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長補短
《取長補短》[ qǔ cháng bǔ duǎn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
- 【成語辨析】:~和「揚長避短」;都含有「取長處;避短處」的意思。但~偏重在「補」;指用長處彌補短處;強調「吸取別人的長處」的意思;「揚長避短」偏重在「避」;指避免短處;對「長處」還有「發揚」的意思。
- 【成語使用】: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發音技巧】:長,不能讀作「zhǎnɡ」。
- 【書寫技巧】:短,不能寫作「矮」。
- 【褒貶解析】:屬褒義成語
- 【歇後語】:長衫子改夾襖;瞎子背跛子
- 【英語翻譯】:mutually to make up their deficiencies[1]
目錄
解 釋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
出 自
《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示 例
外來幹部和本地幹部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必須互相~,才能有進步。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
出 處
《呂氏春秋·用眾》:「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近反義詞
詳細解釋
吸取長處來彌補短處。語本《孟子·滕文公上》:「今 滕 絶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毛 * 《整頓黨的作風》:「外來幹部和本地幹部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必須取長補短,才能有進步。」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我看最體面的事莫過於把 漢 家好的東西送過去,把 匈奴 好的東西傳回來;取長補短,使兩家百姓歡樂富足,這就是我們的體面。」
詞語分解
取的解釋
取 ǔ 拿:索取。取書。取款。竊取。 選擇:選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樣。 採用:採取。聽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 得到,招致:獲取。取經。取償。取悅。 消去:取消。取締。 與予去存棄捨送 筆畫數
補短的解釋
補不足。《孟子·滕文公上》:「今 滕 絶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補救缺失。《史記·樂書序》:「以為州異國殊,情習不同,故博採風俗,協比聲律,以補短移化,助流政教。」[3]
故 事
故事一
有一天,大象和螞蟻發生了一場爭論,他倆都認為自己的力氣比du對方大。大象指着一棵大樹對螞蟻說:「你能拔起這棵樹嗎?」螞蟻無能為力,大象就用鼻子把樹連根拔起。螞蟻走到一片草葉前,對大象說:「你能搬動這片草葉嗎?」
大象無論如zhi何也不能用鼻子捲起地上的草葉,而螞蟻卻能背起草葉輕鬆自如地走動。最後dao,他們請天神來評判。天神聽了他們各自訴說的理由,也無法判斷誰的力氣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各有所長,對待別人的優缺點要取長補短。[4]
故事二
取長補短意思就是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這個成語出自《孟子》,而且這個成語背後還有一個小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孟軻的人。為人和善,樂於助人。無論人們有什麼困難,有什麼不懂的,都去向他請教。他會給人們提供好的建議,從而幫助人們排憂解難。被人們尊為「孟子」。
當時的滕國是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很多大國都想欺侮它。滕國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去尋求大國的保護。滕文公覺得一味讓大國保護也不是長久之計,只有讓滕國真正富強起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於是,他就和大臣們商量這件事,但討論了半天,一直沒有想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辦法。
後來,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勵滕文公,要想使國家真正富強,就必須實行仁政。孟子說:「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意思是說,現在的滕國,如果把長的地方去掉,然後補到短的地方,方圓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來治理,滕國肯定能變得富裕強大。
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取長補短,實施改革措施。最後,滕國變得富強起來。
國家都取長補短,人益如此。更要吸取他人的長處,補缺自己的短處。[5]
造 句
- 1、尺有所du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 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學會取長補短、揚長避短。
- 3、中西交流取長補短顯妙手zhi,新舊互學救死扶傷展醫術。dao
- 4、你們倆優點不同,所以應該互相學版習,取長補短。
- 5、我和哥哥在一起學習,可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6]
視頻