頂」及「底」。

底夸克在1977年被利昂·萊德曼領導的費米實驗室研究小組觀測到。這是一個代表頂夸克存在的有力徵兆:沒有頂夸克的話,底夸克就沒有伴侶。然而一直都沒有觀測到頂夸克,直至1995年,終於被費米實驗室的CDF及DØ小組觀測到。它的質量比之前預料的要大得多——幾乎跟金原子一樣重。 [1]

另見

物理主題

夸克星

奇異夸克團

毛粒子

視頻

星系暈中的重子和金屬含量

參考文獻

  1. [Baumgartner, A.; Ihn, T.; Ensslin, K.; Papp, G.; Peeters, F.; Maranowski, K.; Gossard, A. C. (2006). "Classical Hall effect in scanning gate experiments". Physical Review B. 74 (16). doi:10.1103/PhysRevB.74.16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